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的交互作用

2016-05-24高永琳骆温平孙晓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20306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广东珠海59087

中国流通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维度创新能力

高永琳,骆温平,孙晓波、2(.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20306;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广东珠海59087)



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的交互作用

高永琳1,骆温平1,孙晓波1、2
(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201306;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广东珠海519087)

摘要:基于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根据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具体特征,可将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技术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四个维度;而将社会资本领域对企业互动的研究延伸至市场营销领域,与物流外包理念相结合,可将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划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过程维度三个维度。基于此,对具有合作关系的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进行双边调查,进而对97对相互匹配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与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的三个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企业互动的三个维度,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中能够置于模型的维度和促进作用的程度均有较大差异;对于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企业互动三个维度中能够置于模型的维度和促进作用的程度也均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创新能力;企业互动;维度;多元回归

一、概述

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催生了多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制造业物流外包的层次和程度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延伸和扩充,这对物流服务提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被动地迎合、适应制造企业需求的变化,已经不足以保证双方合作关系的持续。物流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运用物流设备及运营网络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由于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进入物流服务领域,[1]因此物流企业需要通过与制造企业互动来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制造企业的需求,并对可能的潜在需求进行预测。物流企业主动参与合作,在与制造企业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满足制造企业的需求,维系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有文献关于企业互动的研究多见于社会资本领域,本文将社会资本领域有关企业互动的研究与物流外包的理念相结合,以社会资本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企业互动的三个维度:结构维度、过程维度和关系维度。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流技术与物流设施的快速更新,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企业创新可有效满足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有效降低物流服务成本并改进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制造企业的物流绩效。[2]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改善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关系,[3-4]深化双方之间的合作。现有有关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大部分都参考了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5]物流服务的特性决定了这种简单的“拿来”方式不能很好地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研究,[6]因此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以服务业创新研究文献为主),以创新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为支撑,构建物流企业创新能力衡量指标体系,进而分析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的交互作用机理。

二、概念发展

(一)物流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收益、向客户传递价值的关键能力,[7-8]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创新能力是不断地将知识和创意转化为新产品、流程或体系,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价值增值的能力。[9]由于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动态特征,[10]因此以动态能力理论作为资源基础理论的动态延展,[11]更适合用来分析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得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核心知识与能力的惰性倾向,这种及时更新的能力就是动态能力。[12]研究目的和视角不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界定和衡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见表1)。物流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由多维度组成的构念(Construct),具有潜变量性质。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维度来衡量这一构念。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具体特征,以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主要支撑,选取技术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物流企业创新能力衡量体系。

表1 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维度

1.技术创新能力

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先进物流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物流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企业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其创新能力必然会受到制造企业需求与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另外,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技术积累及路径依赖等特征,[20]使得物流技术创新更多的是渐进式的应用创新。[10]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倾向于对现有技术的有效应用,以达到满足客户需求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双重目标。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实现高度自动化是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1]近期有关物流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物流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数据识别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的。[22]

2.过程创新能力

物流企业的过程创新能力与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很难进行有效而严格的区分。[5]对产品/服务的运作与传递过程而言,过程创新就是产品/服务生产、传递程序或规则的变化。同样,过程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也无法严格区分开来。在有些文献中,过程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子因素,[17]认为过程创新能力包括企业运营流程的创新能力、新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的掌控能力等。过程创新能力是企业进行资源重新配置与能力调整的重要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3.产品/服务创新能力

产品/服务创新指新服务的开发以及原有服务的改良、升级、重新组合等。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具体呈现,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的产品/服务为企业扩展现有业务以及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提供机会,甚至可以通过创新型产品/服务构建来打破壁垒,[23]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从而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物流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是一种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利用外部机会的高阶能力。相对于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而言,物流企业产品创新更多表现在新的服务理念、流程、方法等方面,是服务逻辑范式下基于客户价值导向的创新。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是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开发、改善产品/服务的能力。

4.市场创新能力

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指物流企业在市场中拓展新的细分市场,进入全新领域的营销创新能力。物流企业通过价格(Price)、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等方面的创新,改变与市场上其他主体间的关系,与竞争对手进行低成本或差异化竞争,从而满足现有客户的要求并开发新客户,更好地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

