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奥勃洛莫夫
2016-05-24刘延玲
他的一生似乎很幸福,让人艳羡。一生下来,他就是农庄里唯一的小少爷。在父母慈爱倍至的呵护里,在一群奴仆前跑后奔的簇拥里,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儿是一片安适的乐土,日常的头等大事就是吃饭和睡觉。在这儿,“他身上已经生成一种永远也丢不掉的爱好——在炉炕上躺着,穿不劳而获的现成衣服,吃善良的女巫白给的饭。”他的读书生涯也是愉快的。少年时代的他没有经受太多的读书之苦,父母总是找各种借口,比如身体不舒服了、要过节了之类的,或直接将他留在家里,或派马车从学堂里将他接回来,一年之中他竟有半年留在家里玩乐。当然,父母也明白念书的重要性,梦想有朝一日他能穿上绣金制服,成为政府要员。于是,权衡之下,他又被送去彼得堡读大学。虽说认真读书让他觉得颇费脑筋、不堪重负,但诗歌还是打动了他的心。一度因为喜欢诗歌,他的大学时代充满浪漫理想和青春激情,他也曾对未来充满了田园诗般的幻想,头脑里不断设计着事业和婚姻的美好蓝图。大学毕业后,他也随时准备干一番伟业,遵从双亲的意愿当了一个政府十品小官。可是,他既不喜欢唯唯诺诺、蝇营狗苟的小公务员生涯,又讨厌上流社会虚与委蛇、逢场作戏的社交场合。父母去世后,他成了350个农奴的唯一主人,有了农庄还算不菲的收入,于是他辞掉了无聊的工作,远离社交界过起了自己的世外桃源生活。
他是一个品德高尚、心地善良、正直纯洁的人,心灵清澈得像一块水晶,生性温柔得像一只鸽子。他曾有过两段美好、真挚的爱情。先是在32岁时他坠入情网,因为对音乐的共同爱好,和一个年轻、美丽的贵族少女奥莉加发生了缠绵、热烈的爱情。爱情的火焰激发了他生命的活力,他下定决心要勇敢地行动起来,“要么,现在就起来,要么,永远不起来!”“要么,活下去,要么,不活了!”但遗憾的是,沸腾的恋情对他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一次短暂的呼吸”,等到谈婚论嫁时,他就“心神恍惚,目光忧郁”,一想到结婚带来的严峻现实、严苛义务,他就生出无比的恐惧,只能临阵脱逃。他写信对她说:“我适合过平静的生活,虽然百无聊赖,死气沉沉,却是我熟悉的。我对付不了暴风骤雨……”“激情和操心严重地破坏我的健康。”她也绝望地意识到:“我以为我能使你振作起来,你还能为我而活着,其实你早就死了。”他们的恋爱最后以分手告终,但她始终牵挂着他。之后,他又遇上了一个崇拜、衷情于他的寡妇阿加菲娅,她是他的女房东。她爱上他是那么自然,“就像着了凉,患上无法治愈的热病一样”,她爱他爱得是那么彻底,完全是把他“当作情人、丈夫和地主老爷来爱的”。尽管他不敢再次堕入爱河,却愿意接近她,“仿佛向火炉靠拢,火使人觉得越来越温暖”,于是他们成了婚。即使在他为人所骗、穷困潦倒之际,她仍对他不离不弃,像母亲一样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甚至悄悄典当自己的珍珠、银器、大衣来维持生计……最终,在爱妻温柔备至的呵护里,他度过了自己平静的一生,安然沉睡在了一个清晨,再也没有醒来。
他有一个好友施托尔茨,两人从小学起就是同学。无论是在那愉快的读书时光、萎靡不振的单身汉生涯,还是在受骗、穷途末路的时刻,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向他伸出援手。施托尔茨当然不想让他埋葬在坟墓一样的沉沦生活中,多次尝试拯救他,比如出国游历、建设农庄等等,却每每无济于事,无可奈何。在他生前,施托尔茨唯一能做的是,帮他摆脱骗子,替他打理农庄,保障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在他死后,施托尔茨又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抚养教育他唯一儿子的重任,把这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家庭成员。
他还有一个虽有不少缺点、恶习,却死心塌地的忠实奴仆扎哈尔,陪伴、见证了他的一生。在他死后多年,即使扎哈尔已双目失明,仍然拒绝离开。他宁肯乞讨流浪也要留下来,只是为了能不时地去主人的坟上为他祈祷、哭泣,因为“上帝把这么好的一位主人召去了!……这样的主人再也找不到了!”
