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飞云的艺与意

2016-05-24高素娜

商业文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油画画家绘画

高素娜

作为古典写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杨飞云的油画作品以其纯净的古典主义而享誉画坛。他的作品清丽、静谧、安宁,正如他本人给人的印象——温和、从容、内敛。近日,笔者在中国油画院杨飞云工作室内与他直面交流,听他畅谈了自己的生活、创作以及对中国油画的希望。

对画家来说,内涵最重要

杨飞云的油画常常把观者的兴趣吸引到人物的脸上,他把每个模特的脸部都处理得十分干净和迷人,尤其是女性神情中透露出的恬淡、温婉,令人印象深刻。眼前的这两位也不例外。

推开杨飞云工作室的大门,一首旋律轻快的草原歌曲正在回响,两位穿着节日盛装的蒙古族青年端坐在画架前,男孩拉着马头琴,女孩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他们两位都是歌舞团的演员,我在内蒙古看了他们的演出后,就一直想画他们,最后将他们接到北京来了。”杨飞云边说边挥动画笔。随着他的笔触看去,女孩的姿态安祥,表情含蓄,而男孩在朴实的外表下,透着坚定和豪放。杨飞云说:“我将这幅画的情节性淡化了,主要在人物的情绪、肢体动态、服饰穿着、背景图案及红绿颜色等方面进行细致刻画,创作过程非常愉快。”

细观杨飞云的油画作品,似乎每一幅都色彩庄重,格调高雅,气息唯美。人物的眼睛是他精心刻画的部位之一,它们通常大而明亮,流露出“充满希望和憧憬的目光”。杨飞云的画作笔法细腻,很多作品以室内的女性人物为主题,或人体或肖像,均展现了女性古典美的一面。

“我的画想表现一种温情的、温暖的,甚至有一点点恬静、宁静的美好。”杨飞云毫不讳言自己不喜欢丑陋的东西,只有青春美丽的事物才能使他激动。作为杨飞云最著名的模特,其夫人芃芃从少女时期至今已被其描绘了近30年,其中很多作品广为流传并多次获奖。因此,也有人戏称杨飞云“画老婆成名”。

“大家知道她多一些,也是因为画她的作品获了奖,印刷的也比较多。其实,模特对写生或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模特是绘画产生的来源和第一手资料。我早期画夫人是想创作一个中国的、北方的、带有典型性的女性形象,她身上有这些元素。我现在关注的东西更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表现农民很感兴趣。我认为我重要的作品不是我画的少数民族、农民工或现代生活,我更想把中华文化的精神和创新、文化的特征和内在信息,通过创作的人物体现得更厚重一些。我以后还会画一些年轻、有朝气、很东方的女性,也会画一些大型题材。对画家来说,内涵很重要。”

那么,作品如何才能更吸引人呢?“靠两部分,一是画面显示出来的外在部分,即画面完成后表达出来的形状、色彩、构图等;二是画面背后作者的情感、精神、投入状态以及要表达的意境等。只有内涵与表现部分相互吻合才能使人感动。”杨飞云说,“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人的精神品质、审美、趣味、内心思考等很重要,画家每天都要磨练,要不断研究绘画的规律方能进步。”

脱离自然的画家会渴死在泉水旁

身为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组织了很多学术展览和研讨会,并组织院内的艺术家、学员到全国各地写生和到国外观看、临摹大师原作。杨飞云说:“对于画院来说,创作、研究、交流、教学等应该齐头并进,否则活力不足。画院的画家们盯在画布上的时间太长,独立性很强,只能用教学、展览等方式让他们在学术上互相促进,让画家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画家与社会之间产生良性互动。”

除此之外,中国油画院每年还在全国举行多次写生活动,杨飞云一年至少带队两次。他喜欢让学生们在写生时携带电脑,空闲时就播放大师的经典画作,并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看画会,将学生的作品摆在一起点评、研讨,聊聊画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杨飞云一直强调写生是一个油画家必须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锻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没有写生就没有油画这门奇妙的艺术种类产生。

在杨飞云看来,大自然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景写生是在源头上有效地获取艺术的维他命。“作为一个画家,不可久立,更不可不做,否则难逃苍白、概念、做作等弊端,脱离自然的画家会渴死在泉水旁。”杨飞云的写生路线漫长而广阔,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西藏、新疆……这时他不仅画年轻人,他笔下的老人似乎更有一种圣洁的光芒。“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爷爷的爷爷那一辈人是走西口来到包头的。这些老人和我的爷爷、姥爷一模一样。我从小和他们生活,很熟悉他们的生活,画这些老人的时候能把我的情感融进去。”杨飞云说。

“要我个人总结的话,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两件事,一是到大自然中写生,二是到国外的博物馆去看大师原作——主要是怕眼睛‘掉下来。”杨飞云说,米勒、库尔贝、安格尔、伦勃朗、丢勒、达·芬奇、塞尚等人的作品都对他有很大影响。

曾有人问杨飞云:“像你画到这种程度了,看那些博物馆的画还有新的认识吗?”杨飞云说:“不多了,就差最后一点,但却好像差很远,差得不是外在。有时候画画不是越画越好,始终有个点,有的画一看就知道画家有没有未来。但也有些人即使有未来却走歪了。”在杨飞云看来,大师的技法不是最重要的。“随着自己的实践,看大师经典的时候,每个时期吸收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大师们有着别人无法超越的、复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他们高高在上的精神高度和坚强的人格,站在他们面前不由得你不仰视。”