(二)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互动

企业互动指合作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与影响,它区别于主体的孤立运营,一方主体的行为会导致另一方合作主体的反应与回馈,[24]是企业合作关系的深化,企业间合作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互动是一个由多维度组成的构念,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这一构念的组成维度与具体观察值构成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开发和验证。市场营销及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学者均加强了对企业间关系的研究。社会资本是企业间关系的黏合剂,[25]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企业互动与企业绩效间关系,互动维度的选取通常为结构维度、[26-27]关系维度,[28-29]或者两个维度均出现在同一模型中。[30-32]在市场营销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下研究企业互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互动维度的选取多为关系维度、[33]过程维度,[1,34-35]或者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将两个维度放置于同一模型。[36-37]本文结合企业界、学术界专家意见与实际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市场营销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主要支撑,综合分析现有文献互动维度划分的依据,通过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过程维度来衡量企业互动,研究企业互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关系维度指双方企业之间的信任、承诺、互惠等,可有效反映企业互动的强度;结构维度是用来界定企业之间角色关系的一种行政安排,[24]反映互动的深度、互动的频率;过程维度指因企业互动的动态特征而加以考虑的维度,包括适应和沟通。[38-39]表2归纳了企业互动主要维度的划分。

表2 企业互动的维度划分

(三)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的关系

组织创新领域已有大量文献证实了组织创新能力对组织绩效的正向作用。[8,10]企业互动领域也有大量文献证实了企业互动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30-31]物流企业绩效提升是以制造企业物流绩效提升为首要前提条件的。[2]物流企业为有效提升客户价值,不仅需要与客户进行深层次合作,[27]加强沟通并相互适应,[35]而且需要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28]这也是企业互动衡量指标体系的三个维度(结构维度、过程维度、关系维度)。依此逻辑思路,可以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对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物流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在于其所服务客户的成功,客户价值导向是物流企业在服务质量与服务成本的悖反组合中选择的主导逻辑。客户价值理论认为,客户价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47-48]物流企业应聚焦客户需求变化,与客户互动,把客户价值的动态性特点作为提升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机会。[49]

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是从企业互动的动态特征来考虑的,包括适应和沟通两个方面。物流企业与客户加强沟通,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与客户相互适应的过程本身就是物流企业不断调整自身运营、主动改进的过程,企业运营过程中与其他组织的重复性协同能够提高物流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22]与供应商和其他物流企业相比较而言,客户是物流企业最主要的协同合作伙伴。[49]长期的物流外包合作关系比短期的合作关系更能促进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物流企业应努力积累关系资本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10]物流企业的员工与客户企业的直接互动是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动因。合作伙伴通过互动交换隐性知识,管理人员互动可以打破存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藩篱,优化双方资源配置;高层管理人员互动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战略匹配,使得物流企业的创新更具前瞻性。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的深度和频率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企业互动(过程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与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分析,提出命题2:

命题2: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命题,本研究的初始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初始概念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物流领域采用双边调查(Dyadic Research)数据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具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相互对应)为调查对象,问卷中的企业创新能力部分由物流企业填写,企业互动部分由制造企业填写。参考国外文献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完成之初,与物流企业、制造企业高管及科研机构物流领域专家进行研讨并修正问卷,在上海分别请了3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对问卷进行预填写,并做了初步检验,从而确定了最终的问卷。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调研时选取了上海、北京、合肥、杭州、沈阳、珠海等几大城市的300家物流企业和300家制造企业,分别联系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及其主要合作公司,在初步确定双方均有意向时,进行问卷收集。以物流企业为起点(找最主要的客户)共发放问卷238对,收回问卷127对,有效问卷32对,有效率25.2 %;以制造企业为起点(找最主要的物流企业)共发放问卷156对,收回问卷108对,有效问卷65对,有效率41.7%。本次调研一共收集到有效问卷97对,整体有效率32.3 %。

