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的困局

2016-05-23刘军

红岩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体散文文学

刘军,男,笔名楚些,1973年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当代小说散文评论,出版有评论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

1、机制、路数、自我意识

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曾以“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为题指认2000年前后中国散文的现状。繁华一词对应着“太阳对着散文笑”式的繁荣局面,贫困一词尚需仔细思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一词汇既指向散文文体层面,也指向散文的内在精神层面。就文体层面而言,其摇摆不定的历史并非与散文概念的不确定性直接对应,而是与从业者的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风潮的吹打紧密相关。就一般散文作者而言,强烈的刊发诉求以及跟风意识,使得自身难以旁顾对散文文体的思考以及相应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一些作者几无古典散文的基本积累,怀揣朱自清或杨朔的几篇散文,便勇敢冲锋。而对于相对成熟的作者而言,虽然肚子里装了不少优秀作品,不过常发生相互打架的情况,古典散文理念和文体的演变,现代散文的分化与突进,以及外围理论中的文学性、主体间性、叙事学等问题,皆成为纠缠不清的问题而存在。这也导致了散文文体自身净化的难度,以及相应的散文理论建设的滞后。散文风格、路数、主题的芜杂作为外显的因素,如遍野的草类,兀然在风中招摇。评论界与研究界各说各话,即使偶尔凑在一起说同一个话题,也似一堆漂浮的冰块,挤在一起半天,方才发现各自隶属不同的冰山。刚刚过去的2014年度,《光明日报》陆续以专栏形式刊发散文批评文章,探讨散文的边界问题,发言者皆为评论界或研究界的名家。多篇文章读下来,好像是在谈边界,实际情况乃各自围绕着“散文概念”这一核心点展开,阐发自我的独特见解。显而易见的是,边界意味着区域的扩展以及界限的划定,而非核心支点的定位问题。北岛曾写过一首名为《无题》的诗歌,第一段内容为: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彼此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如果用这一段来形容散文评论界和研究界的关系,可能有点偏颇和刻薄,但若是用来形容评论研究界和写作界的关系,还算比较贴切。

就散文的内在精神层面来说,楼先生的指涉似乎与现代性有着诸多的缠绕,现代性作为精神气息贯通于文本之中,乃主体精神的投射,其缺失程度,凸显散文写作群体文化上的不自信。启蒙的欠缺。文化上的不自信,导致写作者转而迷恋写法、技巧、语言等技术性要素,而黄钟大吕的稀缺大概也与此相关了。最近,文化界热议底线思维问题,这个概念若放在文艺创作层面考察,与创作主体的思维认知、价值取向、写作立场紧密相关。文艺创作,说到底应该具备自律和他律的两重性。其中自律直接对应主体的底线思维,而他律则对应文艺作品的接受效果层面。马克思曾经指出:“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

与小说之重视叙事能力、历史观、经验积累不同,散文这种文体则对思维认知、学识积累、人格操守因素有着特别的倚重。毕竟,散文是一个时代智慧水平的标志,布封曾经提出“风格即人”的命题,将此命题转换成“散文即人”也未尝不可。

