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合成视域下《白鹿原》民族秘史的认知解构

2016-05-19王小潞冯希哲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白鹿白鹿原意象

王 瑛,王小潞,冯希哲

(1.西安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21;2.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 310058)



概念合成视域下《白鹿原》民族秘史的认知解构

王瑛1,王小潞2,冯希哲1

(1.西安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21;2.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 310058)

摘要:文中在概念合成认知框架下建立了隐喻认知模型,试图在“文化寻根”背景之下解构《白鹿原》文学作品中“小说是一个民族秘史”的概念,探讨文学创作背后“白鹿”意象的社会文化语境关联动因与隐喻化思维逻辑推理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民族秘史隐喻构式的解读包括输入空间I和II的建立、连通,以及类属空间高度抽象的“民族命运”框架结构,因为这种框架结构能够确保输入空间相应元素投射到合成空间,达成合成空间民族秘史隐喻概念的本质核心;而小说层创结构则以“大历史”的关联视角创造性地揭示了白鹿精魂与民族神秘性的共性连通、以及民族秘史所蕴含的深意是认知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白鹿原》;概念合成理论;民族秘史;“白鹿”意象;认知解构

《白鹿原》作为家族母题小说,通过白、鹿两家纠葛的家族纷争与冲突展现了白鹿原神秘地域的生存状况,勾勒出一幅厚重、史诗般的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陈忠实先生寻根式神秘风格的尝试,将白鹿神秘意象贯穿整个作品完成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建构、试图从“正史中释放出”秘史“全部的能量,使文本承担民众”代言人的角色,诉求普通人的关切,力图以“启蒙者”的高度对人生万象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进行反思[1].然而书中有关民族地域特性的编码绝不是任意的,而是作者在儒家之道根基深厚的秦朝故地精心设计了深邃而厚实的文化层断面,鲜活地反映了封建宗法制下农耕文化的社会形态以及民俗的精神力量.阿鲁玖诺娃认为,文学作品和隐喻的关系较为密切自然,因为文学家不是用通常的观点来看待客观世界,也不用一般通常的名称来称谓事物,而是透过形象来领略事物和看待世界,这就决定了隐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2].在《白鹿原》的扉页上,陈忠实先生以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为提名,高度概括了作者的创作观念.为了解读“历史变革中民族文化深刻裂变”的丰富内涵,“民族秘史”的认知分析成为本研究的重点.

《白鹿原》民族秘史的诸多研究及评论很大篇幅用于原型批评方法解构“白鹿”、“祠堂”等意象,旨在挖掘文本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文化审美理想,然而鲜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作品丰富的意象进行文化认知解构.文中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工具,在概念合成认知框架下构建符号式双域隐性空间关联复合模型,试图通过一系列心智空间的建立、映射、连通与合成揭示实时动态构建中语言的意义及《白鹿原》民族秘史的隐喻识解,以大历史审美视角诠释自然意象的语言、隐喻化思想及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反省历史变革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聚变与冲突,以及该文化制约下民族和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使人们更加直观清晰地窥见中华民族悲怆的国史、隐秘的心史、畸形的性史,窥见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并激发人们关于国人与其文化命运的思考[3].

1符号式双域隐性空间关联复合模型

Lakoff & Johnson认为,人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这种潜在的“隐喻思想”是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必要手段[4].隐喻被赋予了构建这个世界继而创造现实的能力,他不仅发挥了一种理解上的“处理”功能,帮助人们检索语义记忆中相关概念的联通,为思维提供框架而扮演语言表征的角色,而且体现了“认知经济”原则,即借用简单概念的语义结构组织较为复杂概念的内容[5].

1.1概念整合理论的局限

概念合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言语意义的构建和解读看成概念合成的产物,并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及互动作出详细阐述,特别对在线隐喻的意义构建与推理机制彰显较强的阐释力.为解决其理论描述力的问题,Fauconnier & Tunner提出了合成空间操作的建构性和动态性原则,同时遵守一系列优化原则的限制[6].然而,运用合成理论解构“白鹿”意象时,在输入空间以何种视点关联空间元素并确定合成空间的投射?输入空间之间的映射连通可否分类便于操作?输入空间的投射结构如何匹配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结构等诸多疑惑都需要回答.换言之,认知主体对投射对象的复杂认知加工、从空间框架中获取信息进行推理,并转变为层创内容的心智想象与模拟等等这些识解空间之间的投射与映射的逻辑推理和生成过程过于泛化.籍此,文中提出符号式双域隐性空间关联复合模型,试图更好地诠释《白鹿原》民族秘史的意义建构和文化表征.