(二)变量设计与测量

本研究中潜变量的测量值主要参考了现有研究文献中的观察题项。观察题项测量采用7分李克特(Likert)量表。

1.企业创新能力

(1)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维度,由于它的抽象性和潜在性,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潜变量来衡量它,再用不同的观察值(Factor)来测量这些潜变量。本文基于经典研究所使用的观察题项以及物流企业专家意见,主要参考杨清乔、[14]霍根等[5]的文献,从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与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与开发入手设计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观察题项,即“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行业中先进的技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并通过受访者对问卷的打分情况分析衡量技术创新能力。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重视,“7”表示非常重视。

(2)过程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是衡量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维度。本文过程创新能力观察值的选取主要参考杨清乔、[14]潘娜易得斯、[8]王等[17]的文献,设计了三个观察题项,即“定期改进公司的运营系统”“公司经常在多个方面试用一些新的构想”“公司寻求新的方法,以解决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用来对物流企业运营系统和管理流程进行衡量。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重视,“7”表示非常重视。

(3)市场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观察值的选取主要参考潘娜易得斯、[8]王等、[17]霍根等[5]的文献,设计了三个观察题项,即“公司的新产品或服务能够阻止竞争对手的加入”“公司经常采用新的(产品组合、促销等)营销方式”“公司投放到市场上的新产品/服务,较之前的产品/服务有较大变化”,用以衡量市场创新能力,测量物流企业营销方式创新与产品/服务市场战略创新等。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非常符合。

(4)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观察值的选取主要参考王等、[17]多尔蒂等[18]的文献,分别从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及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四个观察题项,即“公司改变当前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新服务”“公司的新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总是先于竞争对手使用新服务”,用以衡量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非常符合。

2.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

(1)结构维度。结构维度观察值的设计主要参考卡帕尔多、[26]杨等、[44]瓦克等[38-39]的文献,主要从企业互动深度、互动频率等方面入手设计了三个观察题项,即“不同层次的人员围绕服务、运作等问题,均实际参与到了与对方的联络、交流及合作中”“我们不同层次的人员之间频繁而密集互动”“我们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之间频繁而密集互动”,用以衡量结构维度。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重视,“7”表示非常重视。

(2)关系维度。关系维度观察值的选取主要参考卡辛斯等、[28]欧特力等[32]的文献,设计了五个衡量关系维度的观察题项,即“双方企业互相信任”“双方企业都能很好地履行承诺”“双方企业互惠互利”“双方企业的员工之间紧密互动”“双方企业的员工之间形成个人友谊”,主要用来测量企业间的信任、承诺等关系表现。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

(3)过程维度。过程维度观察值的选取主要参考迪品(DEEPEN J M)等、[35]瓦克等、[38-39]陈因珏(CHEN I J)等[50]的文献,设计了五个衡量过程维度的观察题项,即“为配合客户的业务,我们已经改变了一些工作方式”“我们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服务和业务流程,以便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我们准备购置高度专业化的工具和设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我们物流服务变更的信息”“我们经常与客户沟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主要用来测量物流企业的沟通和适应程度。测量打分中的“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非常符合。

(三)信度、效度检验

通过克隆巴哈α系数(Cronbach's α)对构成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变量的信度范围为0.775~0.917,均高于0.7,即本文所采用的理论结构变量在样本数据中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

表3 变量的克隆巴哈α系数

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文的变量皆来自于现有文献,并参考了企业高管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进行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进行样本充分性检验,即KMO样本充分性测试系数检测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当KMO值大于0.70、巴特利特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时,即可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公共因子,选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使因子具有最大的解释性,当指标项的因子荷载值均大于0.5,且累积解释方差比例大于50%时,则通过效度检验。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的效度检验结果参见表4。

(四)实证分析

表4 效度检验

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均由多个维度组成,不同的维度衡量不同的方面。这种具有多维度特性的因子,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维度间关系对结果的影响,不利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同时,企业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也很难确保有的放矢,从而会影响优先级别的有效确定与资源的合理分配。本文以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互动的具体维度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来发掘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交互作用的内在本质。

1.相关分析

使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与企业互动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的皮尔森相关分析

由表5可以发现,在p<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与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三个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1)对于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2)对于企业互动的关系维度,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