理论看上去虽然具备了无往不在的正确性,而一旦进入实践层面,则落差显明。就当下的散文写作来说,无论是机制和平台,还是散文写作的纷纭形态,皆掩藏着极深而极兀的病灶。先说机制和平台,散文作为强调个人性的文体,在作协和文联系统内相对边缘化,这个可以理解,而一些民间社团性质的学会,以及以收费为诉求的刊物,借助各种散文大赛趁机敛财,则无法令人容忍,作为一个应该推动散文向前发展的机构或平台,其主体功能演化为对散文肌体的本质性伤害。一旦事物走向其反面,那么就足以说明常态的机制被严重毁坏。诸如冰心散文奖的严重扩容,我有一位写散文的朋友,在群聊天之际,每聊及此事,则一改平日之温煦,必大加斥责其欺瞒行为。后来得知,他的名字曾出现在某报的一篇文章里,这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就与揭发赛事活动的虚假性、欺骗性相关,而对他的采访内容,则为实打实的反水之后的内部供词。我还曾目击过一位地方作者,在某省作家网上贴出其获得年度散文论坛一等奖的消息,企图获得他人的侧目和掌声。这种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现象扎根于身旁,作为旁观者的我,内心惴惴,如履薄冰。至于各个景区所推出的大赛活动,进入百度或新浪博客搜索,相关信息则如一树梨花带烟雨。如此赛事活动的后面,有没有学会机构的推波助澜,因为缺乏充分的调查,尚不敢言之。不过,可以言之的是,有些散文路数正是源于此而进入死胡同之中,步入垂死状态的游记体裁,即为其例。而一些刊物作为刊发散文的平台,纷纷开办中旬刊,下旬刊,并外包出去,或者将订阅与刊发挂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皆为散文乱象的体现。除此之外,打着散文精选、经典美文、年度散文的旗号走图书市场捞金的行为,如过江之鲫。总而言之,机制和平台的过度商业化以及物欲满足的价值取向,不断冲击中国散文界所应有的价值预设的底线。

人们常常将“圈子化”、“山头主义”这些标签直接砸向诗歌界,实在委屈了诗歌界的一些朋友。地域性因素,写作理念的差异,刊物的办刊思路等因素,诱发了诗歌界“圈子化”现象,但诗歌界的圈子化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封闭。而散文界何尝没有这些现象的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某些学会机构的人马,十几年如一日未尝变动,严重的自我封闭必然导致造血机制的贫弱。努力发掘新人也好,切实有效的批评及时跟进也好,皆是某一文体步入繁荣健康频道的必要环节。谁来发掘新人新作?谁又会去建设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后进分享及时的文学资讯,开拓各自的人文视野和写作维度?这里面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散文写作而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样令人心忧。公开出版的散文作品中,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并非如林贤治、韩少功、王开岭、汪曾祺、北岛、费振钟、孙郁等一流作者的作品,也非人文随笔、性情小品、新散文、在场主义等路数的力作,而是青春美文和哲理散文这两大路数的软文。这两个路数的文章,其受众多集中在15岁-2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庞大的读者群潜隐着未来真正的读者和作者,可惜的是,他们走上阅读道路的起始阶段,因为缺乏经典作品的指引,其审美取向以及对待文学的态度将受到极大的损害。问题的关键尚不在于审美格调和文化品格的缺失,而在于一旦美丽的谎言被生活的真相碾碎之际,该有多少人就此厌恶、咒骂、愤恨文学的无力和无用。散文没管好自己的事,使得文学整体受伤,情何以堪?青春美文的代表作者有安妮宝贝、雪小婵等,她们的写作存在着严重的套路化和格式化因素,有着强烈的数量意识以及自我复制的能力,再加上熟悉读者群的心理取向,所以会自觉地加大迎合度。青春美文的两大杀手锏,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情感。语言方面,走的是清丽灵动路线,如王国维评冯延巳语“弦上黄莺语”,清丽和灵动本身没有问题,一旦大规模地云集则必然过犹不及,无论是古典散文还是白话散文里关于散文语言的认识,皆大体趋于统一,即“道之出口,淡乎而有味”,正所谓淡语而有余味。诸多模仿者将清丽和灵动模仿得过了头,百度下“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者“我愿意低到尘埃里”这两条信息,细心汇总之下,便会发现成千上万的所谓美文直接以此作为文章题目。再来说说情感因素,真正的情感感染力来自情动乎中,来自感知之切,而非自我的揣摩和想象。也因此,青春美文,所谓的美仅在包装,仅在标语,里面灌注的实则是扭捏和造作。其实真正的美文并非美语,而是朴素、本色、自然的人格倒影。

