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原恐龙的探索历程

2016-05-21魏然

读者·校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神兽复原

魏然

说到恐龙,你会想到什么?是长着长长的脖子、肥厚的脚趾的梁龙,还是会飞的翼龙,或者是长得像食火鸡,以专业偷吃恐龙蛋出名的窃蛋龙?我们现在描述这些恐龙长什么样似乎很容易,因为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科幻大片,都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恐龙像。

但是,要把一大堆几千万年前甚至几亿年前的化石残骸重新拼装起来,可真是不容易。十几代古生物学家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才能推测出恐龙的大致长相。不过现在仍然留下许多谜团,比如恐龙都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皮肤上到底是长着羽毛还是鳞片,等等。虽然许多细节还没弄明白,但古生物学家们推测出的恐龙模样,还是与真实的恐龙八九不离十了。

史前时期的神兽

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这些奇形怪状的化石,以及恐龙的“大脚印”时,就已经开始用最合理的知识,去重塑这些生物骸骨原来的长相了。

很自然地,史前人类将这些奇形怪状的化石描述成了各种神兽。比如,专家推测,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龙,可能是中国古人偶然发现了一只长颈恐龙的骨架,它或许像綦龙一样,然后人们就创造出了这种长身子的神兽。

希腊神话中拥有狮身鹰首的怪兽,也可能是人们受到一只有喙恐龙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这只怪兽的上半身是一只鹰,下半身是一头雄狮。传说它会待在山上或沙漠中的砂岩里,守卫着地底的黄金。专家推测,这只神兽可能是中亚挖金矿的游牧民族在发现了原角龙化石后,构想出来的。原角龙的喙就长得像鸟喙,身子则像蜥蜴。现在还能在中亚的沙漠里找到原角龙的残骸。

令人胆战心惊的爬行动物

不光这些恐龙残骸在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里的形象千差万别,有时恐龙的名字也有点奇葩。第一次给恐龙残骸用白纸黑字命名的是英国的一位医师,他在1763年发现了一块破碎的股骨尾端,这块骨头碎片看起来就像一个阴囊,于是就给它取了一个很不光彩的名字——阴囊龙。这位笃信上帝的英国医师认为,这块化石是《圣经》故事里的某只怪兽石化了的睾丸。其实,这是斑龙的一块腿骨。

1842年,恐龙家族的名声,终于被一位牛津大学的地质学教授稍微恢复了一点。这位教授十分正确地描述了它是一种灭绝了的爬行类动物,并给它取名叫“伟大的蜥蜴”。当然了,你也没法责怪那位粗心的英国医师,因为直到1842年,这些奇怪的残骸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名字——恐龙,在英文中,它指的是“令人胆战心惊的爬行动物”。

给恐龙正名的人想象,禽龙、巨龙和海拉尔龙都是靠腿爬行,皮肤是灰色或绿色的,像现在的蜥蜴或者鳄鱼。1854年,艺术家们还创作了关于这些动物的真人大小的雕塑。如果你有幸在一些博物馆里看到这些雕塑的话,就会发现它们跟我们今天所描述的恐龙模样还是很不一样的,例如,作为最早一批被发现的恐龙——禽龙,它的尖爪曾经被安装在了鼻子上,后因完整化石的发现才得以纠正。

从骨头开始复原

现在,古生物学家们不太会犯这些低级错误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更加丰富的考古学知识和解剖学知识来制作复原图。这些高手甚至连恐龙羽毛的颜色都能推测出来。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这些高手,一起学习怎样复原一只几千万年前的恐龙吧。

所有的恐龙复原开始于骨头化石,如果古生物学家们足够幸运,会找到一具保存完好的恐龙骨架化石。

面对几千块甚至几万块支离破碎的骨头,我们要按什么步骤复原呢?那就不妨参照鸟类、鳄鱼甚至人类的骨头的排放顺序,因为地球上动物骨骼的结构形式大致遵循同一个规律,这样就能搞清楚这种大型生物的初步形态了。

当然了,找到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的概率,跟中彩票的概率一样小,大部分恐龙化石被发现时已经残缺不全了。这时,专家们会求助于这种恐龙的近亲来完成复原,比如,因为许多恐龙的近亲是鸟类,专家们就可以按照鸟类的解剖结构组装所有的化石。

扎实的解剖学知识是很有用的。许多恐龙专家都是优秀的解剖学家,他们只要看一眼骨头的形状,就可以推断出这些动物的关键信息。当你和这些火眼金睛的专家一起亲临考古现场时,你就会发现,即使最小的细节,像牙齿的形状或者肢骨的弧线,也已经足够让专家们迅速地判断出这种恐龙的名称。

肌肉和羽毛都能复原

骨头当然只是复原恐龙的开始,肌肉也很重要。肌肉加在哪块骨骼上,加多少,得看看现存的恐龙后裔肌肉的准确位置和形状。当然了,恐龙的肌肉腐烂时会在岩石上留下印迹,这能够为专家们揭示一些肌肉的附着点。

专家们在重塑恐龙肌肉的时候,一般会以目前地球上的大型动物为参考,比如草食性恐龙的屁股就会模拟大象或犀牛的。如果遇到残余很少的骨骼化石,可以制作3D电脑模型,按照生物学和解剖学点对点的方法复原骨骼,然后找到肌肉的附着点,再添上肌肉。这些模型都得借助现有动物的生理解剖图来完成。

最后,脂肪和皮肤层会被添加到我们的复原图形中,包括鳞片、羽毛、脸颊、嘴巴、爪子等其他外形特征。那么,哪些恐龙是长着鳞片的,哪些又是长着羽毛的呢?

根据考古发现,一般来说,草食性恐龙的皮肤上都会有鳞甲的印记。最典型的是甲龙类恐龙,它们身上披着骨质板(像古代士兵身上穿的盔甲那样),以保护自己。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与草食性恐龙相反,基本上全身都被羽毛覆盖。现在,考古学家们能够确信有将近50种恐龙长着羽毛,这些恐龙身上有许多毛,从柔和、隔热的绒毛到华丽漂亮的羽毛。

古生物学家们又是怎么判断恐龙羽毛的颜色的?这就得说到黑色素。黑色素存在于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毛发中,是一种携带有天然色素的亚细胞结构,我们的头发是黑色、黄色、棕色还是姜黄色,都由它说了算。这些黑色素十分顽强,在适当的环境下,能够在化石里存活数千万年。

2014年,一个国际性的科学团队通过对黑色素的观察,揭示了一种叫作沧龙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皮肤颜色,结果显示它有一个黑色的背和一个颜色很淡的肚皮,而另一种海洋爬行动物鱼龙全身都是黑色的。用不了太久,用这种技术复原的恐龙,可能会色彩斑斓得让你大吃一惊。

无论怎么样,从化石里复原动物还是会带上一些猜测的部分,但这也是有根据的猜测,是一代又一代的生物学家们钻研的成果。毕竟,今天的我们比起前人,已经能更好地描述恐龙的外貌了。

猜你喜欢

古生物学家神兽复原
复原力是一笔人生财富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神兽》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复原两亿多年前乌龟化石
浑沌之死
“神兽”返校全国部分地区开学时间表
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掀起“恐龙热”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