(3)对于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

(4)对于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关系维度、结构维度。

(5)对于物流企业的过程创新能力,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关系维度、结构维度。

(6)对于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关系维度、过程维度。

(7)对于物流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与其相关性最大,之后依次为过程维度、关系维度。

2.多元回归分析

在上述相关分析基础上,以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为自变量,企业互动各维度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市场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调整后的R2为0.783,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8.3%;因变量为企业互动的关系维度,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调整后的R2为0.740,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4.0%;因变量为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调整后的R2为0.882,可解释总体变异的88.2%。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由回归方程得到标准化系数矩阵,参见表7。

表7 标准化系数矩阵

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对企业互动各维度的促进作用参见图2。

图2 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对企业互动各维度的促进作用

在上述相关分析基础上,以企业互动各维度为自变量,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

表8 企业互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企业互动过程维度,调整后的R2为0.833,可解释总体变异的83.3%;因变量为物流企业的过程创新能力,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企业互动过程维度、结构维度,调整后的R2为0.675,可解释总体变异的67.5%;因变量为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企业互动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调整后的R2为0.758,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5.8%;因变量为物流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顺序为常数项、企业互动结构维度、过程维度,调整后的R2为0.798,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9.8%。回归方程分别为:

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0.913×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

物流企业的过程创新能力=0.529×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0.363×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

物流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0.712×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0.205×企业互动的关系维度

物流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0.552×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0.417×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

由回归方程得到标准化系数矩阵,参见表9。

表9 标准化系数矩阵

企业互动各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的促进作用参见图3。

图3 企业互动各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的促进作用

四、分析及启示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与制造企业—物流企业互动三个维度之间两两正相关,在相关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别分析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对企业互动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企业互动各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的影响程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一)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对企业互动各维度的作用

市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且市场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企业互动的关系维度,且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且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将标准化系数汇总成标准化系数矩阵,发现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的影响最大(∑=1.180)。物流企业属于支持性服务行业,[1]其突出特点是客户价值导向。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助于物流企业更好地适应制造企业物流需求层次的提高,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能够促进双方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过程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无影响,其原因在于过程创新能力更多的是与其他几项创新能力维度融为一体,通过另外几个维度发挥作用,运营过程创新能力经常被作为技术创新能力或产品创新能力的子因素。[5,17]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受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最大(∑=1.006)。从动态能力视角看,企业创新能力不仅能促使企业持续将知识、创意转换为新产品、流程或体系,[9]而且可强化企业间沟通与相互适应,即正向作用于企业互动的过程维度。

(二)企业互动各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的作用

在企业互动的三个维度中,只有过程维度正向作用于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互动的另外两个维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不显著。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和过程维度正向作用于过程创新能力维度,且过程维度的作用大于结构维度;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正向作用于市场创新能力维度,且结构维度的作用大于关系维度;企业互动的结构维度和过程维度正向作用于产品创新能力维度,且结构维度的作用大于过程维度。将标准化系数汇总成标准化系数矩阵,可以发现,企业互动中的过程维度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最大(∑=1.859)。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正向作用于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物流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以客户企业价值的提升为前提的,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与客户加强沟通,及时获悉客户需求的变化,更好地适应客户运营的需要,是物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最大的驱动力。技术创新能力只受过程维度的促进,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更多倾向于应用创新。[10]物流企业在与制造企业相互适应和不断沟通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技术或设备来满足制造企业的要求。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中的产品创新能力维度受企业互动影响最大(∑= 0.969),从客户价值理论视角[48]看,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以客户价值的提升作为动机和目的,具体表现为物流企业所提供的创新型产品/服务能够提升客户价值,产品创新能力是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呈现。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各层次的高频率互动、不断沟通与相互适应,能够有效促进物流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创新领域及企业互动领域的研究,以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主要依据,将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技术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以社会资本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将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互动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过程维度。以客户价值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主要依据,提出了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互为促进的命题,通过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双边调查,获取97对样本企业一手数据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四个维度与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互动三个维度分别具有显著的两两相关性。

第二,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互动存在交互作用,互为促进,但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与企业互动各维度之间并非全部具有交互作用(具体参见图4)。

