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6-05-24李婷
李婷
摘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两者的互相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时序数据评估了浙江省人力资本,继而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教育和医疗对人力资本进而对经济增长起着重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F240;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2
一、引言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资源丰富,人力资本潜力巨大,但却面临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人口素质水平不够、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现状。从人力资本理论创立之初,人们就逐渐认识到其相较于物质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人口质量、教育投资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如何有效的将我国人口众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发挥我国人力资本的巨大潜力,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学术界对此已有诸多探索。汤向俊(2006)通过分析资本-产出比,认为物质资本是20多年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刘国恩,William H.Dow.(2004)首次将人口健康纳入人力资本考量范围,探讨了健康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作用;李德煌,夏恩君(2013)从教育、劳动力再培训、身心健康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四个维度建立新型人力资本测量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进行衡量,并引入Solow模型中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王弟海(2012)考虑食物消费和营养对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通过扩展的Ramsey模型证明福格尔型健康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产生多重均衡——高资本、高健康、高消费水平。
浙江省地处沿海,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对内对外交流广泛,截止2014年底,人口总数约为5498万,其中以城镇人口居多,社会消费程度高,服务业、旅游业等诸多产业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教育方面,入学率高,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科研方面,浙江省拥有多个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省市科研机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中国第2位。因此,本文选择教育、科研、经济都比较发达的浙江省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从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两方面分析浙江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浙江省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1.劳动力数量分析
1980年至今,浙江省人口总数一直处于持续的增长之中,2003年以后速度有所增快。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1182.40万人,占21.72%。总人口数、从业人员总数、在岗职工合计34年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71%、2.08%、3.41%,从业人员增速高于人口增长速度,表明浙江省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一直在改善,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①
2.人力资本质量分析
劳动力质量指标体现在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教育方面,2002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即达到99.99%,32年来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14年浙江省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是1980年的19倍,达到188.09人。观察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主要是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和构成,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各级成人教育、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普通中学、小学以及幼儿园基本情况)和营养状况的时间序列指标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加,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文盲率逐年快速下降,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大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知识、进行深造。医疗方面,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不断增多,日常消费在娱乐、教育、文化和医疗上的比重有所增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和医生人数不断增长。这说明浙江省医疗、教育的投资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3.人力资本投入分析
从1980年到2014年教育投资水平和卫生投资水平都不断增长,总量相当可观。对于人力资本投入,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是主要方面,2013年浙江教育经费总量为1449.0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学教育经费为1089.06亿元,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科技活动经费为例,从1990年开始,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之中,1990年为8.60亿元,2000年为104.89亿元,2014年为1411.84亿元。总之,浙江省总人口数增长平稳,人口结构不断优化、教育医疗等投资高速增长,30年来变化巨大,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三、浙江省人力资本评价
1.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拟从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投入三个方面构建人力资本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均来自于不同年份《浙江省统计年鉴》。如表1:
2.浙江省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价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对数据降维处理后考察相关系数矩阵。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对原始评价指标数据用proc standard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考察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各指标间高度相关故可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度表并分析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8.936,其方差所占的百分比为89.361%,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已达到90%,所以本文只需提取1个主成分。
由成分矩阵可知,劳动力质量、医疗水平和对教育的经济投入是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三个主要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劳动力的质量也就是拥有技能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会改变人力资本的横向结构,使高素质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提高医疗水平、注重从业人员的健康,可减少劳动力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资料显示:个人健康是决定中国家庭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并且农村人口的健康回报率高于城市人口②,另外,无论是政府投资——财政教育投入,或者是家庭投资——人均储蓄存款,都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发展。下面由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得到得分函数,如下:
将上述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唯一主成分利用其得分函数带入原始数据算出各年份的人力资本存量,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力资本发展缓慢,之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水平,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8%,这一增长主要得力于各级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其数值将用于后续分析。
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准确的判断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结合物质资本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将上述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稍作修改,指数化后建立估计模型:
式中,Yt表示浙江省经济增长水平,用剔除物价干扰的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来衡量;Kt表示物质资本,Lt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衡量;表示人力资本,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估测值;ε是误差项。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样来自《浙江统计年鉴2015》。
根据模型,利用Eviews6.0将经济增长水平Y,物质资本K和人力资本L分别取自然对数并进行OLS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果:
式中Kt与Lt的系数代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浙江省人力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略高于物质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率更大。随着教育投资和其他各种投资的比重不断加大,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攀升,经济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两者相互促进。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物质资本,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投入和医疗水平,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物质资本的投入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优生优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要更加合理,除了普通的教育支出、科研经费等的投入,在医疗、卫生、文化方面的投入更值得深究,在合理的配比之下,各种投资的收益率都将更高,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注释:
①数据来自《201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并计算得到,后文用到数据也均来自浙江省各年统计年鉴。
②刘国恩,William H.Dow,傅正泓.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04
参考文献:
[1]汤向俊.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J].世界经济,2006(8):57-64.
[2]刘国恩,William H.Dow.,傅正泓.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04:29-21.
[3]李德煌,夏恩君.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100-106.
[4]王弟海.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J].经济研究,2012(6):143-155.
作者简介:李 婷(1993-),甘肃平凉人,学历:硕士在读:汉,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