然而,他的一生其实又很不幸,让人悲悯。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的少爷生活,使他四体不勤、好逸恶劳,丧失了起码的生活能力,甚至连穿衣、吃饭之类的小事,他都不能自理。“搬家、顺路随便找个地方吃饭、整天不着床”,这样的事儿对他而言,就是“舍生忘死的英勇行为”,筹划结婚、处理田庄事务这样的大事,当然就成了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感谢上帝!我这辈子还没有自己动手穿过袜子!”这种深入骨髓的懒惰习气已经使他对理想的追求变成了白日梦,他成了整日躺在床上的思想家。“思想像只鸟儿无拘无束地在他脸上游逛,在他眼睛里翻飞,然后栖息到那两片张着的嘴唇上,躲进额头的皱纹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他的脸上就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温和宁静的神情”。他就这样每天穿着宽大的睡袍,懒洋洋地坐在床上,一次次漠然地迎接着清晨的来临,又若有所思地目送着夕阳西下。因为他的懒惰,不爱操心,他的身边招来了游手好闲、居心叵测的恶棍、无赖,他们不仅白吃白喝,还利用他的弱点千方百计地骗取他的财产和收入。若没有他那位挚友施托尔茨的及时察觉和搭救,他几乎倾家荡产,沦落到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地步。可惜的是,诚挚的友情和美好的爱情终究没能将他从这种毫无生气的懒散状态中解救出来。他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悲惨处境,却无力自拔,始终无法摆脱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沉闷慵懒、恒久不变的生活。好友曾这样质问他:“劳动是生活的方式、内容、元素和目的……你把劳动排除于你的生活之外,结果你的生活像什么样子呢?”最终,因缺乏运动、身体臃肿,他罹患脑溢血而早早离世。
他就是俄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多余人”---伊利亚·伊利奇·奥勃洛莫夫。他的悲剧人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阅读印象。没想到文学史上的“反派”奥勃洛莫夫是这么可爱的一个人,他天性纯良质朴,外形光彩照人,谈吐从容,举止优雅。他善于观察,喜欢读书、思索。他追求真理,不屑与世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头脑聪慧,见解深刻,又不乏善解人意的爱心和细腻丰富的情思。他懂得爱,所以能得到爱。正如他的朋友所说,“他的心灵永远是洁净的、明朗的、正直的……这是一颗水晶石般透明的心。这样的人不多,很少遇见,他们是芸芸众生中的精华!……我认识许多品格高尚的人,但是我从未遇见过心地比他纯洁、光明、朴实的人。我爱过许多人,但是从没有像爱奥勃洛莫夫那样持久而热烈。只要认识了他,就不可能不再爱他了。”这样的他,本该去努力创造、实现自己幸福、完美的人生理想。可是,没想到懒惰的习性会摧毁他的一生,连青春的激情和美好的爱情也挽救不了。为此,他的恋人奥莉加不禁发出痛苦的责问:“是谁诅咒了你,伊利亚?你做了什么错事?你善良,聪明,温柔,高尚……却……毁了!是什么毁掉了你?”记得曾有人问:是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曰:希特勒的父母。对待小希特勒,前者暴虐,后者溺爱。那么,是谁毁了奥勃洛莫夫?答曰:奥勃洛莫夫的父母。正是他们的平庸无知,压抑了童年的他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他喜欢动手的能力,使他成为一个怯懦、懒惰,缺乏毅力、没有行动能力的人;正是他们的百般宠溺毁掉了他的一生,造成了他一生的痛苦。
因为,当他还是个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孩子时,他本来愿意自己动手做事,去捡掉到地上的东西,去拿、去搬他需要的东西,但每当这时,他的父母、三个姑姨就会异口同声地制止他,让仆人代劳,于是他想要什么只需眨眨眼,动动口,发号施令,使唤下人就可以了;每当他想从楼梯上跑下来或是在院子里狂奔时,就会听到十来个人在背后拼命喊叫,拉住他,拦着他,生怕他磕碰、摔伤或生病;到了冬天,即使他想偷偷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一场打雪仗的游戏,也成了奢望……于是“小奥勃洛莫夫心情忧郁地坐在家中,像暖房里一朵珍奇的小花似的,让人精心照看着,也像那朵花一样,开得既慢,又缺少生气。他的精力不能向外施展,便转而向内,渐渐衰弱,委顿了”。他就像一只被剪断了翅膀的鸟儿,不但不能飞翔,而且无法独立生存。就生活能力而言,奥勃洛莫夫无疑成了自己的包袱,他至死都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本来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却由于父母从小愚昧的爱变得无能,使他的生命之火尚未燃起即已熄灭。这让人在唏嘘之余不免痛感惋惜。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儿女,但过度的关爱和冷落一样残酷,对教育的无知会以爱的名义,阻遏孩子的成长,毁掉孩子的未来。
伤奥勃洛莫夫,以诫今之为人父母者。
【刘延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