图4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与企业互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对企业互动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0,1.180]),但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各维度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小(∑∈[0.921,1.006])。

第四,企业互动各维度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0.205,1.859]),但企业互动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小(∑∈[0.892,0.969])。

第五,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的影响最大,过程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无影响;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对企业互动三个维度均有促进作用;市场创新能力只对结构维度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对关系维度和过程维度有促进作用。在企业互动的三个维度中,过程维度受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物流企业应重点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培育,以更好地主动参与合作,进而与制造企业实现良性互动。

第六,企业互动的关系维度只影响市场创新能力;结构维度正向促进过程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过程维度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它正向促进技术创新能力、过程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在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中,产品创新能力受企业互动影响最大。合作双方企业需要加强沟通和适应,企业各层级要高频率互动,以提升物流企业创新能力。

受调研条件限制,本研究样本数较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加之样本企业均为中国企业,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尚未可知。此外,受条件限制,本文未考察企业创新各维度之间以及企业互动各维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因此,今后将进一步收集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纵向研究,分析企业创新能力各维度及企业互动各维度内部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HERTZ S,ALFREDSSON M.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PL provider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3,32 (2):139-149.

[2]TIAN Y,ELLINGER A E,CHEN H.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 customer orientation and customer firm logistics im⁃provement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10,40(5):356-376.

[3]WALLENBURG C M.Innovation in logistics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proactive improvement b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as a driver of customer loyalty[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9,45(2):75-93.

[4]WALLENBURG C M,LUKASSEN P. Proactive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as driver of customer loy⁃alty[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11,45(3):438-454.

[5]HOGAN S J,et al.Reconceptualiz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scale develop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1,40(8):1264-1273.

[6]HIPP C,GRUPP H.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the de⁃mand for service-specific innovation measurement concepts and typologies[J].Research policy,2005,34(4):517-535.

[7]CALANTONE R S,CAVUSGIL T,ZHAO Y.Learning orien⁃tation,firm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firm performance[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31(6):515-524.

[8]PANAYIDES P.Enhanc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rough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9(4):466-483.

[9]LAWSON B,SAMSON D.Develop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organisations:a dynamic capabilitie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5(3):377-400.

[10]BUSSE C,WALLENBURG C M.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foundations,review,and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11,41(2):187-218.

[11]BARRETO I.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1):256-280.

[12]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13]NGO L V,O'CASS A.Creating value offerings via operant 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9,38:45-59.

[14]YANG CHINGCHIAO.Assess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for ocean freight forwar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2,7(2):71-84.

[15]JENSSEN J I,RANDOY T.Factors that promote innovation in shipping companies[J].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2,29(2):119-133.

[16]WIEGMANS B W,HEKKERT M,LANGSTRAAT M.Can innovations in rail freight transhipment be successful? [J]. Transport reviews,2007,27(1):103-122.

[17]WANG C L,AHMED P K.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 construct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7(4):303-313.

[18]GRAWE S J,CHEN H,DAUGHERTY P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egic orientation,servic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2009,39(4):282-300.

[19]NASUTION H N,MAVONDO F T. Organisational capabil⁃ities: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customer value[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8,42(3/4):477-501.

[20]张红波.不确定环境下物流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3 (10):40-46.

[21]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8-11.

[22]CHAPMAN R L,SOOSAY C,KANDAMPULLY J.Innova⁃tion in logistic services and the new business model——a conceptual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3,33(7):630-650.

[23]DANNEELS E,KLEINSCHMIDT E J.Product innovative⁃ness from the firm’s perspective:its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product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1,18(6):357-373.

[24]王琳.KIBS企业—顾客互动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5]MCGRATH R,SPARKS W L.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social capital[J].Quality progress,2005,38(22):45-49.

[26]CAPALDO A.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6):585-608.

[27]VALK W V D,WYNSTRA J Y F,AXELSSON B.An appli⁃c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to understand buyer-supplier interaction in business services[J]. Journal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1994,48(1):17-29.

[28]COUSINS P D,HANDFIELD R B,LAWSON B,PETERS⁃EN K J.Creating supply chain relational capital:the im⁃pact of formal andinformal socialization processe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6,24(6):851-863.