哲理散文以周国平、林清玄为代表,《读者》、《格言》、《思维与智慧》、《做人与处世》等刊物则推波助澜。山西文学院院长张锐锋先生在新风格散文研讨会上就曾指出,过去的散文是一种教育关系,写作主体与读者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它要求作家拥有至上的学识智慧和精神品格,也拥有无往不在的正确性,这一点非常令人生疑,且不说写作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就接受层面来说,作品与读者间的平等关系在其前提上是被取消的,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真诚的交流恐怕成了大问题。张锐锋的这番谈话可谓直指哲理散文的软肋。哲理散文一旦遭遇成熟的读者,作品中作家主观建构的高塔很容易轰然倒塌。部分哲理散文则成为经过文学包装的成功学抛售模式,这种模式的成立需要一个先验的价值判断,即指涉的成功学内涵为社会价值理念的核心构件,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已经找不到一种价值理念能够统摄社会整体的思维认识,成功学也不例外。放到思想文化体系里去观照的话,当代的成功学一旦遭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遭遇庄子式的本体颠覆,遭遇儒家的治国平天下,遭遇现代语境中的启蒙情怀以及科学、民主的阐发,其轻薄性、易脆性便显露无遗。

散文的门槛较低,从业者众,却普遍缺乏精品意识。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单纯提炼性灵小品、纯散文、美文、艺术散文等概念业已无大的意义,散文正步入复杂性语境之中,这也促使散文这种文体成为最具综合性的文学体裁。如果缺乏足够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作者很容易进入偏至论的轨道上。而养成自觉的文体意识,离不开文学素养、开阔的视野、学识磨砺基础上的现代性情怀这三大要素。

所谓文学素养,指向个体的感知之切和求知之难。如歌德所言:“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人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一个新的器官”。开阔的视野表征着个体认识论的深入程度,仅仅限于散文的领域去思考如何写作散文,很大可能步入技术的泥淖,只有对自然、社会、历史纵深切入的情况下,再返回散文之路,散文中的“人”才会最终确立。另一方面,视野的放大也意味着审美经验的丰富性获取,而审美感的精细程度和个体的情感、精神、智力的发达程度恰恰成正比。就现代性情怀而言,除了近十几年来散文界常常谈到的自由精神外,还应该包含个体的爱的能力,卢梭曾经就此发声,他说:“由自爱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正义的本源”。

2、散文语言、文体意识

谈到散文语言,近二十年可谓风云变幻。智识、思辨、诗性、本色、回归日常等,各自挺立潮头,领风骚数年。

语言、文学性、审美特质,彼此间相互缠绕,一旦进入文学实践中的命题层面,往往容易过犹不及。比如韩东的诗歌到语言为止,还有分析哲学提到的语言为本体的问题,以及散文语言的过度诗性问题等等。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谈散文语言,必须要和写作对象结合在一起,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样式,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和对象之间形成一种浑融的关系,既要考虑到散文路数的基本特性,更应该关注书写的具体对象。这方面鲁迅的散文就是例证,其回忆性散文明媚温暖如冬日之暖阳,其杂文犀利如刀,其独白体幽深如墨黑的峡谷。其实这也对应了陈剑晖先生提出的语体文体这个概念,因为文体是不可重复的,是独创的,最重要的是,其内质是别林斯基所言的思想的浮雕性。换一种说法,散文语言若想趋于大成,其前提并非学识的积累程度、才情的喷薄程度,亦非语言传达的推敲程度,基准则是写作者是否具备独立自觉的文体意识,离开文体意识去琢磨散文语言,往往是偏门而入,也不可能建立一种鲜亮的自我风格。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歌德语),就散文而言,风格从何而来?自觉的文体意识,系列写作中凸显出的统摄的话语特色,两者需完备。

