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个武装动物的军事计划

2016-05-23科雷莫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2期
关键词:东德跳蚤阵营

科雷莫

几千年来,动物就被卷入到了人类战争中。早在6000多年前,人们就学会骑着马作战。2000多年前,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巴卡的军队还曾使用战象对抗罗马。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经过训练的信鸽和军犬也做出了许多至关重要的贡献。

不过在历史上,仍有许许多多的动物被卷入到许多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或是稀奇古怪的军事计划中。下面,我们列举9个武装动物的军事计划。

鸽子制导系统

二战中,美国海军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迅速提高他们原始的制导系统,以便对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构成真正的威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万事通”B·F·斯金纳提出来一个方案:把经过训练的鸽子放在导弹头部,通过它们啄屏幕上的目标来控制导弹的方向。斯金纳设计了一种套在鸽子上装置,这样鸽子头部的方向可决定导弹的方向。然后,他开始在实验室里训练鸽子,如果鸽子啄对了投射出来的图像上的敌方军舰,那么鸽子就会得到谷物。

斯金纳的实验极为成功。不过在1944年10月,这个“鸽子计划”被军方直接搁置了。因为许多人认为,鸽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继续执行“鸽子计划”将严重拖延其他的制导计划,尤其是那些可能会更有效的计划。对此,斯金纳感到很郁闷,认为没人认真对待他的计划。

用鸡使核武器正常工作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冷战时期,英国人曾考虑把一个7吨重的核地雷埋入西德的地下,作为预防苏联红军入侵的一种措施。但是那里寒冷的冬季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限于当时的技术,埋入地下的核地雷很可能因低温而“罢工”。那么,该怎么办呢?

英国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鸡。他们计划把活的鸡和核地雷一起埋入地下,留一些种子当作鸡的食物,并做一些措施来防止鸡啄坏线路。鸡可以存活大约一周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鸡的体温足以保持核地雷正常工作。

当然,这项计划从未得到实施。鸡躲过一劫。

煤堆里的老鼠炸弹

二战时,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曾计划把填满炸药的死老鼠混进德军的煤堆之中。这样,德国人铲到一只死老鼠时,很有可能就直接把它扔进锅炉里,这样就能够造成爆炸。然而,这种“老鼠炸弹”从未真正发挥作用,因为第一批老鼠炸弹被德军截获了,于是计划就泡汤了。

然而,事情还没完。德国人在他们的军事院校里展示了这些老鼠炸弹,他们还认为欧洲大陆上可能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爆炸装置,于是就对他们所有储存的煤炭进行了搜寻,以确认是否还藏着这样的老鼠炸弹。后来,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估计,这些未发挥作用的死老鼠带来的麻烦,远比一场爆炸带来的麻烦要大得多。

苏联老鼠变为生物武器

二战时期,苏联的军事专家还发现,老鼠的价值不仅是当作炸药包。

1942年,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使用了携带病菌的老鼠对抗德国将领弗里德里希·保卢斯领导的德国部队。不过,苏联人并不是想让老鼠传播鼠疫或炭疽,因为这对双方都过于危险。相反,苏联人让老鼠传播的是兔热症。兔热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人感染上会导致虚弱、发烧、皮肤溃疡等等。

那么结果呢?乍一看,这个计划是极为成功的。还没抵达伏尔加河,保卢斯的部队就被迫停止了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击,因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进入苏联阵营的德国士兵,有近一半的人遭受到了兔热症的折磨。然而,不幸的是,苏联的医务室里也挤满了士兵。

苏联的反坦克狗

1941年,苏联人开始使用经过训练的狗作为“反坦克制导地雷”。但是不管是对于军队,还是对于动物来说,这项计划都不能称作成功。

苏联人训练狗的办法是,使狗保持饥饿状态,然后让它们学会爬到坦克底下寻找食物。在战区,它们身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背套,可以携带4袋10到12千克的爆炸物。狗背上还有一个杠杆装置,当狗爬到坦克底部时,杠杆就会被触动并迅速引爆炸药。于是,狗与坦克同归于尽。

