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进党:“浴火重生”之路有多远?
2016-05-24傅博程
傅博程
2016年3月,日本民主党与维新党合并成立“民进党”,旨在联合在野力量打破自民党一党独大局面。新成立的民进党乃日本国会第二大党和最大在野党。以“自由、共生、对未来的责任”为建党口号,日本民进党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张,以期获得更多选民支持。展望未来,日本民进党能否重塑形象、博得选民青睐,需要靠实践加以检验。
2016年3月27日,日本民主党与维新党召开合并大会,正式成立日本民进党(意为“与民共进”)。新党拥有95名众议员(众议院共475席)及64名参议员(参议院共242席),继续保持日本国会第二大党和最大在野党地位。大会通过了新的纲领和章程,决定由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出任新党党首,前维新党联合党首江田宪司任代理党首。冈田在大会上呼吁新党全体保持团结一致,力争夺取参议院选举胜利,并强调“民进党将是日本实现政权更迭型政治的最后机会”。新成立的民进党能否再次赢得民众支持,成为日本政治的一个重要看点。
抱团应对参议院选举是
两大在野党合并的主要目的
一、参院选举迫在眉睫,抱团取暖成为在野力量首选
将于2016年7月举行的参议院改选是2016年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日程之一。此次参议院选举共将改选121名参议员,其中民主、维新两党将有43人面临改选,占两党参议员总数的七成。而在32个“赢者通吃”的单议席选区中,各在野党形势不容乐观。近期,自民党高层还一度放风,称不排除安倍将提前解散众议院,搞参众两院“二合一”选举,这将对在野党造成更大压力。
选战在即,各在野党领导人都清醒地意识到,若是继续各自为战,只会分流选票乃至同归于尽,令自公两党“渔翁得利”。在此背景下,要求加快力量整合的声音日渐高涨,日本共产党主动提出愿调整选举策略,让出地盘,与民主党等共同推举参议院选举候选人。民主党选择立场相对接近的维新党作为合作对象,并赶在参议院选前完成合并,旨在提升在野阵营合作效果,为提高选举胜算、振兴党势乃至重夺政权奠定基础。
二、打破自民党一党独大局面成为在野党共同诉求
安倍再登相位后,推出以量化宽松、扩大政府投资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复苏势头,安倍内阁及自民党支持率始终高位运行。安倍执政时长已突破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池田勇人首相,稳居战后第五。凭借有利形势,安倍加快了摆脱战后体制步伐,先是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行使集体自卫权,后又强推新安保法,甚至直言参议院选后要着手修宪,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专守防卫”路线及立宪主义精神遭受严重冲击。对此,日本民众和社会对“安倍暴走”的忧虑心态日渐上升。2015年日本国内多次掀起大规模反对运动,特别是在新安保法审议最后阶段更一度出现十多万人包围国会、各地民众扶老携幼高呼抗议的场面,但种种努力最终仍难阻止执政党凭借多数席位优势强推法案。
而反观在野党,形势一直未有明显起色。民主党接连遭遇党内分裂、选战败北等打击,不仅失去执政地位,众议院议席数也从执政巅峰时的308席“断崖式”下跌至仅73席,远少于自公两党的327席,甚至弱于1998年建党时的实力,政党支持率更是不足6%,只及自公两党的约四分之一。而一度拥有诸多明星政客、自诩为政坛“第三极”的维新党也是几经折腾,党内大佬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前大阪市长桥下彻先后率部另立山头,令维新党议员数折损大半,政党支持率甚至不足1%。摆脱生存发展危机、反对“安倍独裁”成为推动两党合作的最重要因素。
三、成立新党“另起炉灶”符合改善形象需要
民主党成立后,高举“政治主导”、“从混凝土转向人”等政策旗号,赢得民众期待并迅速壮大,于2009年历史性地击败自公执政联盟首次上台。然而,民主党很快发现,执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债台高筑的财政撑不起高速公路免费、育儿补贴等“撒钱工程”,“被夺了权”的官僚们“出工不出力”,普天间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也迟迟难见进展,加上“3·11”大地震及福岛核事故等“天灾人祸”的接连打击,民主党政府可谓焦头烂额,鸠山由纪夫、菅直人两届政府均未打破“短命”魔咒。而自称“泥鳅宰相”的野田佳彦上任后强推消费税增税政策,试图修复与官僚间的关系,却引发民众对其破坏选举公约的质疑,并导致党内大佬小泽一郎率六十多名议员出走。面对各种困局及选民信任危机,民主党试图通过更改党名来重塑形象。
从历史上看,重组新党、更换党名不失为革新形象、谋求再起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民主党还是维新党,都曾在草创初期多次更改党名及兼并他党。此番两党也在合并前后打出一套“组合拳”,谋求重获选民关注。一方面,在维新党的坚持下,新党放弃沿用二十多年的“民主党”名称,而采取网上投稿、电话投票等方式确定新党名称,并收到两万多条建议。最终,由维新党提出的“民进党”以24%的得票率获选成为新党名。另一方面,启用了关注“入托难”问题的年轻女议员山尾志樱里担任党务“三驾马车”之一的政调会长,以期清新本党形象,回应民众关切。东京大学教授牧原出对此积极评价称,民进党加大对新一代领导人培养力度,不断推出年轻面孔,将为其改善形象、重夺政权提供有力支持。
民进党的政策:
“自由、共生、对未来的责任”