就拿格致、塞壬的语言来说,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我不会轻易下判断,就说她们两位的语言极好,或者散文作品已抵达顶峰。毕竟,个体基于主观的、经验性的感受和认识,大多是暂时性的审美判断。虽然胡塞尔曾提出“既是应时的又是永恒的”这样的提法,也仅仅是针对极少数文学天才而言。放宽历史的视野,文学史告诉我们的结果则是:位于上者,头上星空。基于此,我个人的想法为,对于那些处于上升期的散文作者而言,不仅要喜欢格致,或者韩少功,也要喜欢汪曾祺,也要喜欢鲁迅或者张爱玲,如此,才能融汇文学史上良好的语言经验。

卡勒提到文学是语言的突出,散文当然也包含其中。散文的语言传达能力,撇开个案式的天赋才能之外,还是要从基本训练入手。从模仿到积累到准确到生动,这是基本的节点顺序。而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诸多散文写作者往往省略了准确这个节点,只奔生动或灵动而去,结果往往是一脚踩入空虚之中。

3、民间写作的艰难

社科院的钱中文先生曾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并存来描述当下中国的基本境况。以此类比文学界的前行态势,似乎也存在着体制写作、学院写作、民间写作、网络写作四者并存的局面。体制写作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及相应的专业精神,学院写作恪守知识主义的传统,网络写作则充斥着自由与冒险的精神。上述三种范式,竞相于话语场上厮杀,唯民间写作漂浮如萍,聚散多无踪。毋庸置疑,近二十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商业因素的渗透,在文学话语层面,主流意识形态、知识精英、媒介力量三分天下,而民间立场愈发边缘和退化,其话语权力全面遭受压制。而民间写作虽然在其他话语的挤压下,空间愈发逼仄,但因其自身具备的自发性诉求、至上性信念,有效维护了文学存在的纯粹性,而纯粹性因素恰恰构成了文学合法性的根基。

所谓民间写作,指向一种写作状态和价值立场,同时也是一种写作经历。诸多成名成家的作家,皆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偏安小城的路遥是如此,饱受退稿烦扰的贾平凹也是如此。说经历是一种财富这样的话,也许有点矫情,而不管怎样,走过的路多了,遭遇的人事丰富了,再返诸内心,相关自我的兴趣、影像、心理投射等,就会得到明晰和确证。禅宗阐发的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与上述道理大概相通。

就散文领域而言,所潜藏的民间写作者可谓汹涌,毕竟,散文写作容易上手,虽然难以工之。与诗歌、小说、戏剧这些文体相比,散文话语对于语言的突出不设置过高的门槛,家常话就足以营造有温度的、湿润的话语现场。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的媒介之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生态。自媒体载体的多元与方便为民间写作提供了难以想象的自由空间,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载体推波助澜,诸多无心之作乍暖还寒间进入文学书写的阵营。边缘-中心,底层-体制,类似这样的传统式写作秩序正大规模地解体,“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松散性文学江湖正规模化生成。江湖无所谓远近,自发性为统一的着色,自由度则构成了各自的标签。2001年,美国学者米勒曾提出了“文学是否面临终结”之问,因为文学江湖的自由性存在,我对文学的未来并不悲观。一位农场主的女儿,艾丽丝·门罗,能够步入文学殿堂的深远之境。那么,补鞋匠、盲人、采矿工人、按摩师、推销员等等,一旦拥有了言说的冲动,洞见了人性的幽微,同样可以在文学的江湖里畅游。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类并不仅仅由我们同代人代表,但同代人能够给我们带来震动。”

客观而言,大量的民间写作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刊物也好,协会也好,评奖机制也好,他们皆没有耐心等待民间作者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偶然迸发的自由精神也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在跟踪性的散文评论极度缺席的境况之下,大批的民间写作者被固化在“他者”的世界里。他们是构成金字塔基座的部分,因为向上一路的路途基本被阻断,使得同样从事散文写作的他们与成名散文作家之间分属于两个世界。如同流水落花,缘生缘灭。

总而言之,散文因其文体边界上的模糊性以及包容性,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观念反差极大的不同写作圈子,彼此交集甚少,这也导致了近二十年来虽然可以定位为散文的繁荣时期,但是,也是散文价值判断异常混乱的时期。