这个计划可行吗?事实上,德国人很快从俘虏那里了解到了这个计划。所以,一旦见到有狗出现在战场上,德国人就会把它及时射杀掉。虽然苏联人声称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有16只狗破坏了12辆德国坦克。但是,德国的消息人士却说,狗的嗅觉很灵敏,反而导致苏联的“狗地雷”并不怎么管用。因为,这些狗在训练时习惯了爬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苏联坦克底下,在战场上却不习惯爬到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德国坦克底下。于是,狗一旦怀疑美餐究竟在哪儿,就会直接掉头跑回苏联阵营里。

也许,狗天生并不适合送炸弹。在二战期间,美国人还曾经花了很多时间试着让蝙蝠送炸弹,但结果发现蝙蝠也不适合这项任务。

骡子送炸弹

事实上,美国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曾试着用动物送炸弹。

1862年,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北方联军试图让两头骡子送炸弹。联军的詹姆斯·格雷顿上尉命令他的手下把十几千克的榴弹炮装进木盒子里,并让两头骡子背着。当他们靠近100多米的毫无戒心的南方盟军阵营时,联军士兵点燃了引线,并猛烈鞭打这两头骡子,然后迅速撤回到自己的阵营中。于是,骡子开始了行动,但是它们并没有直接奔向盟军的阵营,而是掉头跟着联军士兵。好在每一个联军士兵都及时找到掩护,而伤亡的只有这两头骡子。

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爆炸却惊吓了南方盟军的马和牛,并直接冲到北方联军阵营里了,所以联军炸了两头骡子换来了一些急需的马和牛。

空投跳蚤炸弹

人们早就知道跳蚤会传播鼠疫,而在冷战时期,美军曾考虑使用跳蚤当作疾病的“投掷系统”。

1954年,美军开展了“巨痒行动”,使用未携带病菌的跳蚤来确定其适用性和作用范围。他们在犹他州的达格韦试验场上进行了空投实验。在预定目标内,美军还放置了许多豚鼠,用来检测跳蚤的存在。

美军所设计的跳蚤炸弹每个能容纳多达20万只跳蚤,经过测试显示,投弹后跳蚤的确可以生存下来并会附着于地面上的豚鼠身上。不过,这里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一些炸弹会在空中打开,这样除了可怜的豚鼠会被跳蚤咬之外,飞机上的人也被跳蚤咬了很多次。

甲虫大军入侵东德

跳蚤是咬人的,所以能当作生物武器。不过,一种不咬人的虫子也曾被看作生物武器。

德国是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东德种的马铃薯突然遭受虫害,叶子上爬满了马铃薯甲虫。这种虫子是马铃薯的天敌,会啃食马铃薯的叶子。当时东德媒体暗示,但凡有美国飞机飞过,便会发生马铃薯甲虫泛滥成灾的现象。这样,东德政治家开始激烈地批评美国,认为这些六条腿侵略部队是美国投放的,是美国帝国主义意图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粮食供应。但东德政府没有足够的杀虫剂灭掉马铃薯甲虫,只好采用人海战术。那时,东德的中小学生一放学,也被派去田间地头捉虫。

不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美国真的曾向东德投放过马铃薯甲虫。但之前的确有人曾考虑投放这些“甲虫大军”。例如,一战结束后,法国曾计划从美国引进马铃薯甲虫并扔到德国那里,但担心它们反而会危害法国的农作物,于是就放弃了这个计划。另外,尽管德国曾遭受到虫害,但在1943年,纳粹德国的研究人员曾试验性地空投过马铃薯甲虫,但之后这项研究也不了了之。

投掷马蜂窝

有时候,人们所使用的生物武器并不总是那么复杂。

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早期的人类就学会使用昆虫来打仗。那时候,人类常住在山洞里,于是朝山洞里扔进个马蜂窝便成为不错的攻击办法。虽然马蜂窝可能砸不到人,但里面的被惹怒的马蜂可饶不了人。也许,当时的人们运输时是把马蜂窝装在袋子里,并使用烟雾使得马蜂冷静,然后再投到敌人的山洞里,使得敌人被迫走到旷野上。

猜你喜欢

东德跳蚤阵营
乌东德水电站2021年发电量突破389.1亿千瓦时
我不是跳蚤侠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乌东德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
跳蚤
跳蚤
乌东德大坝首个中孔钢衬浇筑完成
乌东德的红色植物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