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23常亚华
常亚华
【摘 要】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医院的财务预算流于形式,预算更多的表现为简单的计划与控制,缺乏必要的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价过程,缺乏对经济行为的向导作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虽然实行了多年,但核算体系还不够健全,核算方法还不够规范。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已进入市场经济中运行,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但出于机制转轨不彻底,加之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各类大小医院同时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政府的干预支配,在补偿上受国家体制的制约,而医院的耗费又受市场价值规律支配,二者之间的矛盾,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严峻的问题,有待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宏观管理不力,政府干预失效
随着医疗市场的放开,市场经济和民营资本向医院的渗透,旧的机制已无所适从,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情况复杂的医疗体系,在宏观上缺乏应有的调控。对创收的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相应的调控和制约,留下了许多漏洞。使有些医院无章可循,有章不循,单位领导的一支笔说了算,乱发补贴和奖金,与单位的效益、个人的业绩不挂钩,分配不合理,进行暗箱操作,由此引发不少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不同地区的医院之间,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使医疗市场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状况下,恶性竞争伴随着价格的不等,向市场提供着差别的服务,使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不利市场的良性发展。
1.2 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主要内容,而预算编制又决定着预算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但个别医院的预算编制不科学的现象非常严重,预算多为简单策划和管控,基本不做事前论证与事后评估,因此,极难对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内容不完善、流程不合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预算编制多由领导与财务部根据前一年的数据推算而来,因此无法真正反映医院财务的现实情况。医院财务预算未对其资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导致财务预算的主观性较强。
1.3 药品采购市场价格的混乱
医院的医疗物资,包括药品、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设备当前的医药市场供大于求,对于医院降低采购成本极其有利,但政府和医疗管理者却忽视了市场体制不完善和医院“以药养院”的经费管理体制自身带来的缺陷,不法商人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有空可砖,唯利势图。请吃、送礼等情况司空见惯,采购成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病人不堪重负。甚至有些医院做药品、推销医疗器械的商人比看病的人还多。在这种机制下,一些医院积极追求药品收入利润,有些医院多以昂贵的仪器检查代替本应简单的医疗检查诊断,以高价的药品代替同样疗效的低价药品,而且许多医院的药品加成比例也大大的突破了15%的行业公认的规则。药品推销商在进行推销过程中既给医院“明扣”,又给开药的医务人员“暗扣”造成药品购销中犯罪的滋生。医院追求以“药”养“医”只是无奈之举,有的医院甚至将药品销售量和医务人员的收入挂钩,医务人员的医疗价值与药品销售利润紧密相连,导致一些医务人员背离了“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片面追求灰色收入,引发诸如滥用处方权、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为。严重违反了医德医风,使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形象在患者心中乃至在社会上受到严重的损坏。
1.4 目前医院实施科室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虽然实行了多年,但核算体系还不够健全,核算方法还不够规范。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核算方法,急需卫生管理部门研究解决。如科室间接收入的划分与比例确定及间接费用的分摊不规范、缺乏统一的依据,致使科室核算难以规范化。医疗成本难以得到合理的补偿。这既是科室核算的难点,也是医院经济核算中存在的难点。
1.5 融资体系不健全,投资缺少科学性
医院是公益性的医疗机构,至今都没形成多模式融资体系,不仅融资模式单一,且融资成本较高、资金回收困难。部分医院在融资时,不懂选用适合的融资模式,对资金结构的分析并不全面、系统,导致资本结构不完善,存有一定的财务风险。个别医院在基建、设备采购等大型投资项目中,缺少系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未对风险与投资收益进行权衡与分析。
2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应采取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树立成本核算和管理意识
现行医院的补偿机制决定着医院具有一定的企业性质。财政对医院的差额拨款力度不断减弱,远远不能满足医院自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医院管理者借鉴企业管理经验,走优质、高效、低能的管理思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已成为医疗卫生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患者对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准,价格水平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医院能否吸引和留住患者是关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通过成本核算的改革,达到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目的,不仅符合病人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吸引病人就医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的医院都面临着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对医院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引入竞争机制,允许病人选择医院,促使医院依靠药品经营维持医院运行的现状即将过去。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个人账户,病人报销医药费受到制约,医院业务量下降,仅此三项,医院收入将明显减少。因此,必须树立成本核算的管理意识,使医院职工人人都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参与实施医院和科室的经济核算管理工作中。
2.2 强化财务管理,健全监管制度
若要强化财务部门对医院各种经济行为的管控,建立并不断优化财务制度的一项最为简单且有效的措施。首先,财务部门应按照会计通则、会计准则、医院会计制度等标准,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个满足医院要求的、可操作性强的内部财务制度。其次,优化医院内部的约束机制,工作认真完成,以让全院产生一条相互监管的网络体系。
2.3 加强政府采购制度,降低采购成本
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首先要确立采购要求,然后签订采购合同,最后管理执行合同。要定期组织开展药物招标听证会,将整个招标流程对外公布。政府采购机制必须严格根据流程顺序进行,以确保医院经费支出的有效管理,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下减少采购成本,提升资金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减少吃拿“回扣”等腐败现象,尽可能避免供应商与采购方是获得最大利益者,而国家和消费者是最大受害者的问题。
2.4 优化分配机制,强化经费核算管理
优化分配机制,提升医院收益。科学的分配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医院收益的不断提升。同时,这也可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减少医疗腐败现象的发生。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将医务人员薪酬与岗位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向关键岗位、高技能、贡献大的技术人才倾斜,着重处理现有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难题。建立现行医院薪资体制,形成激励充分,约束有效的分配制度。激励机制健全了,劳动者再生产获得有效补偿,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被调动开来,医院的经济效益自然就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注重医疗成本核算,提升医院收益能力,医疗成本就是医疗活动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实行的是二级核算,医院本级进行会计核算,对科室进行二级统计核算,也就是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核算的重要工作是建立责、权、利机制,实施成本定额管理,科室是费用与利润的控制中心。当前诸多医院都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进行单位医疗成本核算是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各个科室都应设一名专职成本核算员,负责费用与收益的核算工作。只有实行严格的当期收入与当期消耗的配比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医院和个人的利益,才能有效地节省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每个患者的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时,要已病人为本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轻病人负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医院成本核算改革的顺利实施,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才能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