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专家之殇:赢在起跑线,输掉了马拉松
2016-05-23任红
任红
年仅18岁,己出版了两本史学专著,被誉为“中华五千年史学史上第一少年”;花样年华,高考在即,名校在向他招手。2016年2月23日午夜,他却选择了从高楼飞坠而下,将生命中止在父母的悲痛、无数人的惋惜之中。
好心人替他找了个“体面”的死因:抑郁症。可高傲少年却根本不要这种强加的“体面”,他在给父母、亲友、学友、老师的多个遗言中,丝毫没提起疾病的困扰。“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林嘉文在自杀前发给好友的邮件中说。
没有吸引力就必须自杀?结合林嘉文的遗言、日记,博客和邮件,及采访他的老师、家长等,笔者试图揭开他的死因——
成龙之痒
林嘉文出生在西安的书香之家,祖辈、父辈都是教师。林嘉文从小就聪明,记忆力和理解力极强。因此,被父母和老师寄予厚望:他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人才。
但林嘉文却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人才”这个称呼,太贬低他了,他是个“天才”。
小学时,林嘉文常看《百家讲坛》,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了林嘉文探究历史的兴趣,立志做司马迁式的大历史学家,著书立说,名扬千古。这一伟大志向,太符合我国教育的终极标准了,因此,他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一致鼓励,小小的年纪,就通读了《资治通鉴》和《左氏春秋》。
自从爱上了历史后,林嘉文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在烟波浩渺的古籍之中。他每天除了看历史书就是到图书馆查资料,记笔记,或是找历史学老师、专家请教,俨然一个小学者。
而像他这样年龄的孩子,本应有更多的爱好,比如社交、体育、文娱,在这些活动当中认识现实世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可林嘉文却太多时间与书海打交道,他的人生价值观,渐渐脱离社会现实,建立在一个纯粹理想化的基础之上。
林嘉文加入了一些历史研究的社交媒体,在讨论区与专家们探讨。一位历史专家出版了本书,林嘉文对该书进行了深刻的评论。专家以为这昵称叫“吸濡之鱼在江湖”的人是位中年学者,没想竟是少年郎。专家惊奇之外大加赞赏。
学者对林嘉文的赞赏和支持,使得他增加了研究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他更加爱埋头那艰涩的历史古籍。
为了成为全国一流的历史学家,林嘉文对自己采取了几乎是苛刻的学习方法。他每天要研究到深夜甚至凌晨。林嘉文的研究范围广而深,上初中开始,他在微博上关注唐宋史研究方向的专家,搜读他们的著作,及时阅读每一本最新历史专著。他也极力研究政治过程论、唐宋变革论、新清史、新文化史等史学方面的理论、话题,为了研究西夏历史,他甚至还自修了西夏文,翻译了好多西夏文献。
他经常要购置很贵的大部头古籍,参加历史学活动。他家住西安北郊,常去陕西师大长安校区查资料或听报告,父母从未反对。即使他学习成绩一般,每次请假去参加历史研究活动,老师总是准假。
在老师、家长以及历史学界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2014年,洋洋30万字的《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一书出版。2015年,40万字的第二本专著《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出版。
两本书问世,惊动史学界。有人称林嘉文是“五千年史学史上第一天才少年”。有一位史家权威竟说“林嘉文的水平比博士高,我带博士也带不出这个水平来”。荣誉和赞美如雪片般飞来,林嘉文获得了“成功”。
历史能使人睿智,但历史书上,尤其是正史中所出现的人物,要么是扩疆大将,要么是威武帝王,要么是治国栋梁,几乎没普通人。如果林嘉文是成年人,他或许会把这些人物仅当作人群中的特殊人来看待,并不会把他们当成生活中的全部。可一个少年则不然,他放弃了在现实中建立世界观的机会,林嘉文眼中的人的标准,就是那些显赫的历史人物。
再回头看看周围的世界和人群,林嘉文就产生了极大失落:与史书里的人物相比,现实的人们是多么庸俗、无聊,他们的喜好是那么低微,他们的智力是那么低下。
久而久之,林嘉文渐渐对现实失望。这种对社会的偏颇认识,导致林嘉文有了个极其奇怪的举动:当他的第一本书出版时,书商和学校准备大力宣传时,他却断然拒绝,他不同意参加发行仪式,也不同意向社会透露作者是位少年。
这个决定违反当下人们的常识:无数人想出名都想疯了,林嘉文却拒绝出名。
是林嘉文的脑子出了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林嘉文自有解释:“从初中起,就熟悉网络舆情的我,太容易想到如今社会上很多人不太欢迎别人的年少成名,大家对年少有才华的人并不看好,会顺理应当地认为其中有作假,或者想当然地料定别人会‘伤仲永。”
这段看似淡泊的言论,却透露出林嘉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过度解读:怀疑现实,怀疑世间一切事物的意义。
曲高和寡
从小学到高中,正是一个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应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可林嘉文沉溺于深奥的史学研究里,这些都忽略了。
高中的同学渐渐发现林嘉文越来越孤僻。他表面上平和而沉静,一遇事则脾气大发弄得别人下不来台。一次,班级同学讨论问题,各抒己见。而林嘉文却站起来,指着全班同学说:“你们只会背背书,根本没有研究能力。”顿时全场愕然。一同学说:“你不能那么概括地把大家全当成笨蛋。”林嘉文却不在乎:“我说的是实话。”
对于班级举行的活动,林嘉文或是被动参加,敷衍了事;或是消极抵制,冷嘲热讽。其实林嘉文心地善良,并不是个故意给别人找麻烦的人,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作为个史学“专家”,觉得人该把有限的时光花在有意义的事上,而不是班里这些“小儿科”的活动。所以,同学们对他议论纷纷。
林嘉文在班里只有一个好友张杨。他在班级里,就像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对所有人都采取“俯视”的态度。