“油画中国化”的提法已过时了

有人提出,随着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的发展,具象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甚至绘画已经死亡了。“绘画不但不可能死亡,它与音乐、舞蹈、文学、戏剧是一样的,绝不可能被取代,包括图片。现在很糟糕的是很多写实绘画成了图片,这是灾难性的。照片不是绘画,绘画里面有形象、有故事,好的绘画作品还须注重绘画表现力。图片本身一直在模仿油画,在寻找绘画的构图、效果、光线的处理等。”杨飞云说,在今天这个获取图像手段异常便捷的年代,作为画家,不应满足与各种处理手段提供的间接图像资料做依托,应直接走进自然,走入生活,对景表现,对景创作,返璞归真,重新回到绘画的本体。

“中国油画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具象油画、写实油画的图片化;用油彩去画成一种简单的效果;肤浅地弄个符号来画;艺术家非常主观、自我,不观察、不体验,也不去生活和大自然中提炼……”杨飞云感慨道,这一切的原因是速度太快,艺术家要马上出效果,很快地卖画,标准也就混乱了,不知道油画要画成什么样才算美。

杨飞云认为,油画的写意性是中国必然要走的一条路。“中国人在写意上已经探讨了1000多年了,写意性和西方的表现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提法不同。中国人非常看重绘画的技艺,要求流畅、美感,表现的不是像而是意,是境而不是景。”杨飞云说,中国的写意有两部分,一是绘画的节奏和气韵的抒发,二是重意而不重像,即重内涵、精神、审美等内在而不重外在。

“西方也是这样,很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其实就是小写意。我们一直把油画看成是西方的,国画看成是中国的,这个固有的观念太深了。品种、手法其实都不重要,这就如话剧、歌剧、电影等都是西方传来的一样。”杨飞云说,油画融入中国不是要融入中国的样式,或改变成中国人更能接受的样式,而应该是形成由中国人创造的,表现中国人思想内涵、情感、审美、民族特点的高水准作品。

在杨飞云眼中,中国从事油画创作的人群之大,表现的样式之丰富是非常可观的。中国对绘画非常有悟性,能把油画的体系、西方美术教育的体系在民族里扎根。“我们不仅有许多让世人崇拜的古代大师,我们今天在西方现代艺术、前卫艺术上的表现也同样出色,赵无极、常玉、陈逸飞等在国际上非常成功。现在中国人都想把自己的油画变成国际水准,‘油画中国化的提法已经过时了,应该是‘中国油画。近百年来,我们民族有非常优秀的艺术家,我们虽在油画表现和油画本身的掌握上与西方的传统经典有差距,但我们的艺术家如董希文、王式廓、徐悲鸿、林风眠等,他们作品的格局和内涵都是大师级的。”

杨飞云坦言:“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浮躁、肤浅和浮夸,江湖味太重制约了我们的发展。但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积淀,好的艺术家一定会出来。”

杨飞云的艺途感言

杨飞云认为好的写实绘画不但具有切实可信的具象形貌,又有情感内涵的审美体验和节奏韵律的抽象内质,是现实的场景却满含着理想的精神,是真实的人物却承载着超然的生命,看似平凡朴素,却满溢着精妙的审美意韵,可见没有技巧就没有能力、没有学养就没有水平、没有精神就没有生命,唯有三位一体才能成就好的作品。音乐、哲学、文学不能到的地方,那就是绘画艺术的价值所在,而奇妙的是它又包含着音乐的气韵,文学的思想与哲学的深刻。

艺术是内心的一种渴慕,绘画艺术是一个画家精神情感的内在需要,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就像食物对于一个饥饿的人一样,如果缺失了内心的渴望,他的修养和学问就成了堂皇隆重的高级外套而不能感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产生在艺术家精神上的大需求,好的艺术让画者和观者都心生喜悦与满足,让人逃离低俗,朝向光明,达到心灵的升腾。

可见,贴近内心的体验重于画面的表现,深入生命的关注优于创新的理念,真诚,纯朴的态度强过个性的张显,体验若是肤浅,表现就会流于简单,感受若不精深,表达就不能深入,绘画的广大贵在其精微与深入,深入不是周到细致的描画,深入是你触摸到那个事物的本质,是你切实体验到的那个绘画的独特境界,是进入你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

在杨飞云看来,美是能穿透心灵的,它能唤起人们的共鸣,触动人们的灵魂,寻求美是人类修养中的修养,一个画家若内心对于美的事物失去追求,他怎么能创造出美来呢?我们知道美不仅是一种漂亮的概念与样式,更不是随手可得的廉价之物,它值得你搭上性命去追求,美的内涵是无比宏大与完全的,它具有善良、真诚、质朴、纯洁、高贵、典雅、深刻、宏伟、刚健、温柔、喜乐、和平、友爱、节制、恩慈、信实、庄重、超越等神圣的品质,这也是历来伟大的艺术所承载的大能,激发了追随者精神上的大力量。

因此杨飞云总渴望以自己一颗仰望的心,切切感恩的心,去礼赞那存在于万物生命中的美质,以信心和虔诚,使用平实而确凿的绘画要素,终其一生,去表现令人感动并让人在纯净中体验到的那个超然境界,“我祈求,让我的灵魂苏醒,常存饥渴慕义的心,在全然的生命活力中有教养,有法度地拥抱那存在于我们四周纯正的、鲜活的、质朴的大美,那样我们活着、做着就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油画画家绘画
酷炫小画家
油画去哪了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