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CAD对马鞍口进行精确下料
2016-05-19周伟光
周伟光
摘 要:对于马鞍口的制作,一直以来,施工现场基本上采用将支管放置在主管上,采用定位、画线、切割、打磨,达到要求后焊接成型的方式制作。该方法的缺点:(1)效率低,多次重复定位、画线、切割、打磨作业;(2)手工展开放样时精度不高,且较为繁琐;(3)支管马鞍口开口边缘不规则;(4)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文章介绍了通过AutoCAD实现马鞍口展开放样尺寸设计的一个方式,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当今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优势。
关键词:CAD;马鞍口;精确下料
石油化工建设中,有一种特殊的配件接口——马鞍口,其形状犹如马鞍,故此得名。欢二联安全隐患改造项目中管道的碰头点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站内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的连接,往往这些新旧管道的连接均采取马鞍口连接,有时因生产需要,建设单位给的施工时间比较短,这要求我们的施工要迅速,而施工迅速的关键是要能确保马鞍口下料的一次成型。对于马鞍口的制作,一直以来,施工现场基本上采用将支管放置在主管上,采用定位、画线、切割、打磨,达到要求后焊接成型的方式制作。该方法的缺点:(1)效率低,多次重复定位、画线、切割、打磨作业;(2)手工展开放样时精度不高,且较为繁琐;(3)支管马鞍口开口边缘不规则;(4)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本文介绍了通过AutoCAD实现马鞍口展开放样尺寸设计的一个方式,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当今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优势。
1 前期准备
制作马鞍口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主管和支管的管径与其壁厚,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站内新旧管道连接时主管的开孔大小是根据支管下好料后来确定的,支管与主管的焊接方式不是承插焊,而是骑马焊,这也造成了理想图与实际图有一定的差别;其次确定支管与主管的连接角度,一般情况均为90°,即主管与支管垂直;第三,取一宽500mm的硬纸作为模板,厚度可以随意,就地取材便可,实际制模时我们可取其长度为管道外周长的1.1倍,这里只阐述一个理论数据,模板的长度暂取管道外周长的1.0倍,为方便制作模板,所有绘制的图中主管和支管长度均取500mm长。文章以一简单例子(主管φ273×7,支管φ273×7)来进行阐述,其他情况可以举一反三。
2 模板制作
2.1 建立模型实体
我们利用C AD软件来建模,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我们有直观的感官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放样提供采集数据的样板。
建立模型前,首先要确定支管与主管接触面的中心点与主管的中心线的距离,支管与主管的接触处是支管的内侧面与主管的外侧面。确定这个距离可以借助于CAD软件,建立主管和支管的面模型,主管面直径为273mm,支管为273-14=259mm。
由以上结论,我们能用CAD直接测出支管与主管接触面的中心点与主管的中心线的距离为43.15mm,由此数据,绘制出实体图,如图1:
2.2 分解模型实体
由实体图,可以抽出面,为采集数据做准备,如图2、图3:
2.3 抽取数据
因为支管与主管接触面是支管的内侧面和主管的外侧面,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抽取数据时需按内侧面,但是抽取前须将内侧面的A面向外偏移7mm,也就是偏移一个壁厚的长度。
步骤一:将内侧面转换成线,将A面向外偏移7mm,再分成若干等分,分的越多,制作模板时越精确,一般施工过程中取16等分即可;
步骤二:使用CAD软件测出每等分的弧长和对应的1~16标号的长度,具体数据见表1。
2.4 绘制放板
取一宽500mm的硬纸作为模板,厚度可以随意,就地取材便可,模板的长度暂取管道外周长的1.0倍,根据模板坐标系图在硬纸上画出圆滑线,按此圆滑线将硬纸切割成下料的模板,至此模板制作完成。
3 马鞍口下料成型
将制作好的放样模板直接定位在支管上,对支管进行画线、切割、打磨,这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以支管为基础,将支管定位在主管上,对主管进行画线、切割、打磨,这样马鞍口成型,最后进行焊接。
4 结语
所有采集的数据均是通过CAD软件直接测出,省去了复杂而繁琐的计算,保证了马鞍口下料的一次成型。即使支管与主管不是垂直关系,任何角度,都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马鞍口的下料工作。
不足的是,主管和支管只要有管径上的变化或壁厚上的变化,均需重新建立模型实体、分解模型实体、抽取数据并绘制放样模板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