刘军,男,笔名楚些,1973年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当代小说散文评论,出版有评论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

1、机制、路数、自我意识

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曾以“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为题指认2000年前后中国散文的现状。繁华一词对应着“太阳对着散文笑”式的繁荣局面,贫困一词尚需仔细思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一词汇既指向散文文体层面,也指向散文的内在精神层面。就文体层面而言,其摇摆不定的历史并非与散文概念的不确定性直接对应,而是与从业者的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风潮的吹打紧密相关。就一般散文作者而言,强烈的刊发诉求以及跟风意识,使得自身难以旁顾对散文文体的思考以及相应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一些作者几无古典散文的基本积累,怀揣朱自清或杨朔的几篇散文,便勇敢冲锋。而对于相对成熟的作者而言,虽然肚子里装了不少优秀作品,不过常发生相互打架的情况,古典散文理念和文体的演变,现代散文的分化与突进,以及外围理论中的文学性、主体间性、叙事学等问题,皆成为纠缠不清的问题而存在。这也导致了散文文体自身净化的难度,以及相应的散文理论建设的滞后。散文风格、路数、主题的芜杂作为外显的因素,如遍野的草类,兀然在风中招摇。评论界与研究界各说各话,即使偶尔凑在一起说同一个话题,也似一堆漂浮的冰块,挤在一起半天,方才发现各自隶属不同的冰山。刚刚过去的2014年度,《光明日报》陆续以专栏形式刊发散文批评文章,探讨散文的边界问题,发言者皆为评论界或研究界的名家。多篇文章读下来,好像是在谈边界,实际情况乃各自围绕着“散文概念”这一核心点展开,阐发自我的独特见解。显而易见的是,边界意味着区域的扩展以及界限的划定,而非核心支点的定位问题。北岛曾写过一首名为《无题》的诗歌,第一段内容为: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彼此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如果用这一段来形容散文评论界和研究界的关系,可能有点偏颇和刻薄,但若是用来形容评论研究界和写作界的关系,还算比较贴切。

就散文的内在精神层面来说,楼先生的指涉似乎与现代性有着诸多的缠绕,现代性作为精神气息贯通于文本之中,乃主体精神的投射,其缺失程度,凸显散文写作群体文化上的不自信。启蒙的欠缺。文化上的不自信,导致写作者转而迷恋写法、技巧、语言等技术性要素,而黄钟大吕的稀缺大概也与此相关了。最近,文化界热议底线思维问题,这个概念若放在文艺创作层面考察,与创作主体的思维认知、价值取向、写作立场紧密相关。文艺创作,说到底应该具备自律和他律的两重性。其中自律直接对应主体的底线思维,而他律则对应文艺作品的接受效果层面。马克思曾经指出:“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

与小说之重视叙事能力、历史观、经验积累不同,散文这种文体则对思维认知、学识积累、人格操守因素有着特别的倚重。毕竟,散文是一个时代智慧水平的标志,布封曾经提出“风格即人”的命题,将此命题转换成“散文即人”也未尝不可。

