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抡过去能改变多少现实
2016-05-20胡爱萍
教育家 2016年7期
文/胡爱萍
巴掌抡过去能改变多少现实
文/胡爱萍
近日有报道称,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在年度教职工会议上,被该院一名青年教师打了几记耳光,起因是该教师李某质疑甘阳“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
小时候在乡村,见过泼妇骂街,也见过无赖干仗。后来识了字,读了《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感觉现实中的怪现状并不比书中的少,但这位青年教师掌掴院长的行为还是令人忧虑。
虽然某件事一旦发生,一定有它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只以其发生的现实倒推其原因,则任何违反法律、违背道德的事,都有值得原谅的理由。问题是,我们需要坚守底线,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行事。
当然,一定有些“了解内幕”的人士,深入挖掘事情“真相”,进行八卦似的揭秘,试图从中找到李某行为的合理性,将被打者与过错方画上等号,以减小打人暴行的恶劣影响。也一定有人暗自高兴,大有“终有人出头替天行道”的亢奋。然而,以个人的好恶评判暴力行为的社会影响,将个人的利害标准置于法律道德之上,可能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或者打人者的意图根本不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了。
喊“打得好”的人,多是怀着看热闹不嫌事多的心态。就算对方确实做了不仁不义之事,需要有人揭露这一切,那也应该有理有据,坦荡磊落,而不是采取这种有违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竟然还有人为之叫好,这样的舆论,是想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带往哪个方向?
当然,这件事也折射出大学青年教师群体的艰难处境,需要改变的,不只是一位学院领导。巴掌抡过去,能改变多少现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