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研究

2016-05-23李春丽郭聃赵青吉

科技视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吉林省

李春丽 郭聃 赵青吉

【摘 要】将吉林省每个县(市)均作为一个实验区看待,以48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运用聚类分析的手段,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状况将实验区划分为3类,第Ⅰ类实验区应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第Ⅱ类实验区应加速经济发展,第Ⅲ类实验区应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区发展现状和建设条件,按照布局均衡和具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未来10年实验区的发展进行布局研究,得出吉林东部以加强已有实验区内部建设为主,建设形成7到8个实验区,其中第3类至少1个;吉林中部以新立项建设实验区和加强已有实验区内部建设并重,新增4至5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第1类、第3类至少各1个;吉林西部以发展新的可持续实验区为主,建设形成5到6个实验区,其中第1、2类每类至少1个,新增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增2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关键词】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聚类分析;布局研究

Study the Layou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 Zones of Jilin Province

LI Chun-li1 GUO Dan1 ZHAO Qing-ji2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li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2.Branch of Water Diversion from Songhuajiang River to Central Cities, Jilin Province Water Investment Group Co.Ltd., Changchun Jilin 130033, China)

【Abstract】We looked every county(city) of Jilin province as one experimental zone. So 48 counties and cities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situation, experimental zones were divided into 3 classes. The I experimental zone should promot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II experimental zone should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II experimental zone should coordinate the economy、socie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we conducted the layou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zone in the next 10 years wa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balance layout and operability. Eastern Jilin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zone, and construct 7 to 8 experimental zones, in which at least 1 in class III. Central Jilin should give equal attention to the new project establishment and existing experimental zone, and newly add 4 to 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 zones at provincial level, in which at least 1 in class I and class III. West Jilin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ustainable experimental zone, and construct 5 to 6 experimental zones, among which at least 1 in both class I and class II, and newly add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 zones at provincial level and 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 zones at national level.

【Key words】Jilin prov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 zones; Cluster analysis; Layout research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的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行动,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1]。目前,实验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区的发展历程、概念内涵、特色领域、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实践、实现路径与政策手段等方面[2-7]。如郭艳华等对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特色建设进行了讨论[8],得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需有特色,需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施倩等探讨了上海市徐汇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基础和基本思路,提出徐汇区的建设目标[9];李善峰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评估方法[10],并建立了山东省日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

虽然实验区的研究中涉及到了科技先导,但主要是关于实验区经济内涵增长、资源环境循环利用、生态重建与修复的技术,缺乏实验区管理层面的空间技术手段,如“3S”技术的空间模拟、动态监控、发展预测等[11]。同时,针对省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空间布局研究还很少。因此,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分类和空间布局,对引导实验区有计划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现状

吉林省白山市最早于1997年成为吉林省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建立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临江、四平市、九台市、通化市东昌区等5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继白山市之后四平市于2011年、九台市于2013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辽源市申报成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于201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截至2013年底,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覆盖总人口约为634.2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3.68%;经济总量约为2847.7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1.94%%;国土面积共约3122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6.66%。相比之下,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缓慢,覆盖不足,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平衡,主要位于中、东部地区,西部缺乏,实验区的建设主要以地级城市建设为主。

2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

2.1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特性来研究个体分类的统计方法,是按照物以类聚的思想来研究的事物分类。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12]。聚类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在很多应用领域如信息检索、市场分析、数据挖掘及图像处理等,聚类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分析手段[13]。

由于本研究各项指标属于不同性质数据,为了消除不同变量大小不同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因此,先采用SPSS中的Z—评分法对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聚类分析。

2.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实验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状况主要指标(县与县级市),该指标体系共由覆盖7个领域(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31项指标组成,按照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从中遴选出8项指标并根据需要新增2项生态环境方面的替代指标组成的新的分类指标体系[14]。指标体系及数据。见表1。

2.3 分类结果

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全部数据标准化为Z-评分,经过聚类分析,将48个实验区分为3类,见表2。总结各类的特征如下。