理论看上去虽然具备了无往不在的正确性,而一旦进入实践层面,则落差显明。就当下的散文写作来说,无论是机制和平台,还是散文写作的纷纭形态,皆掩藏着极深而极兀的病灶。先说机制和平台,散文作为强调个人性的文体,在作协和文联系统内相对边缘化,这个可以理解,而一些民间社团性质的学会,以及以收费为诉求的刊物,借助各种散文大赛趁机敛财,则无法令人容忍,作为一个应该推动散文向前发展的机构或平台,其主体功能演化为对散文肌体的本质性伤害。一旦事物走向其反面,那么就足以说明常态的机制被严重毁坏。诸如冰心散文奖的严重扩容,我有一位写散文的朋友,在群聊天之际,每聊及此事,则一改平日之温煦,必大加斥责其欺瞒行为。后来得知,他的名字曾出现在某报的一篇文章里,这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就与揭发赛事活动的虚假性、欺骗性相关,而对他的采访内容,则为实打实的反水之后的内部供词。我还曾目击过一位地方作者,在某省作家网上贴出其获得年度散文论坛一等奖的消息,企图获得他人的侧目和掌声。这种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现象扎根于身旁,作为旁观者的我,内心惴惴,如履薄冰。至于各个景区所推出的大赛活动,进入百度或新浪博客搜索,相关信息则如一树梨花带烟雨。如此赛事活动的后面,有没有学会机构的推波助澜,因为缺乏充分的调查,尚不敢言之。不过,可以言之的是,有些散文路数正是源于此而进入死胡同之中,步入垂死状态的游记体裁,即为其例。而一些刊物作为刊发散文的平台,纷纷开办中旬刊,下旬刊,并外包出去,或者将订阅与刊发挂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皆为散文乱象的体现。除此之外,打着散文精选、经典美文、年度散文的旗号走图书市场捞金的行为,如过江之鲫。总而言之,机制和平台的过度商业化以及物欲满足的价值取向,不断冲击中国散文界所应有的价值预设的底线。

人们常常将“圈子化”、“山头主义”这些标签直接砸向诗歌界,实在委屈了诗歌界的一些朋友。地域性因素,写作理念的差异,刊物的办刊思路等因素,诱发了诗歌界“圈子化”现象,但诗歌界的圈子化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封闭。而散文界何尝没有这些现象的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某些学会机构的人马,十几年如一日未尝变动,严重的自我封闭必然导致造血机制的贫弱。努力发掘新人也好,切实有效的批评及时跟进也好,皆是某一文体步入繁荣健康频道的必要环节。谁来发掘新人新作?谁又会去建设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后进分享及时的文学资讯,开拓各自的人文视野和写作维度?这里面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散文写作而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样令人心忧。公开出版的散文作品中,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并非如林贤治、韩少功、王开岭、汪曾祺、北岛、费振钟、孙郁等一流作者的作品,也非人文随笔、性情小品、新散文、在场主义等路数的力作,而是青春美文和哲理散文这两大路数的软文。这两个路数的文章,其受众多集中在15岁-2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庞大的读者群潜隐着未来真正的读者和作者,可惜的是,他们走上阅读道路的起始阶段,因为缺乏经典作品的指引,其审美取向以及对待文学的态度将受到极大的损害。问题的关键尚不在于审美格调和文化品格的缺失,而在于一旦美丽的谎言被生活的真相碾碎之际,该有多少人就此厌恶、咒骂、愤恨文学的无力和无用。散文没管好自己的事,使得文学整体受伤,情何以堪?青春美文的代表作者有安妮宝贝、雪小婵等,她们的写作存在着严重的套路化和格式化因素,有着强烈的数量意识以及自我复制的能力,再加上熟悉读者群的心理取向,所以会自觉地加大迎合度。青春美文的两大杀手锏,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情感。语言方面,走的是清丽灵动路线,如王国维评冯延巳语“弦上黄莺语”,清丽和灵动本身没有问题,一旦大规模地云集则必然过犹不及,无论是古典散文还是白话散文里关于散文语言的认识,皆大体趋于统一,即“道之出口,淡乎而有味”,正所谓淡语而有余味。诸多模仿者将清丽和灵动模仿得过了头,百度下“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者“我愿意低到尘埃里”这两条信息,细心汇总之下,便会发现成千上万的所谓美文直接以此作为文章题目。再来说说情感因素,真正的情感感染力来自情动乎中,来自感知之切,而非自我的揣摩和想象。也因此,青春美文,所谓的美仅在包装,仅在标语,里面灌注的实则是扭捏和造作。其实真正的美文并非美语,而是朴素、本色、自然的人格倒影。

