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甘宁边区华侨组织的成立及演变发展

2016-05-20王胜军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组织华侨

王胜军

【摘 要】 文章主要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华侨组织成立的背景和陕甘宁边区华侨组织的演变发展:陕北公学华侨联谊会——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驻延安办事处——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记述了华侨热血青年为拯救民族危亡,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险,从海外回国,奔赴前线抗战的史实。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延安;华侨;组织

认识和研究陕甘宁边区华侨组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是我们追溯中国侨联这一组织的演变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时期,它可以为我们在华侨及华侨组织的统战工作中提供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一、陕甘宁边区华侨组织成立的背景

1、华侨来延背景

华侨是指侨居在国外的中国人。抗战爆发前,有1100多万华侨侨居海外,东南亚是华人华侨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海外侨胞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他们民族感和爱国意识更加强烈。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侨慷慨激昂,同仇敌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大力宣传抗日救亡,争取所在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理解和支持,并踊跃输财捐物支援祖国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许多华侨热血青年为拯救民族危亡,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险,从海外回国,奔赴前线。抗战前后,“有6万多华侨青年回国直接参加对日斗争”。[1](P5)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此外,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对海外华侨的宣传统战。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号召“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们”参加“最广泛的反日民主统一战线,建立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统一战线”。[2](P486)1938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华侨发出号召:“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3]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华侨青年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及广东、琼崖等地的游击队,更有一批志愿者冲破重重障碍,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如菲律宾华侨青年张道时、吴一舟等人喊出了“满腔热血去受训,不到延安誓不停”[4](P40)的口号。1939年,泰国华侨欧阳等12名华侨青年也同样发出了“要抗日,就得去找共产党去!”掉脑袋也要到延安”。[5](P236)的抗日激情。

2、来延华侨的情况

这些华侨有从海外回国直奔延安的,有国内求学的华侨到延安的,还有是早在参加革命前的归侨已到延安的。但在延的华侨主要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才来到延安的。抗战前后有600多人到延安学习和工作,[6](P125)其中“仅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的华侨青年就有650人”。[7](P5)1938年是华侨来延安的高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938年11月1日,马来亚柔佛士乃区华侨工人彭士馨、黄国光等华侨汽车回国服务团成员一行13人抵达延安。这是首批抵达延安的华侨团体,被延安人民誉为“华侨先锋”。

来到延安的华侨主要以青年为主。为提高归侨的革命素养,党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华侨们参加各种干部学校的学习。当时的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有几十名华侨学生。陕北公学的归国华侨最多,约二百多名。他们在延安学习后,在延安近600多名华侨约有300多人或者去敌后或派到海外工作,留在延安各机关单位工作的有300人左右。据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1942年6月的会员登记表统计:“在册会员有280多人,其中新、马、泰华侨最多,印尼、越南次之。从成分看,学生和工人占多数。从祖籍看,广东和福建最多”。[8](P108)

二、陕甘宁边区华侨组织的演变发展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内外华侨不断地奔赴延安,为了更好地发挥华侨的作用,加强和团结在延华侨的力量。在延华侨在不同时期根据局势和需要先后成立了一批华侨组织。陕甘宁边区最早成立的华侨组织是陕北公学华侨联谊会。

1937年10月,陕北公学在延安成立。1938年7月,在旬邑看花宫(今属铜川宜君县)成立了陕公分校。当时的华侨学员有100多人。同年12月,陕北公学华侨联谊会在看花宫成立。主任是早期从印尼回国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时任陕北公学分校政治部主任的张然和(又名张国坚),副主任是泰国华侨朱瘦林,秘书长是新加坡华侨廖冰(女)。1939年7月,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陕北公学华侨联谊会在这一时期宣布解散。陕北公学华侨联谊会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成立的第一个华侨组织。虽然其存在时间只有半年之久,但对陕甘宁边区以后的华侨组织的成立起了推动作用。

1939年7月16日,在延安边区交际科举行了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驻延安办事处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约有40人,大会选举服务团团长彭士馨为总干事,冯志坚为秘书。下设宣传股、组织股、劝募股,分别由杨约、黄国光、李文观负责。成立办事处的目的是“团结动员各地侨胞参加祖国抗战建国及海外宣传工作,传播南洋侨胞救亡消息,扩大祖国军民英勇抗战对侨胞的影响,加强与延华侨同志的联系,发动侨胞的募捐,援助抗战,并研究华侨问题”。[9](P125)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侨来到延安,为了满足抗战需求。在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驻延安办事处发起。1940年9月5日,延安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会议成立了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侨联的宗旨是:第一,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第二,组织华侨归国抗战,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和兴办各种实业。张闻天、王明、吴玉章等中央领导人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后,延安很多华侨随军到了各地的解放区,留在延安的归侨总共只有100来人。1946年3月12日,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召开,大会决定把“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改为“延安华侨联合会”。会址设在曾接待美军观察组的外宾招待所,另在文化沟设有活动中心。1947年3日,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撤离前夕,延安华侨联合会组织留在延安的数十名华侨干部开了座谈会。周恩来、李维汉、廖承志和杨尚昆等中央负责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1948年下半年,延安华侨联合会召开会议,决定把“延安华侨联合会”改名“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至此,存在了八年之久的延安侨联(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和延安华侨联合会的简称)胜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7] 李彬、马玉卿.抗日华侨与延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集1934~193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3] 刘华.中共侨务思想发展简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

[4]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华侨组编.峥嵘岁月—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纪实[M].北京:全国文史出版社,1988.

[5] 庄国英.从泰国到延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6][8][9]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延安时期侨务工作史略[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组织华侨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动因及启示
“华侨”一词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