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区成年居民超重现状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研究
2016-05-24宋丽君熊维芝周桂荣庄国良叶纯王晓波杨立新王俊仪吴妮娜
宋丽君, 熊维芝, 周桂荣, 庄国良, 叶纯, 王晓波, 杨立新, 王俊仪, 吴妮娜
北京市某区成年居民超重现状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研究
宋丽君1,熊维芝2,周桂荣1,庄国良1,叶纯1,王晓波3,杨立新3,王俊仪3,吴妮娜4
【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成人超重的患病情况,分析超重对该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与建议。方法抽样调查该区9个乡镇4个街道的3 602例成人,包括调查问卷、血生化检测和体格测量,采用描述性分析超重患病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该区成年人超重率37.13%,肥胖率16.56%。超重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文化程度越低的超重和肥胖率越高。吸烟、红肉摄入较多和运动较少是主要的行为风险因素。结论需要重视对50~69岁中老年等重点人群的干预,加强对城市人口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托社区加强对行为风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管理。
【关键词】超重;患病;影响;慢性病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超重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解北京市某区居民的超重现状,及其与当地居民慢性病的关系,本研究于2013年对该区所辖9个乡镇和4个街道的居民展开了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当地居民超重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北京市某区18~79岁的常住居民(指在过去12个月中,在某区累计居住6个月及以上者)为调查对象。抽样分为2个框架: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在全区9个乡镇和4个街道按照1:1兼顾功能社区和生活社区。在功能单位,按照职工的工资号进行排序,随机抽取一个工资号作为第一个调查个体,然后等距抽样,抽取相应的样本量进行调查。在生活社区,采用系统PPS法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取1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每个小组≥100户村民/居民),每个被抽中的村民小组/居民小组随机选取不少于100户,采用KISH表法在每个调查户中确定1名18~79岁的居民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问卷、血生化检测和体格测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在获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生化检测通过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血脂4项(TC、TG、HDL-C、LDL-C)、血肌酐、尿酸、尿肌酐。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指标。
1.3判定标准
BMI=体质量(kg)/身高的平方(m2),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标准,BMI<18.5为低体质量;18.5≤BMI≤23.9为正常体质量;24.0≤BMI≤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已被乡(区)级以上医院诊断患有糖尿病者。高血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已被乡(区)级以上医院诊断患有高血压者,血压共测量3次,两次间隔大于1 min,以后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血压值。高胆固醇血症: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的成人高胆固醇血症诊断标准为总胆固醇(TC)≥6.22 mmol/L(240 mg/dl)。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以有社区或以上医院的医生诊断为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中的界定,将过去吸烟达到100支的人,或者目前每天吸烟者定为吸烟者。
1.4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共计调查3 602人,经复核的有效样本为3 418例,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性1 574人,占46.05%;女性1 844人,占53.95%;城市2 320人,占67.88%;农村1 098人,占32.12%。调查对象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13.31%、14.28%、24.25%、27.27%、12.43%、8.46%。调查对象中,BMI正常的人数为1 302人,超重患者1 269人,超重率37.13%;肥胖患者566人,肥胖率16.56%。
2.2超重患者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超重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达到40.11%、14.26%、29.08%、7.57%和5.52%,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见表1。
2.3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本调查显示,男女之间体质量指数构成存在差异,男性超重的比例较高,达到41.3%,女性超重比例为33.57%。城乡比较,农村人口低体质量的比例较高,达到11.57%;城市人口肥胖和超重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17.41%和37.59%。30岁以下人口中,正常体质量的比例超过50%,50岁以上人口中正常体质量的比例为30%~35%,50~69岁人群超重的比例达到40%,肥胖达到18%。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正常体质量所占比例越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中,肥胖的比例为19.06%,初中和高中/大专/技校组超重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39.09%和38.79%。见表2。
表1 正常体质量与超重患者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n,%
2.4超重患者的行为特征
从行为风险因素来看,对吸烟、饮酒、红肉摄入量、蔬菜水果摄入量、每日步行数等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红肉摄入量和每日步行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的人群中有40.46%是超重的人群。在红肉摄入量超过100克的人口中,有41.2%为超重,有16.96%是肥胖人口,高于摄入量≤100克人口中超重与肥胖所占的比例。每日步行数≥6 000步人群中正常体质量所占比例为39.2%,每日步行数<6 000步的人中正常体质量所占比例为38%。见表3。
表2调查对象体质量指数的基本情况
分组例数百分比(%)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χ2值P值性别 男15747.4335.2641.3016.0122.971<0.0001 女18447.9241.4933.5717.03城乡 城市23205.8639.1437.5917.4135.615<0.0001 农村109811.5737.5236.1614.75年龄(岁) 18~2945512.0951.4324.4012.0995.344<0.0001 30~394886.5643.6536.0713.73 40~498295.6739.3236.3118.70 50~599327.6233.3740.8818.13 60~694257.2931.0644.2417.41 ≥702899.3435.9938.7515.92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5729.6234.7936.5419.0620.3460.0159 初中10826.5637.4339.0916.91 高中/大专/技校7947.4338.0438.7915.74 大学及以上9607.9243.0233.6515.42合计34187.6938.6237.1316.56
注:文化程度分组中缺省10例
表3调查对象的行为风险因素
分组例数百分比(%)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χ2值P值吸烟行为 不吸烟22447.6640.2035.3816.769.7170.0211 吸烟11747.7535.6040.4616.18红肉摄入量 摄入≤100克26347.8239.8335.9116.449.2090.0266 摄入>100克7847.2734.5741.2016.96每日步行数 ≥6000步17606.0839.2039.1515.5718.7640.0003 <6000步16589.4138.0034.9817.61合计34187.6938.6237.1316.56
3讨论与建议