哲理散文以周国平、林清玄为代表,《读者》、《格言》、《思维与智慧》、《做人与处世》等刊物则推波助澜。山西文学院院长张锐锋先生在新风格散文研讨会上就曾指出,过去的散文是一种教育关系,写作主体与读者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它要求作家拥有至上的学识智慧和精神品格,也拥有无往不在的正确性,这一点非常令人生疑,且不说写作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就接受层面来说,作品与读者间的平等关系在其前提上是被取消的,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真诚的交流恐怕成了大问题。张锐锋的这番谈话可谓直指哲理散文的软肋。哲理散文一旦遭遇成熟的读者,作品中作家主观建构的高塔很容易轰然倒塌。部分哲理散文则成为经过文学包装的成功学抛售模式,这种模式的成立需要一个先验的价值判断,即指涉的成功学内涵为社会价值理念的核心构件,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已经找不到一种价值理念能够统摄社会整体的思维认识,成功学也不例外。放到思想文化体系里去观照的话,当代的成功学一旦遭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遭遇庄子式的本体颠覆,遭遇儒家的治国平天下,遭遇现代语境中的启蒙情怀以及科学、民主的阐发,其轻薄性、易脆性便显露无遗。

散文的门槛较低,从业者众,却普遍缺乏精品意识。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单纯提炼性灵小品、纯散文、美文、艺术散文等概念业已无大的意义,散文正步入复杂性语境之中,这也促使散文这种文体成为最具综合性的文学体裁。如果缺乏足够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作者很容易进入偏至论的轨道上。而养成自觉的文体意识,离不开文学素养、开阔的视野、学识磨砺基础上的现代性情怀这三大要素。

所谓文学素养,指向个体的感知之切和求知之难。如歌德所言:“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人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一个新的器官”。开阔的视野表征着个体认识论的深入程度,仅仅限于散文的领域去思考如何写作散文,很大可能步入技术的泥淖,只有对自然、社会、历史纵深切入的情况下,再返回散文之路,散文中的“人”才会最终确立。另一方面,视野的放大也意味着审美经验的丰富性获取,而审美感的精细程度和个体的情感、精神、智力的发达程度恰恰成正比。就现代性情怀而言,除了近十几年来散文界常常谈到的自由精神外,还应该包含个体的爱的能力,卢梭曾经就此发声,他说:“由自爱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正义的本源”。

2、散文语言、文体意识

谈到散文语言,近二十年可谓风云变幻。智识、思辨、诗性、本色、回归日常等,各自挺立潮头,领风骚数年。

语言、文学性、审美特质,彼此间相互缠绕,一旦进入文学实践中的命题层面,往往容易过犹不及。比如韩东的诗歌到语言为止,还有分析哲学提到的语言为本体的问题,以及散文语言的过度诗性问题等等。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谈散文语言,必须要和写作对象结合在一起,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样式,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和对象之间形成一种浑融的关系,既要考虑到散文路数的基本特性,更应该关注书写的具体对象。这方面鲁迅的散文就是例证,其回忆性散文明媚温暖如冬日之暖阳,其杂文犀利如刀,其独白体幽深如墨黑的峡谷。其实这也对应了陈剑晖先生提出的语体文体这个概念,因为文体是不可重复的,是独创的,最重要的是,其内质是别林斯基所言的思想的浮雕性。换一种说法,散文语言若想趋于大成,其前提并非学识的积累程度、才情的喷薄程度,亦非语言传达的推敲程度,基准则是写作者是否具备独立自觉的文体意识,离开文体意识去琢磨散文语言,往往是偏门而入,也不可能建立一种鲜亮的自我风格。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歌德语),就散文而言,风格从何而来?自觉的文体意识,系列写作中凸显出的统摄的话语特色,两者需完备。

就拿格致、塞壬的语言来说,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我不会轻易下判断,就说她们两位的语言极好,或者散文作品已抵达顶峰。毕竟,个体基于主观的、经验性的感受和认识,大多是暂时性的审美判断。虽然胡塞尔曾提出“既是应时的又是永恒的”这样的提法,也仅仅是针对极少数文学天才而言。放宽历史的视野,文学史告诉我们的结果则是:位于上者,头上星空。基于此,我个人的想法为,对于那些处于上升期的散文作者而言,不仅要喜欢格致,或者韩少功,也要喜欢汪曾祺,也要喜欢鲁迅或者张爱玲,如此,才能融汇文学史上良好的语言经验。

