人们为什么爱金色?
2016-05-25张佳玮
张佳玮
人人都爱黄金。璀璨的,绚烂的,闪亮的,黄金。世上当然也有其他金色。比如白金,比如紫金。然而它们的色调,就没那么迷人。
正经的金色,是怎样的呢?是黄色吗?又不是。黄色是柠檬,是香蕉。金色才没那么鲜亮呢。
“金无足赤”。金是要有一点赤色的。大概是黄色多一点橙,琥珀色少一点橙,那就是金色。是土匪镶嵌金牙、抢到压寨夫人时嘿嘿笑露出的金色。是俄罗斯人吃鱼子酱时用的全套金餐具时闪烁的金色。是凡尔赛宫镜厅中跃动的太阳王金色。是东北扒蒜小妹身旁穿貂大哥脖子上晃动的大金链子的金色。是老阿婆送外孙女出嫁,递上的传家宝金戒指的金色。是苹果公司要在手机上摆谱弄出来的土豪金色。
19世纪末,有化学家为俄罗斯人使金餐具吃鱼子酱辩护,说别的器具都有味儿,就金子特别稳定,不会影响鱼子酱的味道——其实是胡扯。上好的树脂制品、塑料勺子还没味儿呢,您干嘛不用?
所以最初对金色的使用,都逃不脱高贵与奢侈。埃及的金制法老面具,希腊人传说中伊阿宋去寻找的金羊毛,公元前意大利人用的金冠,皆如此。金子是财富,是华贵,是购买力,是一切。教会一度觉得,万物皆是上帝所创,所以最华美的,都要用来赞颂上帝,于是东正教拜占庭艺术,很爱镶嵌金子。
这习惯,西欧也有。1492年,西班牙占领格拉纳达,阿拉伯人被赶过直布罗陀海峡,同年哥伦布出发向西,发现了新大陆;伊莎贝拉一世与她的丈夫费迪南二世喜极而泣,认为这无限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作为他们在格拉纳达击败摩尔人的酬劳。为了酬报上帝,他们修了塞维利亚主座教堂,其中有无数金闪闪的装饰——是的,在西方文化里,攫取黄金是一种本能,是自力更生、奋斗、上帝给你的酬报。
巴洛克时期,出了名的万物金闪闪。这些都是金子吗?未必。在17世纪的罗马和巴黎,许多看去金闪闪的,其实是黄铜。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喜欢土豪金,以至于满巴黎镶嵌黄铜后,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就开始喜欢象牙、植物图案、小片黑曜石等等,不那么土豪的东西。只是到拿破仑登基,再度卷土重来:红天鹅绒与金色,光闪闪的。为什么呢?难道拿破仑也是个土鳖吗?倒未必。从色彩学上讲,红色给人庄严宏伟热情之感,金色予人辉煌温暖高大之相。拿破仑帝政时期的家具,典型的风格便是:老子不要坐着舒服,就是要显得堂皇!在这时,金色便成了另一种姿态。从财富便成了高贵与权威。
意大利大宗师切里尼在文艺复兴时就说过,他喜欢金子……谁不喜欢呢?但不为了财富,而是,“金子很容易加工,而它光芒璀璨的美丽,是无可比拟的”。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金色当然高贵、光荣、辉煌,但我们仅仅是喜欢它的颜色呢?——就像许多选择苹果金色款的,大概也知道金色并不比黑色多含个几两黄金。仅仅是觉得好看呢?
事实上,在自然界,金色代表着另一种倾向。秋天黄叶满地,是金色的;秋日麦田,是金色的。夕阳是金色的。从纯白之冬,到绿野之春,到烂漫之夏,再收敛为金色的秋天。所以金色是收获。
我们都知道,葡萄酒分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然而白酒的颜色从来不白,而是金色或黄绿色。年轻的葡萄汁是白色,但随着时间流逝,渐次变为浅绿到浅黄,终于变成金色,甚至近于琥珀。夏多内葡萄酒便常呈现金色。白兰地的金色,则要更深邃一点。
如上所述,好的白葡萄酒是金色的。夕阳是金色的。丰收的麦田是金色的。刚抹了油、烤出来的馒头,也可以是金色的。人都说岁月流金,看一眼酒体的颜色,这金色,是时间一抹一抹给涂上的。就像青绿色大多清爽,红色大多浓厚,金色也是可以很温润雍容的。是时间的痕迹,也是对经历过时间,同样一路走来的,自己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