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买”走红不需要道德谴责以开放和自信态度看待赴日“爆买”
2016-05-25王传涛
文/王传涛
“爆买”走红不需要道德谴责以开放和自信态度看待赴日“爆买”
文/王传涛
被日本坊间用以形容中国游客在日购物出手豪爽现象的“爆买”一词,在12月1日晚间揭晓的本年度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评选中,不出所料地斩获年度大奖。“爆买”一词在日本开始火起来,发端于今年年初的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蓄势而至的消费能量,加上日本商家的刻意筹划,营造了一波令人瞠目的集中消费现象,引发此间媒体热炒“爆买”之说。而这种“爆买”仍一路持续,乃至每逢中国节假日,都被日本商家视为乐事。
国人每逢节假日漂洋过海赴日抢购,已经成为了特殊的国际消费风景,“爆买”一词成为日本流行语显然并不奇怪。不过,因为历史与民族情感方面的原因,许多网友对赴日本抢购的国人表示不理解,还有许多调侃与揶揄之声。在网上,更是有各种各样的段子骂赴日本抢购者为“汉奸”“卖国”。对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从来不应该进行道德绑架,而应该理性视之。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曾针对春节期间国人赴日扫货现象谈过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反对贸易壁垒,因为“消费者有权享有更多选择”;“中国企业要升级,如果国内也有相同质量的产品,应该更有竞争力,起码能为消费者省下机票钱!”应该说,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漂洋过海去扫货,都不是什么怪事,也不应该接受责骂。
从地理位置上看,日韩是我国近邻。在“国内游”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而品质并不高的当下,“日韩游”走俏并非偶然。而抢购,也只是“日韩游”走红的一个附属和连带现象。如果先要责问,笔者认为应该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国内游”为什么比不过“国外游”问题。
同时,客观分析,赴日旅游在人数规模以及数量上也远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夸张。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赴日本旅游的国人有45万,而春节期间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有11个省份的接待游客人数甚至都在1000万人以上。从游客的消费数额来看,日本的60亿元较之于我国许多省份,也远远不及。要知道,四川、江苏、山东、安徽、辽宁5省的旅游收入都超过了100亿元。因此,对于赴日“爆买”,我们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再来说一说日本的产品价格与购物环境。所有的去日本扫货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理性决定的,而非因为冲动。具体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与考量:一是消费与商业环境是不是比国内好;二是价格是不是比国内便宜;三是质量与服务是不是比国内优越;四是人民币与日元的汇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上。如果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就会发现赴日扫货有其肥沃的生存土壤,而这显然与道德无关。
以上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比如,日元在近一两年的贬值加速,而人民币相对坚挺,出国购物就会非常划算;比如,日本的消费市场很吸引人,据了解,从2014年10 月1日起,日本退税商品扩展至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及香烟等,此前的退税商品仅包括电器和服装;再比如,一些感冒药等,价格也确实比国内便宜,关键还更有效。具化到一个“中国产的日本马桶盖”问题上,表现出来就是在日本买要比在国内买便宜。
哲学家说,存在即合理。对国人赴日本“爆买”现象,我们当多一些理性的分析,多一些平静的对待,少一些道德上的绑架和言语上的攻击。同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各企业还要共同努力提高商品质量,并不断完善国内的商业与消费环境,让市场秩序更加科学规范,让税负降低,让旅游更加悠闲……只有这样,国人才更信任国内消费;同时,只有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国外游客才可能被吸引到大陆市场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