1.2符号式双域隐性空间关联复合模型的建构

在改进模型中,我们融合了符号三元论、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解构小说的民族秘史.隐喻的言语属性是概念隐喻的符号表征,无论哲学认识论还是符号主义都隐含地将认知视为基于符号表征的高级心理过程,用于概念的逻辑推理、假设、规划、形成策略和问题解决等.皮尔斯提出的符号三元论由符形、对象和符释构成.其中,符形与符释的二元结合被称为意指关系,符形与对象的二元结合被叫作指称关系[7].Bartsch指出,概念不是静止存在的,他可在新的视角下或通过使用新的认知资源而获得新的解释[8].因此,符号概念语用推理的心理操作过程所涵盖的概念整合和意义析出是符合言语交际以语境关联为指导原则的认知活动. 文献[9]认为,每个言语明示的交际行为都预设其自身的最佳关联性,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认知语境效果.引入关联原则,结合语篇语境、文化语境、个人体验等因素取得最佳语境效果来解构语篇符号表征是本研究基于概念合成理论提出“符号式双域隐性空间关联复合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设理念,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符号式双域隐性空间关联复合模型

输入空间I 是完整概念的喻体空间,是储存在思维中暂时的、在线的话语信息的集合[10].认知主体接受语境信息从视点V1对情景进行观察和关联,确定最佳的概念空间属性.A1,B1,…,N1分别代表各元素到整合空间对应关系(语义、范畴、特征、受体或施体、角色或价值、容器或内容、整体或部分、时间、空间、文化、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位置和现实等).而这些关系是受语境和文化制约的,并由框架和认知模式来建构[11];输入空间II代表非完整概念的本体空间,认知主体在视点V2关联事件的核心,选择最佳语境效果的概念元素A2,B2,…,N2(如语义、成员、构件、属性、文化等).连线c表示两个输入空间各元素的映射对应关系:不相干概念具有抽象意义上的共性对应连通、新环境下产生某种意义共性的类推、部分与整体、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到抽象、因果关系、范畴成员相似性连通、通感的转换连通、特定文化经验中凸显结构获得以及两个概念组织框架结构一致性连通等[12].

类属空间构建于输入空间之上,认知主体在视点V,通过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认知操作过程[13],经连线a、b将输入空间共有非定义元素即A语义、B范畴、…,N及事件的共有框架,有选择地由连线d将相关信息和结构跨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并通过三种认知方式构建、完善和扩展形成层创结构[13].认知主体视点 (Vb1~Vb2)的不确定性导致对事件元素(Ab,Bb,…,Nb)观察的变动性特征,使整合的层创概念结构消解了输入空间的冲突,呈现出完整概念喻体与非完整概念本体之间的中立化,即某事件由于参照语境视点状态和特性发生了改变,很有可能超越两个输入空间发生持续改变,而创造出非字面的新义.

认知主体在输入空间借助明示语篇信息启动语境关联机制,选取不同语境参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概念结构的部分信息,运用联想恢复语境假设下的缺省信息,并激活输入空间言语符号显性的连通整合模式,突出空间的动态投射,模型中的箭头和虚线体现心智的付出过程.关联新信息和语境效果的整合正是概念合成视域下源域和目标域映射产生隐喻的过程,其概念整合的结果可表现为预测、判断或结论.

2《白鹿原》“民族秘史”的认知解构

2.1民族秘史的概念整合

隐喻理解不能局限于语言范围内的静态描写.通过《白鹿原》民族秘史隐喻思维创造性地引发新视角的研究对探索概念认知互换和隐喻机制可获得新的启示.随着言语事件的推进,释话人结合自身体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类比、推理、框架结构等信息整合手段在心智意会空间对概念进行认知处理与意境填充,寻找小说与历史最佳关联,以有效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认知语境效果,沟通读者客观世界、自身经验与创作者的心理连通,感知写作者的心智、意念和情感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图式化表征,解析事件冲突背后的文化内涵,旨在构建“白鹿”意象下民族内心里那些无形而隐藏很深的东西.雷达认为,小说的叙述风格确乎具有很强的心理动作性,他的笔墨也确乎不在外部情节的紧张,而是心灵史、灵魂史、精神生活史内在精神的紧张[14],其概念整合的认知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民族秘史的合成图解

首先,构建输入空间I喻体词 “历史”域,与输入空间II本体词“小说”域的对应映射连通.卢卡奇认为,历史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15],与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事件、行动以及事件行为的系统记录、诠释和研究有关,重事实、物证、考据,具有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他与虚构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反映社会生活、重视形象和审美特征的叙事性文学“小说”截然对立.其次,相异的概念冲突迫使认知主体借助小说框架知识和民族文化模式,以语篇语境为视点,进行两个输入空间格式塔式的完形分析,概括出“历史”源域组织框架为“民族存亡,其要素为中华民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价值与功能和文化传统等;目标域“小说”的组织框架是“人物的命运”,并蕴含“白、鹿”家族、小说人物、时代背景、离奇情节和故事结局等元素.最后,通过想象,以大历史视角关联小说与秘史,创造性昭示出小说以秘史为主,以正史为附的建构意义.一方面,通过朱先生、白嘉轩等人物的视点,叙述承载着包括家族文化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秘史;另一方面,通过家族叛逆者白灵、黑娃等人的视点,承载着时代历史和社会革命的显性历史叙述.在两种叙事相交融的过程中,家族与国家、族权与政权、宗法伦理和社会革命等关系结构设置得极富张力,叙述者也在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完成自身的分裂与整合[16].