林嘉文出了成绩之后,荣誉滚滚而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学校以出了这样的“成就”而倍感荣幸。林嘉文思想深刻,自制力很强,他并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浮躁之人,但是,社会给予他的特殊的荣光,却不由自主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
历史课上,老师常把同学提问的疑难问题交由林嘉文来解答,林嘉文在历史课上成了“半个老师”,甚至历史课老师也要虚心向他请教问题。学校也对林嘉文的历史研究大开方便之门,林家父母也深深地为儿子骄傲。
在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眼里,林嘉文是一个榜样。他身上的毛病,自然不需刻意去改正,名人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优点,至少是可以谅解的。
因此,尽管林嘉文表现出了孤僻、高傲,甚至有自私的一面,但没人去指出。如果家长和老师们能像对待一个普通学生那样来对待林嘉文身上的缺点,对他提出批评教育,也许后来的悲剧能够避免。
名人不许败
骄傲、自豪、自信、孤独,抛弃一切正常的社会生活而沉溺于专一的史学研究,给一个少年留下了强烈的后遗症。在林嘉文所在的西安中学,有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刚从大学毕业,是好多男学生心目中的女神。
由于林嘉文跟这位女老师接触较多,老师温柔得体的话语,时常在他耳边回响。林嘉文发现,他悄悄地爱上了她。
高中男生暗恋女教师,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这种纯洁的精神恋爱,一般只存在日记里,不示于人,因为这种恋爱没有结局。
但这场注定没结局的暗恋,从高一开始,就折磨着林嘉文。他在日记中表示,若仰视而求不得,须俯拾而得。意思是他要提高自己,达到并超过女老师的地位。那时,再居高临下向她求爱。这心思,促使林嘉文连续出版两本专著。
成功后的林嘉文,经过了长时间的犹豫,终于向女老师表达了爱慕之情。他学着电影上的情节,精心设计了一个“偶然”,请女老师喝茶。当林嘉文憋红了脸,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心思说出来后,女老师大为震惊。她没有嘲笑他,更没有斥责他,但也绝没有鼓励他,而是谆谆地开导他,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女老师的分析是如此的理性和坚定,使得林嘉文竟一次性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是一个正常的高中男生,遇到这样的事,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刺激,但林嘉文则不然。他一方面承认女老师的分析是正确的,一方面却久久不能释怀。他认为凭自己的学问和成就,追求女老师应是水到渠成,没想到被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他是个极富理性的人,所以,他并没记恨女老师,但他却倍感挫败:原来,他心目中最崇高的事业,竟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古往今来,美女爱英雄,看来,他在史学界取得再大的成功,也不算是英雄。
极度的郁闷持续下来,原本在班上排名中等偏下的林嘉文,因这次打击,成绩下降更厉害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女孩走入了他的世界。女孩是西安中学同届的女生,家庭富裕,学习优秀,人也靓丽,是很多男同学心中的公主,但她却偏偏看中了林嘉文。
林嘉文开始时并没在意,只是感到在校园里“遇”到她的次数很多。林嘉文在校园里低头边思索边走路,有好几次迎面碰见了她。
林嘉文每周必到陕西师大图书馆,在那里,再次“偶然”遇到了女孩。女孩很“诧异”:“大学者也在这里呀。”林嘉文红了脸。
从那以后,林嘉文每周都能在陕西师大见到女孩。灿烂的女孩,像阳光般给林嘉文阴郁般的精神世界里带来了光明。林嘉文竟感到自己做学问是为了女孩,他在日记中写道:“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感觉。”
两人相约报考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毕业后到同一个单位工作。这个动力使得林嘉文的高考备考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所提升。
然而春节前,女孩突然疏远。林嘉文追问原因,她闭口不说。在林嘉文一再追问下,女孩吐露了实情:原来女孩的父母不准许她报考历史专业,要她报考新闻或外语专业。林嘉文说:“那也不会影响什么呀?你是不是另有心仪的男孩了?”女孩委屈地说:“我爸坚决反对我们在一起,他说,绝不能嫁个啃书的虫子。”
理智而高傲的林嘉文毅然与女孩分手了。但同时,他的精神几乎垮掉:我所追求的伟大事业,在外人的眼里,竟如此不堪!联想到女老师的婉拒,林嘉文原本脆弱的精神有些绷不住了。他舍弃了一切所追求的历史研究,并不像人们赞扬的那样。
再联想到自己成绩一般,如果高考落榜或成绩太低,人们会怎么议论?那些不理解他的同学会怎么说?“你写两本书有什么用?高考分数才是硬道理!”林嘉文恐怖地想象着别人鄙夷的目光,不寒而栗。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林嘉文终于走上了一条不该走的路。
悲剧发生了,已无法挽回。一个聪明勤奋志向远大的天才少年之星,就这样突然陨落了,留给人们悲伤和惋惜之外,更多的是思考:如果林嘉文不是一个历史专家,如果他身上没有那么多光环,他还会自杀么?如果林嘉文没有整日埋头于古书堆中,如果他没有失去身心成长时期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机会,他所遇到的那一点点挫折就会导致悲剧发生么?
谁都会理解好心人替林嘉文寻找的“死因”。可是,林嘉文的抑郁症史只有半年,并不是一个重症患者。而且,千千万万抑郁症患者,不是都在好好地生活么?
我们的社会真的那么迫切需要一个少年用自己青春的代价来写两本史学专著么?社会以及家庭对他的研究工作的态度是不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林嘉文是个善良的男孩,但他为什么能够狠心辜负父母的苦心培养和期望,一走了之?当他全身心地钻研古书的时候,也许需要的更多的是爱的呵护和引导。 编辑/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