3.1超重患者的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本研究显示,该区超重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吴继卫[1]对德州城镇职工体检资料的分析同样显示,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北京市大兴区通过2008年和2011年对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超重、肥胖是两次调查中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2]。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关系密切,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对超重、肥胖人群体质指数的管理,合理控制体质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发生,是三级预防的关键。
3.2需要重视对50~69岁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干预
该区50岁以上人口中正常体质量的比例为30%~35%,50~69岁人群超重的比例达到40%,肥胖达到18%。陈建峰[3]对上海某社区老年人的超重、肥胖调查同样显示,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超重为43.3%,肥胖为25.9%,仅有30.8%的人体质量正常,且超重、肥胖者的高血压病、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者;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中显示,60岁以上人口的超重率全国为32.3%,东部为14.5%,肥胖率全国为12.5%,东部为14.5%[4]。可见,东部地区人口的超重和肥胖问题较之全国的平均水平更高,而且本次调查的该区超重率和肥胖率比2010年的东部水平更高,中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问题应作为该区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要促进中老年人控制体质量,降低肥胖及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率。
3.3加强对城市人口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该区城市人口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7.59%和17.41%,农村人口则分别为36.16%和14.75%,这与全国监测的结果一致。在2010年的全国监测报告中,城市人口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3.8%和14.2%,农村人口则分别为29.1%和10.9%。苏畅等[5]通过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分析认为,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摄入的脂肪更多,体质量指数更高。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正常体质量所占比例越高。因此,有必要针对城区人口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通过海报、社区宣传栏、健康讲座、大众传媒节目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膳食和行为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防控措施。
3.4依托社区加强对行为风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管理
本研究显示,吸烟、红肉摄入量过多和运动较少是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因素,根据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显示,高脂饮食、饮酒和年龄是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运动、吸烟是其保护性因素[6],与本研究中的红肉摄入量多和运动较少这两种风险因素一致。需要在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等措施中重视这些行为风险因素的干预,社区是进行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监测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要重视并发挥社区的作用。例如鲁玲[7]在社区干预性的健康教育项目显示,通过社区护士为期两年的营养健康教育、运动疗法、家庭成员监督和配合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纠正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依托社区,加强对吸烟、红肉摄入和运动等行为风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吴继卫.城镇职工体质指数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4):652-654.
[2]张月华,戴慧琴,武晶晶,等.北京市大兴区成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4):423-428.
[3]陈建峰.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超重/肥胖与慢性病关系的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4):72-73.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5]苏畅,张兵,刘爱东.膳食和环境因素与我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68-171.
[6]张莹,焦怡琳.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影响因素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2):232-235.
[7]鲁玲.肥胖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干预的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136-138.
Analysis of the Morbidity of Obesity and the Effect on Chronic Diseases among Adults in a District,Beijing City
SONG Lijun,XIONG Weizhi,WU Nina,et al.
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MentougouDistrict,Beijing,102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morbidity of obesity and the effect on chronic diseases among adults in a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and to put forward prevention suggestion.MethodsTotally 3 602 adults aged 18 to 7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9 towns and 4 street of a district.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and the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ates.ResultsTh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ate of adult were 37.13% and 16.56% separately in a district.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diabetes,dyslipidemia,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The overweight rate of male was higher than female,and that of city population was higher than rural population.Smoking,overmuch intake of meat and less of exercise were main risk behavior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Conclusions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vention among 50-69 years old group,and to strengthen the advocation of healthy lifestyle among urban population and low education groups,and to strengthen intervention on behavioral risk factors relying o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Obesity;Sicken;Effect;Chronic disease
(收稿日期2015-06-12)(本文编辑熊月琳)
【中图分类号】R181.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2.008
【通讯作者】吴妮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17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4191)
·社会因素与健康·
【作者单位】1北京市门头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300
2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300
3北京市门头沟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102300
4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