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16-05-19靳霞
靳霞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个基于B/S模式搭建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优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采用ASP.net作为系统网页开发工具、VB.net 为后台程序设计语言及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包括课程学习、实验作业下载上传、实验测试、成绩查询和数据维护等功能的在线学习。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关键词:实验教学;Asp.Net;B/S;SQL SERVER2005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7-0068-02
Based on B/S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c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JIN Xia
(Aks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Aksu 84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based on b/s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c course teaching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cess, USES the ASP.net as a system of web development tools, VB.net for backend database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SQLServer2005 as the background, including course learning, lab assignments, download upload data query, experiment test, performance and maintenance, and other functions of online learn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ampus network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aliz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provide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 Asp.Net;B/S;SQL SERVER2005
1 概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目前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进行实践锻炼的环境,通过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CAI系统可达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网上实验教学平台,不但有利于教师发布信息、交流信息和共享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强更实用的实践锻炼平台。
2 系统架构
2.1 体系结构
本实验系统采用基于B/S模式即客户端、web服务器及数据库Sql Server2005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具体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第一层客户端,只要在系统中安装有一种WWW浏览器软件就可以满足需要。浏览器作为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用于显示信息、输入信息和发送请求等,实现交互功能。第二层web服务器,用来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利用ASP.net可以动态生成HTML代码,并将结果嵌入其中,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库管理。当客户端提交的请求包含数据库的存取时,Web服务器便与数据库服务器一起工作。
2.2 功能结构
本系统的用户主要是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而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作为组织者、指导者。他们身份不同所具备的功能和权限也不相同。网络实验系统主要用户功能模块包括以下三个。
2.2.1 系统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由“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维护”等子功能模块组成。
1)“用户管理”子功能模块,实现增加教师及学生信息,管理和维护教师及学生基本信息等功能。
2)“系统管理与维护”子功能模块,使系统管理员方便地管理和维护本辅助实验教学系统。
2.2.2 学生模块
“学生注册/登录”子模块,学生申请注册,经“信息认证单元”审核其信息后,可登录到教师的辅助教学站点。
然后,通过子模块“课程信息访问”、“题目自测访问”、“在线考试访问”及“讨论区访问”,学生可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基本信息、CAI教学课件等内容。
本系统创建的后台支撑数据库主要有Student_Tb、Chapterinfo_Tb、Experiment_Tb、Sycjd等数据表构成。
1)学生信息注册表Student_tb
此表主要是存储学生注册的信息,包括id学生学号,xm学生姓名,sex学生性别,bjid学生所在班级编号,E-mai学生电子邮箱,mm学生登录密码,xb学生所在系名,zy学生所学专业,leval学生学历层次。
2)课程信息表chapterinfo_tb
该表存储了课程的课件和教案资料等信息,包括unitid课程具体章节号,unittopic课程章节标题,producter课程内容制作者,plandate课程内容发布时间,contenttype课程内容类型,contentpath课程资料存放路径, chapterid课程章节内容编号,
3)课程实验信息表experiment_tb
该表存储了课程的实验资料等信息,包括expid实验序号,id教师工号,expitemname实验项目名称,expcontent实验项目内容,expstate实验状态,unitid实验项目所属章节号,sourcepath实验源文件存放路径,samplepath实验样文存放路径,matterpath实验素材存放路径,askpath实验要求文件存放路径,
2.3功能实现
2.3.1 用户登录
本系统设计了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登录用户身份,由三种身份通过系统主页分别进入不同身份用户的页面。
对于学生在登录时会有两种情形:对于已经注册的用户,当输入正确的学号和密码后,可进入学生在线学习主页。没有注册的学生不能进入本实验系统网站,必须先注册。而当学生注册成功后,可点击相应的链接直接进入学生在线学习主页。
在页面的访问中,用到的技术是检测用户是否与服务器之间有对话(session),即Session("susername") = Trim(sdr.GetValue(1)),Session("id") = Trim(sdr.GetValue(0))该变量能将登录的姓名和学号带到网站的其他页面,使得用户在进入网站的其他页面时不再需要学号和密码验证。
如果未注册用户,那么Session(” id”)就为空值,将无法使用系统提供的某些特定功能,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其验证代码如下:
Dim sqlSel As String = "select * from admin_tb where musername=@name and pwd=@pass"
If operdb.login(sqlSel, name, pass) Then
Session("musername") = name
Dim sql As String = "select * from admin_tb where musername= '" + Session("musername") + "'"
Dim sdr As SqlDataReader = operdb.getRow(sql)
Do While sdr.Read
Session("musername") = Trim(sdr.GetValue(1))
Session("qx") = Trim(sdr.GetValue(3))
Loop
系统登录界面上有管理员登录、学生登录、学生注册及教师登录等导航信息,通过此界面可以实现学生登录。
2.3.2 学生在线学习
学生正确登录后,进入学生在线学习主页。在主页上学生可查看课件、实验等内容。
课程实验内容下载,实现将需完成的实验的原文、实验要求、实验样文及实验素材由务器下载到学生机上。单击下载实现实验内容的下载,设置保存位置至学生本机上。
课程实验上交,实现将学生完成的实验上传到服务器指定虚拟目录上并存于数据库内。
3 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采用B/S软件体系架构设计的一个良好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系统,是为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的质量而提出的。根据新疆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从不同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系统,最终实现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瓶颈问题如课时少、实践时间短、学生成绩录入统计等问题最小化。设计出依次从不同用户角度出发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在线课堂、实验操作及成绩录入查询等功能的实验系统。
参与文献:
[1] 丁晓香.基于ASP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 范振钧.基于ASP.net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长春:吉林大学,2006:5-10.
[3] 吴聪聪,赵建立.基于 Web 的通用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6(6):116-117.
[4] 赵宏伟.基于B /S 3 层体系结构的软件设计方法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