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16-05-20冯连滔张炎芬黄小瑜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4期

冯连滔++张炎芬++黄小瑜等

【摘要】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76例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ICU重症感染患者, 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两组均采取美罗培南治疗, 对照组在30 min内输注完毕;观察组在3 h内输注完毕, 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 观察两组给药前、给药72 h后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以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变化情况, 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72 h后体温、WBC、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WBC、SOF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6.32%显著高于对照组47.3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6%、31.58%,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合理范围内, 美罗培南长时间给药不仅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提高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疗效, 因此美罗培南长时间给药对ICU重症感染患者疗效优于短时间给药。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感染;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时间

ICU重症感染是一种急性、进行性综合征, 近些年重症感染的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研究报道发现, 由其所引发的病死率高达 50%以上[1]。降低病死率, 改善临床治疗方案已成为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目的。早期、足量、合理的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ICU重症感染患者的生存率[2]。据此选取本院76例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ICU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不同给药时间的美罗培南进行治疗, 以此探讨美罗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 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76例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ICU重症感染患者, 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 女17例, 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48.66±5.71)岁, 其中低热(37.4~38.0℃) 23例、中热(38.1~39.0℃) 12例、高热(39.1~41.0℃) 3例;对照组男18例, 女20例, 年龄25~62岁, 平均年龄(46.61±5.13)岁,

其中低热22例、中热14例、高热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祛痰、解痉、止咳、营养支持等常规基础治疗, 同时对患者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1.0 g溶于4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每隔10 h给药1次, 30 min/次;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1.0 g溶于4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泵缓慢泵入, 每隔10 h给药1次, 3 h/次, 两组均治疗10 d。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给药时间内给药前、给药72 h后两组体温、WBC以及SOFA评分变化。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 显效:治疗后患者体温完全正常, 实验室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经过用药后患者发热、气促、意识改变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 或用药后患者病情并未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72 h后体温、WBC、SOFA评分变化比较 给药72 h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同给药时间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7%(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皮疹3例、腹泻1例、恶心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出现皮疹5例、腹泻3例、恶心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3, P>0.05)。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发生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 并且可能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 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有关数据显示, 每年由于重症感染而导致的死亡率已经高达40%[4]。

广泛用于ICU重症感染患者的美罗培南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 并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5]。杀菌作用取决于组织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的美罗培南是一种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有研究显示T>MIC>40%就能取得可靠的抑菌或杀菌效果[6]。为了进一步研究时间依赖性药物与给药时间之间的关系, 对本院76例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ICU重症感染患者进行研究, 观察组接受3 h美罗培南输注后在体温、WBC、SIRS评分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只接受30 min美罗培南滴注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6.32%)高于对照组(47.37%)(P<0.05)。美罗培南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其长时间给药决定于感染部位及感染严重程度。因此美罗培南对ICU重症感染患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不同给药时间的美罗培南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较明显, 美罗培南长时间给药能够提高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翁秀玲. 96例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40): 121.

[2]逄莉莉. 影响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 2015(1):49.

[3]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22):1857-1862.

[4]杨丽华. ICU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时危险因素分析.医学信息, 2015, 25(10):295.

[5]刘剑君. 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4(5):2505.

[6]王振红, 单悌超, 刘宇, 等.美罗培南3 h和30 min输注给药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26(9):644-649.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