卡勒提到文学是语言的突出,散文当然也包含其中。散文的语言传达能力,撇开个案式的天赋才能之外,还是要从基本训练入手。从模仿到积累到准确到生动,这是基本的节点顺序。而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诸多散文写作者往往省略了准确这个节点,只奔生动或灵动而去,结果往往是一脚踩入空虚之中。

3、民间写作的艰难

社科院的钱中文先生曾以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并存来描述当下中国的基本境况。以此类比文学界的前行态势,似乎也存在着体制写作、学院写作、民间写作、网络写作四者并存的局面。体制写作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及相应的专业精神,学院写作恪守知识主义的传统,网络写作则充斥着自由与冒险的精神。上述三种范式,竞相于话语场上厮杀,唯民间写作漂浮如萍,聚散多无踪。毋庸置疑,近二十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商业因素的渗透,在文学话语层面,主流意识形态、知识精英、媒介力量三分天下,而民间立场愈发边缘和退化,其话语权力全面遭受压制。而民间写作虽然在其他话语的挤压下,空间愈发逼仄,但因其自身具备的自发性诉求、至上性信念,有效维护了文学存在的纯粹性,而纯粹性因素恰恰构成了文学合法性的根基。

所谓民间写作,指向一种写作状态和价值立场,同时也是一种写作经历。诸多成名成家的作家,皆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偏安小城的路遥是如此,饱受退稿烦扰的贾平凹也是如此。说经历是一种财富这样的话,也许有点矫情,而不管怎样,走过的路多了,遭遇的人事丰富了,再返诸内心,相关自我的兴趣、影像、心理投射等,就会得到明晰和确证。禅宗阐发的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与上述道理大概相通。

就散文领域而言,所潜藏的民间写作者可谓汹涌,毕竟,散文写作容易上手,虽然难以工之。与诗歌、小说、戏剧这些文体相比,散文话语对于语言的突出不设置过高的门槛,家常话就足以营造有温度的、湿润的话语现场。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的媒介之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生态。自媒体载体的多元与方便为民间写作提供了难以想象的自由空间,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载体推波助澜,诸多无心之作乍暖还寒间进入文学书写的阵营。边缘-中心,底层-体制,类似这样的传统式写作秩序正大规模地解体,“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松散性文学江湖正规模化生成。江湖无所谓远近,自发性为统一的着色,自由度则构成了各自的标签。2001年,美国学者米勒曾提出了“文学是否面临终结”之问,因为文学江湖的自由性存在,我对文学的未来并不悲观。一位农场主的女儿,艾丽丝·门罗,能够步入文学殿堂的深远之境。那么,补鞋匠、盲人、采矿工人、按摩师、推销员等等,一旦拥有了言说的冲动,洞见了人性的幽微,同样可以在文学的江湖里畅游。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人类并不仅仅由我们同代人代表,但同代人能够给我们带来震动。”

客观而言,大量的民间写作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刊物也好,协会也好,评奖机制也好,他们皆没有耐心等待民间作者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偶然迸发的自由精神也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在跟踪性的散文评论极度缺席的境况之下,大批的民间写作者被固化在“他者”的世界里。他们是构成金字塔基座的部分,因为向上一路的路途基本被阻断,使得同样从事散文写作的他们与成名散文作家之间分属于两个世界。如同流水落花,缘生缘灭。

总而言之,散文因其文体边界上的模糊性以及包容性,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观念反差极大的不同写作圈子,彼此交集甚少,这也导致了近二十年来虽然可以定位为散文的繁荣时期,但是,也是散文价值判断异常混乱的时期。

责任编辑 吴佳骏 刘鲁嘉

猜你喜欢

文体散文文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们需要文学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