在新党成立大会上,民进党提出了“自由、共生、对未来的责任”的建党口号,并抓住选民关切,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张,力争在执政思路上同自民党加以区分:政治理念方面,针对安倍政权修改宪法解释有违宪之嫌的问题,民进党提出捍卫立宪主义的主张,表示将坚持改革型政党本色,立足“生活者”、“纳税者”、“消费者”与“劳动者”需求,与民众一道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实现从“官权政治”向“民权政治”的转变。经济政策方面,民进党要求加快行政与财政体制改革,摆脱依赖举债度日的顽疾,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通过权力下放、加强创新,振兴地方经济。社会政策方面,民进党主张建立“共生社会”,要求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健全社保制度,实现教育、就业公平及男女平等。通过加强对“人”的投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外交与安保政策方面,民进党主张在“专守防卫”原则下,深化日美同盟,推进与亚太地区各国关系;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促进多边协作机制发展;在无核化、人道主义援助及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扩大日本的国际贡献。
日媒指出,由于民进党内汇聚了左中右派各方力量,在不少政策主张上不得不显示出“妥协”色彩。媒体曾爆料称,在选民高度关注的修宪问题上,由于赞成与反对势力并存,民进党在制定党纲时不得不作中庸处理,仅原则表示要“与国民一道,建构面向未来的宪法”。而在能源政策上,民主党本欲接受维新党方面要求,在党纲中写入“到2030年代实现零核电”等内容,但此举遭到了党内电力系统议员及该党最大支持团体工会总联合会的反对,最后只得弱化为更具现实色彩的“建立一个不依赖核电的社会”。面对上述表态,“联合”会长神津里季生在新党成立大会上尖锐地指出,“不能仅注重短期人气而失去党的灵魂”,显示出对民进党党纲缺乏实质内容的不满。
民进党实现“东山再起”
仍任重道远
作为最大在野党,民进党的诞生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在野阵营的士气,并使执政联盟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在野的社民党干事长又市征治、生活党干事长玉城丹尼等纷纷表示,对民进党“潜在期待值很高”、“希望其成为合作核心”。执政的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也呼吁,“自民党必须打起精神,在野党正虎视眈眈欲朝有利方向发展”,对本党敲响了警钟。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则表示,“将密切关注民进党在党务、政策等方面会何去何从,期待出现建设性竞争”。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民进党领导班子大多是民主党“老面孔”,成立新党本质是“换汤不换药”。自民党干事长谷垣祯一、大阪维新会干事长马场伸幸等直言,民进党“看不出准备做什么”、“只是换了个封面,内容没有变化”。民调结果也显示民进党成立暂未收获明显成效。《朝日新闻》民调结果显示,仅有31%的受访者对民进党“表示期待”,共同社的调查中则有68%的受访者“不看好”民进党。
多数日本媒体和有识之士认为,民进党要真正成为政坛“新一极”,重中之重仍需放在加强自身建设上。首先,必须要有立场鲜明、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主张。牧原出、松井孝治等人认为,在经过此前政权轮替的洗礼之后,日本民众眼光更加成熟。如果民进党不能找到自己明确的政治定位,在修宪、经济政策及外交安保等重大问题上拿出清晰的政治见解,而仅仅将重点放在与安倍政权唱反调上,或是重蹈过去在选举纲领中开“空头支票”的覆辙,恐将无法重获民众信赖,甚至可能会沦为一个“选举组织”。
其次,能否切实提高党内凝聚力将是今后党建的重要课题。过去民主党内各派政见往往南辕北辙,给外界一种“民主”有余而“集中”不足的印象。2013年民主党在总结下台教训时不无痛心地反省称,“我党最大问题是犹如一盘散沙。连一个党都治理不好,谈何治天下?”目前,民主维新两党尽管就组织架构、高层人事等达成了暂时妥协,双方也约定将于2016年9月底再次举行党首选举。参议院选举结果将成为影响民进党能否继续团结一致的第一块“试金石”。
最后,处理好同其他在野党特别是与日共的合作关系将是其近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产经新闻》、共同社等认为,尽管当前日共对选举合作表态积极,但日本主流社会及民进党内部对与日共携手依然存在不少反对声音。民调也显示,尽管四成选民赞同在野党加强合作,但其中近半数不希望日共参与。同时,民进党与生活党、社民党等在修宪、安保等重要问题上的立场也不完全一致。如何在“爱惜羽毛”与扩大“统一战线”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也将考验民进党领导层的智慧。
民进党是否继承原民主党
和维新党对华政策令人关注
总体而言,民进党的前身民主党、维新党比较重视对华关系。民主党自成立伊始便同中国共产党建立联系并积极开展党际交往,两党高层往来与各领域合作密切。2006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建立交流机制,并先后举行了四次会议,围绕如何增进中日政治互信、改善发展中日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民主党主张认真反省历史,积极发展同中韩等邻国的关系,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维新党大半议员原属民主党,该党前身日本维新会还曾于2013年9月组团访华,为推动当时中日关系走出困局与中方进行了深入沟通。
民主党执政期间,在中日领土主权争议上走过弯路。特别是在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及2012年“购岛事件”中,民主党当局的激进举动破坏了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严重损害两国关系大局,后续负面影响至今仍不时显现。
目前看,在民进党新领导班子中,党首冈田克也长期重视对华交往,曾多次访华,是日本政界“知华派”代表人物之一。代理党首江田宪司等人在历史问题上态度也比较明确。但在涉海等敏感问题上,民进党与自民党及日本政府立场趋同。2016年4月20日,在自民、民进等朝野政党支持下,日本国会通过了旨在保卫国境附近有人海岛的特别措施法。有媒体担忧,类似举动或将给中日关系改善复苏进程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
(责任编辑: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