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联
2016-05-25曾洪根
●曾洪根
中秋历来是我国文人墨客赏月赋诗的绝佳时节,不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月诗,而且也有不少富有时令特色的咏月联。中秋之夜,读读名人的赏月佳联,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可谓一乐。现撷取精华,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李贺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一度被视为“奇绝无对”。宋代奇才石曼卿却对出了下联:
月如无恨月长圆。
不仅对仗工整,内容更是一脉相承,可谓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令人惊叹不已。
《巧对录》中载:“有一释子与一妓同舟渡江,释子出对云:
一个美人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妓对云: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清代,李兆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李兆水仰望北斗出上联: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张南月忽然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
南楼一雁,月中带影成双飞。
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堪称妙对。
古时,一位浪迹他乡的才子,中秋节品月饼时,勾起与家人团圆的情思,提笔撰写一联: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联语中“圆”与“缺”,“苦”与“甜”,形成鲜明对照,真切动人,道出了游子中秋佳节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境。
此外,最常见的咏月对联,多在和风景名胜与月有关的楼台、亭阁、水榭之中。中秋佳节,如能到这些地方一游,一边观赏月色,一边品味佳联,肯定别有雅趣。我们现在就先来欣赏一下“月联”吧!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这是元朝诗人赵子昂给扬州的迎月楼题写的一副名联。联中将扬州第一楼与高朋满座、有食客三千的孟尝君家相比,迎月楼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扬州第一楼了。
上海豫园的得月楼,写有一副咏月景的楹联,联语云: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语用白描的手法写高楼上的流云。夜幕降临时,一轮明月浮现在碧水小池之中。得月楼果然名不虚传。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历来是中秋赏月的著名胜地。这里也有一副咏月景的佳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此联不仅把湖平如镜的西湖景色描绘得逼真酣畅,而且将柔情似水的中秋明月刻画得恰到好处。还散嵌了景点的名字,真不愧是一幅平湖赏月图。
每年中秋前后,正是著名的钱塘江涨潮之时,杭州浙江贡院有一副楹联,描写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
该联所描写的景色宛然是一幅浓墨酣畅,意境优美的彩墨画。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这是重庆巫峡瑶台上的一副耐人寻味的咏月联。此联以叠词的手法,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的秀丽景色相对,工整自然,融为一体。
云南省的通海秀山涌金寺,亦有一副以月入联的佳对:
百道湖光千树雨;
万山明月一钟声。
涌金寺位于螺峰绝顶,是一座明清建筑。登临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福建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胜景之一,有一副对联十分贴切地描绘了该地的景色: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有这样一副对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工整,韵味无穷,尤以“弄”、“窥”两字十分传神。
北京颐和园有一咏月联: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月亮像笼罩着绢纱,给人一种朦胧之美感,读来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北京北郊的居庸关,古人曾题有一月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山。
联中“吞”、“锁”两字用得极妙,为全联生色。又好似用了蒙太奇手法,将两组古时孤冷而壮丽的画面展现到这副对联之中。
江苏扬州瘦西湖中的小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月观亭。一年中秋佳节,郑板桥来月观亭赏月,手书一联: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月、云、水、山、天、地,构成绝妙的佳境,且对仗工整。
苏州沧浪亭是有名的赏月胜地,亭中的石柱上刻有这样一副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联意高雅淡泊,令人陶醉。其亭左侧,还有一小亭,叫“闲吟亭”,亦有一联:
千朵红莲三尺水;
一湾明月半亭风。
如画如诗,美不胜收。另一古亭也有一副月联:
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为花开。
月亮能被撑去,可谓神来之笔,既夸张而又得体。
冷石生云,明波洗月;
悬崖拥槛,篆径通花。
这是苏州怡园小沧浪亭的一副对联,联中一个“洗”字,见妙见奇。
苏州寒山寺有一联:
枫桥不改旧时月色;
古寺依然今日钟声。
江西九江浸月亭有一联:
一亭直锁湖心月;
双剑横磨水面风。
有人说“一亭直插湖心月”也可,但用“锁”字更为传神。双剑则是指像利剑一样的山峰,想象真是奇特。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这是湖南岳阳楼联。此联给人一种浩淼、辽阔的感觉。
半湾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万斛珠。
这是镌刻在江苏兴化北乡中堡湖边一块石碑上的赏月联,为郑板桥所撰。此联对仗工整,意境绝妙。
中秋佳节,赏月品佳联,可谓一餐文化盛宴。细嚼慢咽,口齿生香,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