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2016-05-24高歌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物流成本钢铁企业成本控制

高歌

摘要:本文根据对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控制分析,参考国内一些钢铁集团成本控制具体情况和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对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就此探讨钢铁企业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一、研究背景

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23亿吨。其中我国产量约8亿吨,排第一,紧随其后的依次为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韩国等。从市场份额看,中国占50.3%,稳居世界第一。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韩国依次排在二到六位。去年全球钢铁需求为15.13亿吨,6年来首次减少;去年12月全球钢企的开工率仅为64.6%,比2014年平均值下降近10个百分点。此外,全球钢铁产品价格受供给过剩、出口竞争加剧影响持续下跌,使得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利润降低的背景下,众多钢铁企业开始思考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效益。于是作为企业生产成本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成本开始成为企业管理者考虑的重点。在钢铁企业中,其物流活动一般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环节构成,因而,其物流成本也主要是由相对应的部分组成,其中采购、运输、仓储费用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如何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众多钢铁企业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现状

陈荣提出基于内部物流一体化的钢铁企业物流组织模式,并指出要整合物流各职能部门的重要性,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需要髙效率的物流组织作为重要支撑因素[1]。温筱婷从钢铁物流运输管理和库存控制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配送中心配送的流程及各个流程的功能,并以重庆钢铁为例,优化了销售物流的业务流程、库存控制以及模式架构,并科学化了销售钢铁的运输方式选择[2]。梅书荣提出钢铁企业物流流程优化可以使用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和重组的原则,建立了钢铁企业物流流程优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武钢,事实说明该模型能有效减低武钢钢铁生产销售物流,提高企业的整个个物流运作效率[3]。

三、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物流环节存在问题

长久以来,钢铁企业的原材料储备金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占用资金较高。与此同时,企业储存的各种原材料比例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对于日常需求较为频繁的原材料储存较少,因提高生产工艺和配矿结构而废弃的原材料则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使得企业仓储成本较高。因为运输管理较为落后,使得运输车辆返程空载率较高,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迂回运输,过远运输的现象频发,加重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2.相关成本数据无法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钢铁企业供应链结构较为复杂,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工序之间衔接要求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副产品,因此,对于成本数据的精细程度要求较高。分步核算法一直是我国钢铁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之一。它以企业的生产步骤为单位,对各个步骤的成本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无法给出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同时无法分析企业实际生产成本与标准生产成本之间的差距。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我国的一些中小钢铁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工作不认真、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3.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战略成本管理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在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调整,改进企业的层本管理方法,从而与企业的战略相适应。当前我国一些钢铁企业由于财务管理相对落后,导致企业内会计从业人员忙于日常核算业务而无法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层,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较为弱化。

四、降低钢铁企业物流成本的举措

1.改革仓储运输模式

钢铁企业应该想外国学习先进的运输管理相关知识,借助相关计算机软件以及GPS系统,重新规划不合理的运输线路,同时采用联合运输,“四就”直拔运输等手段来降低迂回运输,返程空驶等现象的发生。对于企业中存在的仓储库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原材料采购程序,并且编制相应的采购计划,同时,通过与相关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来实现JIT采购和“零库存”,从而降低企业的仓储库存成本。

2.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作用

ERP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软件。它能够将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国钢铁企业可以利用ERP软件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的库存信息反馈,及时安排货物的采购和交货,以信息流驱动物流,切实有效地提高物流流转效率。借助于信息技术,成本管理人员将大大缩短日常成本核算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活动中。

3.树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战略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企业借助收集到的战略性成本信息来评估其战略的合理性,从而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创造条件。我国钢铁企业应该借助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树立起战略成本管理观念。利用价值链分析以及成本动因分析等工具,将本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战略的制定执行有机的结合起来,摒弃过去单纯依靠节约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增加企业效益的旧观念。

五、结语

运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整合钢铁企业内部物流资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对我国物流企业的迫切要求。这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钢铁物流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和加入WTO都给钢铁物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钢铁物流企业已经到了大变革的关键时刻,应该努力把自身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钢铁物流的全球服务水平。可以预见,钢铁物流在市场导向的引领下,必将为钢铁产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荣,吴金南.基于内部物流一体化的钢铁企业物流组织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 2005(10):16-18.

[2]温筱婷.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3]梅书荣,杨阳.钢铁企业物流流程优化及其在武钢的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6(7):40-42.

猜你喜欢

物流成本钢铁企业成本控制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简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探析企业物流成本会计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