第Ⅰ类实验区:应促进资源环境建设。此类地区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经济水平较高,人均GDP为4.12万元,社会进步显著,但资源消耗大,环境治理水平未能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第Ⅱ类实验区:应加速经济发展。该类地区经济水平一般,人均GDP最低县(市)2.15万元,人均GDP最高县(市)仅6.78万元,资源环境基础较好,森林覆盖率最高县(市)可达88.25%,社会进步较大。

第Ⅲ类实验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应协调发展。该类地区经济基础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学技术投入低,科学技术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最低的县(市)为0.06%,资源环境基础较差。

3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与发展战略

吉林省的48个县、市中,吉林东部25县市中已建成的实验区有5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比重为20%;吉林中部的13个县市中有2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比重为15%;吉林西部的10县市中已建成的实验区有0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比重为0%。可见,吉林省中西部实验区建设步伐滞后,未来吉林省可持续实验区发展应主要解决空间分布不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均衡和具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未来10年实验区的发展进行布局研究[15],为下一步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遴选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3.1 吉林东部地区

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全部,通化市区及所属的集安市、柳河县、通化县,辽源市全部,吉林市的磐石市、桦甸市、蛟河市,通化市的梅河口市、辉南县,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2.7%。地貌类型以长白山地、丘陵为主,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森林、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吉林东部以加强实验区内部建设为主,建设形成7到8个实验区,其中第3类至少1个。

发展方向和重点:保护和合理开发长白山区水资源;保护长白山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地貌景观,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护和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发展特色林产业;依托科技进步,发展出口创汇型生态矿业;依托长白山不可替代的野生资源,开发特色鲜明的长白山系列健康产业和产品;利用长白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发展特色旅游业,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业格局。

3.2 吉林中部地区

包括长春市的全部,四平市区及所属的公主岭市、伊通县、梨树县,吉林市区及所属的舒兰市、永吉县,松原市的扶余县,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7%。地貌类型以冲洪积台地为主,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基础较好。但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吉林中部以新立项建设实验区和加强实验区内部建设并重,新增4至5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第1类、第3类至少各1个。

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控制面源污染,保护黑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调整传统工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绿色车辆、绿色化工和环保产业;倡导城市节水和湖库扩容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搞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将科技教育作为重要发展领域,形成吉林省科技教育和技术创新中心。

3.3 吉林西部地区

包括白城市全部,松原市区及所属的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四平市的双辽市,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6%。地貌类型以草原和湿地为主,太阳能、风能和过境水丰富。但生态环境较差,湿地生态功能衰退,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吉林西部以发展新的可持续实验区为主,建设形成5到6个实验区,其中第1、2类每类至少1个,新增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增2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方向和重点:治理草原“三化”,恢复植被,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发展有机和绿色农牧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开发利用过境水资源;保护湿地,发挥调节区域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依托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其具有一定的辐射示范功能。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下转第45页)(上接第27页)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陆学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历程回顾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2.

[3]刘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路径探究[J].软科学,2007,21(4):123-125.

[4]江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建设及其理论思考[J].吉林林业科技,2001,30(1):33-38.

[5]班茂盛,方创林,李铭.县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实践——以浙江省诸暨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J].规划师,2008,24(5):41-45.

[6]郭艳华,周木堂.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建设的新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09-112.

[7]李善峰.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J].理论学刊,2004(9):8-11.

[8]郭艳华,周木堂.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建设的新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l):109-112.

[9]施倩,刘申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重在构造特色——上海市徐汇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3):101-104.

[10]李善峰.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评估理论与指标体系[J].东岳论丛,2003,24(2):17-22.

[11]李俊莉,曹明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状况及其展望[J].人文地理,2011,26(1):66-69.

[12]杨英,张浩良.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中国发展,2012,1(2):60-66.

[13]R. Xu, D. Wunsch. Survey of Clustering Algorithm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2005,16(3)[Z].

[14]陈华荣,王晓鸣.基于聚类分析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分类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49-154.

[15]杨林红,李涛,秦璐.新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总体规划初步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15,37(1):35-40.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