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指导意义
2016-05-25凌红
凌 红
(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江苏 扬州, 225000)
积极心理护理对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指导意义
凌红
(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江苏 扬州, 225000)
关键词:积极心理护理; 中风; 社区康复
中风患者回归社区后,躯体功能障碍会给其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易紧张、易怒、情绪波动明显或有悲观情绪。积极心理护理措施作为新型的护理方法,能激发患者积极向上的热情,改善负面情绪,对患者社区康复有着积极意义,可弥补家庭成员护理方法与技巧的不足,使患者在社区重振生活信心,达到早日重返社会的目的。本研究对回归社区后的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的出院患者中随机选取明确诊断为中风的患者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9~87岁,平均58岁。按随机原则将9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9~87岁,平均57.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1~86岁,平均58.4岁。
1.2方法
90例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均遵照住院时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家庭自行康复锻炼,为期6个月。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要求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1], 具体措施如下: ① 积极帮助患者强化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中风患者由于发病较急,大多合并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合并记忆力、智力、语言等功能受损,需行长期康复治疗,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患者担心病后复发,心理状况尤为复杂,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甚至有悲观、厌世、抑郁等严重负面情绪,常表现为过于情绪化,言行举止异常。对此,护理人员应予以积极的心理指导,进一步与患者及其家人沟通,全面了解并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对医疗健康保健等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指出患者存在焦虑不安、悲观厌世等不良问题的危害性,耐心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帮助患者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② 挖掘患者积极心理因素。躯体的残疾会给中风患者回归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多会担心将来无法恢复正常,从而彻底失去回归社会、回到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极易造成心理障碍。专业护士应通过对中风疾病科普知识的宣传、对疾病未来治疗前景的展望,帮助患者找出不良态度及心理压力的根源,分析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主动帮助患者改变人生态度和日常生活方式,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早日抛开心理阴影,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③ 充分运用积极暗示。专业护士首先需与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做好积极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积极肯定患者正确的言行,对较为消极的言行则免于批评,而应用科学的医学知识正确引导患者,打消其消极心理,还可利用其身边熟悉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让康复患者自我介绍其能够恢复良好状态的康复经历,去改变、影响与鼓励患者,暗示患者能利用自身的积极因素去改变现状,恢复与提高其认识现实的能力[2],从而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④ 强调积极有效的沟通。患者人际关系的紧张往往与不良沟通效果有关,良好的沟通能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的消极反应。由于疾病可导致躯体的残疾,易使患者与集体疏远,不主动与人沟通,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学会沟通的方式与技巧,学会怎样更好地与人交往,从而努力克服人际沟通障碍,改变消极、被动沟通方式,主动适应社会,早日融入社会。⑤ 激发患者的想象力。想象是人在现实基础上对自己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由于每位患者的生活阅历不同,对现实的认知与理解也有所不同,故产生的想象千差万别。患者对自身躯体残疾的恢复期望及想象越积极,激发康复的欲望就越强烈,这种强烈的康复欲望能充分调动患者全身的积极因素,增加体内激素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往往能取得更加满意的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2组焦虑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程度。焦虑情绪的测评采用SAS评分系统[4],共有20项内容,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1分,没有或者很少有;2分,有时有; 3分,经常有; 4分,总是有。分值代表患者的焦虑程度,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ADL的Bathe1指数评定[5], ADL量表内容包括洗脸、刮脸、刷牙、洗澡、穿衣、进食、如厕所、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总分为100分。100分为自理; 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 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 0~20分为极严重的功能缺陷。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SAS评分为(45.75±3.08)分,观察组为(46.02士3.25)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的观察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8.64±4.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8±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ADL能力各项评分结果均显著改善(P<0.01)。积极心理干预时,观察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有3例,占6.7%,完全自理为1例;干预结束时,观察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与完全自理共18例,占40.0%,而对照组为11例,占24.4%, 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呈现逐年升高态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虽然目前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有50%~70%的患者会合并肢体瘫痪和失语等严重并发症[6]。老年性脑卒中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7],且其高致残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和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病后康复。国家卫计委也多次表示,应让卒中防治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社区治疗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出院后居家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8]。但中国目前的社区康复模式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府投入不够,人才缺失严重,社区医护工作者技能缺乏,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治疗的意义和效果心存疑虑等[9],在解决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积极的心理护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研究对观察组出院后社区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护理,并结合康复医学训练等措施,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与实施常规家庭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实施积极心理护理的观察组SAS评分更低,ADL能力障碍程度的改善亦有显著提高,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与完全自理共18例,占40.0%,显著好于对照组的24.4%。实施积极心理护理时应注意[10]: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以获得患者的信任;想患者所想,充分尊重患者意愿,通过眼神、行为表达同情及理解;积极挖掘患者的积极因素,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患者的自身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琦, 乐国安. 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述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1): 28-33.
[2]戚凤萍, 刘芬. 积极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3): 120-121.
[3]任俊, 叶浩生. 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 心理科学, 2004, 27(3): 746-749.
[4]王玉婷, 朱涛. 临床焦虑评估量表的类别与合理选择[J]. 西部医学, 2014, 26(12): 1733-1735.
[5]郑彩娥, 张苟芳, 林伟, 等. 康复护理ADL评定量表的设计[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1): 6l-62.
[6]张正荣. 综合康复治疗在老年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7): 114-115.
[7]覃颖群, 陈克妮, 陈晓玲, 等. 心理康复早期介入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2): 507-508.
[8]江金萍. A型性格老年中风患者程序式居家护理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3): 314-315.
[9]梁润英, 娄梦, 乔帅. 中风后遗症社区康复现状调查[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10): 126-128.
[10]王宏波. 积极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情绪及依从性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0): 244-245.
中图分类号:R 4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8-129-02
DOI:10.7619/jcmp.201608040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