[29]JOHNSTON D A,MCCUTCHEON D M,STUART F I,KERWOOD H.Effects of supplier trust on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suppli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22(1):23-38.

[30]LAWSON B,TYLER B B,COUSINS P D.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on buy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 (3):446-460.

[31]VILLENA V H,REVILLA E,CHOY T Y.The dark side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29(6):851-863.

[32]AUTRY C W,GRIFFIS S.Supply chain capital:the impact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linkages on firm execution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8,29(1):157-173.

[33]KIM K K,PARK S H,RYOO S Y,et al.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Both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8):863-869.

[34]WHIPPLE J M,ROH J.Agency theory and quality fade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10,21(3):338-352.

[35]DEEPEN J M,GOLDSBY T J,KNEMEYER A M,WAL⁃LENBURG C M.Beyond expectations:an examination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goal achievement and goal exceedance [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8,29(2):75-105.

[36]KRAMER N,HARTMANN R K,LARGE R O.Customerspecific adaptation by provider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3PL-relationship suc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11,41(9):822-838.

[37]LARGE R O.Partner- specific adaptations,performance,satisfaction,and loyalty in third- party logistics relation⁃ships[J].Logistics research,2011(3):37-47.

[38]VALK W V D,WYNSTRA F,AXELSSON B.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ter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of business services[J].IMP journal,2013,2 (1):3-21.

[39]VALK W V D,WYNSTRA F,AXELSSON B.Effective buy⁃er- supplier interaction patterns in ongoing service ex⁃chan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9,29(8):807-833.

[40]周丹,魏江.制造企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作用于运营绩效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12):8-16.

[41]周丹.制造企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资源重构与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2]樊春,胡胜蓉,魏江.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 (10):12-18.

[43]GADREY J,GALLOUJ F.The provider—customer inter⁃face in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98,18(2):1-15.

[44]YAM R C M,LO W,TANG E P Y,et al. Analysis of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hong kong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search policy,2011,40(3):391-402.

[45]LAPPA K,KANDYLIS P,BASTAS N,et al.Linking cus⁃tomer interaction and innov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new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 (4):980-999.

[46]HUGHES M,PERRONS R K. Shaping and re-shaping so⁃cial capital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64-171.

[47]DANIEL J.Logisticians as marketers:their role when cus⁃tomers desired value change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0,21(2):19-45.

[48]FLINT D J,WOODRUFF R B,GARDIAL S F.Exploring the customer desired value change phenomenon in a busi⁃ness-to-business context[J].Journal of marketing,2002,66 (4):102-117.

[49]FLINT D J,LARSSON E,GAMMELGAARD B,et al.Logis⁃tics innovation:a customer value-oriented social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5,26(1):113-147.

[50]CHEN I J,PAULRAJ A,LADO A A.Strategic 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22(5):505-523.

责任编辑:陈诗静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Logistic Enterprises’Capacity for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Interaction

GAO Yong-lin1,LUO Wen-ping1and SUN Xiao-bo2
(1.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2.Logistics Colleg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Zhuhai,Guangdong519087,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of logistic enterprises,we can divide the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of logistic enterprises into such four dimensions as the capacity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rocess innovation,marketing innovation and product/service innovation. We can also extent our analysis on business interac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apital to the field of marketing. Combined with the idea of logistic outsourcing,we can divid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logistic enterprises into such three dimensions as structure,relation and process. Based on this,with the help of investigation on logistic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ho have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s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97 sample data,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logistic enterprises’capacity for innovation and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ogistic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for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business interaction,different dimension of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will play different role in promoting and the level of them to be placed in the model is different,too;for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apacity for innovation,different dimension of business interaction will play different role in promoting and the level of them to be placed in the model is different,too.

Key words:innovation capacity;business interaction;dimension;multiple regression

作者简介:高永琳(1979-),女,山西省柳林县人,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骆温平(1960—),男,浙江省杭州市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孙晓波(1980—),男,黑龙江省海伦市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教师,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13AJY010)

收稿日期:2016-03-08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6)05-0025-11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维度创新能力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