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致力抓好特色产业扶贫
2016-05-24黄思好邱志灵赖特成
■ 本刊记者 黄思好 ■ 邱志灵 赖特成
他们致力抓好特色产业扶贫
■ 本刊记者 黄思好 ■ 邱志灵 赖特成
名茶
烤烟
陶瓷
蜜柚
大埔县古称“万川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蜜柚、名茶、烤烟、陶瓷等特色产业驰名海内外,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美誉。根据这些资源优势,在近几年的扶贫开发中,大埔县建立了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大力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注重挖掘资源优势,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建设了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格局,以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奔康的根本保证。
在前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大埔县支持柚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与此同时,还打好园区建设大会战,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效应,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增收,实现特色产业扶贫。
长新村创办蜜柚产业示范基地,增加贫困户收入
大埔县是“中国蜜柚之乡”,是广东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中国最大的红肉蜜柚基地,所出产的蜜柚,水多滋润,甘甜可口,可谓“山中蜜味”。近年来,大埔县充分发挥“中国蜜柚之乡”的品牌优势,通过抓龙头、扩基地,深加工、精包装、促营销、创品牌,加快发展精致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据悉,大埔县仅种植蜜柚龙头企业就达到57家,农民合作社260家,家庭农场15家,全县种植蜜柚面积达20.21万亩,其中红肉蜜柚面积达11.5万亩。当前,该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埔蜜柚)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长新村位于大埔县湖寮镇北部,距离湖寮镇城区14公里,地势高、山地多,耕地少。从七拐八绕的进村道路上,记者就体会了其山道的蜿蜒崎岖。“这里山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村民们主要靠种植蜜柚和外出务工为主。后来,省质监局来帮扶我们发展蜜柚种植,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据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长新村贫困现状和现有资源,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口帮扶时,以发展蜜柚种植为主,投入资金100万元到大埔县兴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村兴办228亩蜜柚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同时,该村还帮助贫困户种植蜜柚,使其脱贫致富。
60岁的陈幼伟家里有7口人,儿子和媳妇进城务工,自己和老伴在家操持生计,三个孙子也还小,是村里的贫困户。帮扶以前,陈幼伟家庭收入不高,在2万元以下,生活比较艰苦。后来,村里帮扶他种植蜜柚,饲养鸡鸭,年收入现已达到7万元左右,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我自己就种了500棵柚树,还养了100多只鸡鸭,这些都离不开村里和省质监局的帮扶。现在整个村都变了,贫困户们都跟着受益,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变好了。” 陈幼伟说,“这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枫朗镇大力开发西岩山茶场,带动农民增收创收
大埔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粤东山区,山地广阔,大部分山地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又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气候温和,水热共季,适宜优质茶叶生产,是广东省优质茶叶基地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大埔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
茶叶是大埔县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大埔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如今,大埔县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已有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飞天马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埔县金山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茶叶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仅枫朗镇茶园规划面积就有3万亩。
位于大埔县枫朗镇的西岩山历来是产茶“重地”,也是大埔“中国单枞茶之乡”的起源。近年来,结合扶贫开发的契机,大埔县重点打造以西岩山麓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茶叶产业。特别是从2012年起,连续举办蜜柚名茶节等节庆活动,助推茶叶产业发展,发动农民走耕山致富之路,做大做强县域茶叶品牌。
“西岩山是全县第一高山,也是传统的茶业聚集地,村民主要靠种茶、制茶为生。这里的茶田,有的是公司开发的,也有村民自己种的。”枫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几年,茶业发展起来了,很多村民都有自己的茶田和制茶作坊,收入不断增加。我们还在原有茶产业的基础上,实施茶旅结合,建设西岩山万亩茶文化旅游产业园,进一步打响西岩山的茶叶品牌,带动农民增收创收。”
家住西岩山脚的制茶师魏师傅世代种茶,经济收入主要靠制售茶叶。自从大埔县大力发展茶产业以后,魏师傅通过自制自销西岩山茶,创建自己的茶叶品牌,走向了致富之路。“我现在自己就种了1000多株春茶,每年产量3000多斤,自制自售,在县城还有一间卖茶的小店,也有企业来收购我的茶叶。” 魏师傅说,自从西岩山茶场开发以后,他的茶叶越卖越好,年收入现在已经达到10万元,生活越来越好了。
1. 工人们正在筛选蜜柚装箱
2. 西岩山采茶女
3. 村民正在精选茶叶
4. 记者采访西岩山茶农
5. 陶坯晾晒
高陂镇建设陶瓷工业园,转移当地劳动力
大埔县陶瓷生产已有800多年历史,素有“白玉城”之称,是“中国青花瓷之乡”。在这几年的扶贫开发中,大埔县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小微企业成长,积极推动陶瓷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精,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县已建设高陂陶瓷工业园区,以及高陂、光德、桃源、洲瑞4大陶瓷主产区,其中宝丰、新马、吉玉、怡丰园、峰联等5家企业产值超亿元。
在前两轮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大埔县通过扶植陶瓷产业,在发展县域经济、增加税收的同时,也转移了大量的劳动力,许多当地的农民进入陶瓷企业务工,改变了只靠种养为家庭收入的单一模式。
“我们公司共有员工270多人,大部分是本地人,普通员工每月的工资就有3000元左右。”在高陂镇陶瓷工业园内,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高陂镇陶瓷企业主要还是招收本地人为主,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转移劳动力的作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学到一技之长,从而脱贫致富。
高陂镇陶瓷工业园产品展厅
下坪沙村主抓烟叶生产,实现产业帮扶
下坪沙村位于青溪镇,有贫困户109户403人,大埔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对口帮扶该村后,以烟叶生产、烟基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产业帮扶。
据悉,在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中,大埔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重点扶持下坪沙村的烟叶产业。在烟基建设方面,建设了烟基水利工程2.86公里,受益耕地面积6486亩,受益农户184户,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引水排灌的难题,为该村的烟叶种植提供了基础保障。此外,大埔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投入了资金131万元新建密集式烤房30座,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烤烟难的问题。
“以前,村民们种烟叶,主要是靠天吃饭,一不小心来了水灾,河两边的烟叶就全浸了。现在好了,烟基水利工程建起来了,村民们也可以放心种烟了,靠天吃饭的时代终于过去了。”青溪镇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帮扶以前,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都不高。现在,村里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也有9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0万元。”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实施产业帮扶,大埔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结合该村实际,大力培育发展烤烟主导专业,制定了产业发展方案,并成立了集众烟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68户农民发展种植烤烟产业,其中就有贫困户43户。
下坪沙村的贫困户丁秋昌今年52岁了,家里六口人,孩子们都在外打工,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烟叶和蜜柚。“烟草局来帮扶我们村,对种烟户的帮助很大,算是扶贫扶到点了。我家里变化也很大,自己种烟、烤烟,收入提高了不少。”丁秋昌说,去年,他自己光种烟就有接近四万元纯收入,还不算上种植蜜柚和外出打零工的收入,已经不再是贫困户了。
据悉,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大埔县将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大特色产业帮扶力度,建成一批强县富民产业。同时,还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的主攻方向,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等“三大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流通市场、专业镇村“三大建设载体”,推动传统农业由小型分散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进一步抓好特色产业扶贫。
大埔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曾志伟局长和班子成员到下坪沙村检查烟叶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