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的用人标准既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2016-05-24王栋臣许彦斌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发展趋势

王栋臣+许彦斌

摘要:智能制造试点是在2015年启动的,在2016年将扩大试点,到2017年将在全国进行推广。职业院校要树立以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好职业教育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尽情发挥人才和知识优势,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最近几年来,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深化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升级的要求。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制造业现状;高职教育现状;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2;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01

一、中国制造业现状调查

中国虽然已经是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制造强国仍有较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有些还是根本性的,最主要的有三大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开发能力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很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2.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中国企业大都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3.在世界产业的分工链条中,属于中国的环节是制造业,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需求量极大的产业,再加上利用效率低,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快。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给中国以低成本取胜的制造业市场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998年开始,中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迅猛发展。主要工作:

1.关于人才培养、办学定位问题

我们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积极吸纳行业和社会力量来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呈现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2.强化办学模式,确定教学方向

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方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办学目标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教会学生有一技之能,从而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强调产学研结合是目前最科学的办学模式,企业与学校、社会与学校、行业与学校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三、企业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一段时期的企业调研发现:企业的用工情况与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在一段时期呈一种按部就班的模式。企业需要什么岗位人才,学院就培养相适应的学生。企业在某一阶段发展速度放缓,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创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为企业服务,毕业马上胜任一线岗位,短时间内是一种比较好的培养模式,但潜在危机严重。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要创新,企业发展要加快步伐,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职业院校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的新鲜血液的及时补充。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提出高职教育要不断创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变换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市场调研,深入大中型企业,探索市场发展规律。学院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模式,不断引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而且具备一线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成为各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把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高精尖技术设备的使用,一线生产工艺过程、传授给学生,校内实训场地按照企业模式管理,安排、布局。整个实训过程和企业生产保持基本一致。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快速领会企业文化,适应企业要求,大大减少与企业的适应时间与距离。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类型的职工,高职学院就培养相适应的学生。学院培养目标跟着市场走,从而为市场需求做保障。高职学院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加快产学研步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模式要走在社会的前面,深化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升级。

四、校企合作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

高职院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培养企业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不动摇,致力于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系统化和高端化,始终站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最高端。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此举对促进职业教育的深化提高,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历只是代表学识不代表职业技能水平,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是有另外一套评价体系。他要先通过资格的培训和考核之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但要有高等的学历,同时还要有职业资格。我们人才培养的定位就是系统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着眼于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也着眼于我们学生的未来发展。高职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处于比较高端的地位,责任和定位就是培养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就必须要有高端起点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核心。既有课堂学习与实习,也有生产实训。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更加开阔,向更宽、更广、更深发展。组建职教集团,也就是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搭建了这个校企合作新平台,可以更好的为机械行业提供服务,我们也能借助这些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共同进行人才评价,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借助机遇,阔步发展。

坚持校企合作,时刻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将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与行业的用工标准匹配,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共同发展、共同创新才是双赢的,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好务。

参考文献:

[1]石琳玮,孟令玲.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学周刊,2016(13).

[2]徐春芬,姚宁屏,陈许红,卢春.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一点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3]牛晓静.论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J].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2015(02).

猜你喜欢

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发展趋势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