2.2输入空间I与输入空间II的映射连通

Robert认为,心理空间是人脑感知、想象、记忆或者理解某一特定场景相关信息的临时“容器”,是人们说话和思维时无意识地用来组织后台认知运作过程的手[17].民族秘史概念整合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性连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II“虚构的时代背景”与空间I“真实历史阶段”的共性连通.陈忠实为“虚构的认为”寻找真实的历史背景,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困苦、麻木与挣扎的底层民众.由于虚构的背景获得了真实的时代语境,小说成为历史讲述的一部分,如风搅雪农民运动,抗日战争等反映民族和个人命运跌宕起伏的事件,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变换、党派斗争和家族矛盾,同时也激起礼教与人性、灵与肉的文化冲突,亦真亦假,有虚构,有史实,弥合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小说由历史的旁证变得更具力量[18],使小说背景与历史时代达成写实性共性连通.

2) 空间II新环境下“鏊子”意象与空间I“民族悲怆国史”的重合.《白鹿原》反映近现代革命战乱时期沉重、凝滞的生活和悲怆的命运结局,如同作者笔下火辣、通红的铁“鏊子”意象.充斥着流血和暴力的天灾人祸降临到白鹿原:苛捐杂税、白狼军阀、瘟疫、甚至文革期间挖掘朱先生的墓穴,字里行间不得不发出“折腾到何日为止”的感叹.“鏊子”符号意义的变异是新语境或新理据的引入而发生的,因此,具有社会建构的意义.“鏊子”般的白鹿乡村局势和生活状态堪比近现代革命前后百姓的疾苦,使小说与民族悲怆国史在作品新情景下产生某种意义的类推共性连通,是作者对历史真实的悲剧进行了成功的艺术审美再创造,生命与历史的同构才是小说的真正之道.

3) 空间II“角色典型性”与空间I“民族代表性”部分与整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连通.历史承载的民族与小说虚构的人物同属“中华民族”概念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品中鲜明的个性角色具有民族代表性,如大儒朱先生、追求革命的白灵如同历史风云人物,成为人们生活的精神领袖.而陈忠实先生认为,朱先生精魂化作奔腾的白鹿消失在白鹿原,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悲剧,是民族从衰败走向复苏复壮过程中的必然[19],是历史概念域中人物成员映射被选择性减缩整合的结果.黑娃角色符码完全是那些被压在文明底层的人性力量和阶级意识向“秩序”挑战的叛逆者的代表,他的逸出如其惊人之语“风搅雪”波澜壮阔地掀起了原上的土匪活动及农民运动[20].宗法制度的殉葬品小娥的悲哀与蒙昧是男权社会女性寻找自我幸福的牺牲品.畸形的两性关系用白赵氏的话语来概括“女人不过是糊窗户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族长白嘉轩“设计换地、种罂粟”悖于“耕读传家、学为好人”的道德人格,说明人性的游离与复杂.这些隐秘的心史、精神史与两性文化是社会的写实,即体现崇高的民族精神也暴露民族文化偏执的一面,鲜活、具体的人物形象与时代生活相吻合,具有历史现实的普遍性与代表性.

4) 空间II“土地情节、祠堂”与空间I“宗法制度”概念下家族相似性的连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存.白嘉轩“暗夺风水宝地”的土地情节和白鹿传说是民族情结中重要的环节.以家族为本位的“仁义白鹿村”建立的 “乡约”及“祠堂”作为宗法社会及其制度延续的重要根基,对氏族成员的行为履行管理、处罚、团结、教育与情感抚慰职能,还包括对其民间风俗文化信仰的渗透,对“修身”和“孝”的追求.这些对民族心理特质产生巨大影响并共同反映儒家伦理道德和血亲继承的宗法制度与“民族秘史”产生内在的关联.然而,白嘉轩对黑娃婚姻采取家族式的干预,对小娥之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显示了道德判断与历史发展尺度的二元对立与局限.此外,小说起首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作为全篇的“定弦之音”是记载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民风传统.《白鹿原》传承着历史文化概念下不同向度的价值观念,这些理念交叉重叠、具有范畴成员“家族相似性”的关联,使中国历史的文化镜像更加具体、形象,体现着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同时激发国人对其文化命运的思考.

5) 特定文化经验中空间II“自然意象”凸显空间I“民族神秘性”.作者借鉴“白鹿”、“白狼“和“飞蛾”意象,运用幻觉、梦幻、联想、潜意识等心理结构把虚构的人物与非理性的神秘超自然现象缝合在一起,如朱先生化身白鹿精魂仙逝、白狼军阀带来的社会动荡及小娥死后蜕变成飞蛾等以实录式的艺术创作手法完成作品的时空错位与秩序重建,展示了近乎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及真实世界的存在样态,还“民族秘史”以本来面目[21].作品借鉴遥远的发端于历史的白鹿传说,增强作品可读性的叙事策略,同时在读者心中积累起阅读的信任感,源于作品不断激活人们心中的认知模式,而该模式受制于人的成长和生活的文化模式.首先,神秘意象“白鹿”隐喻的规约度相对较高,对其范畴化认知处理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白鹿传说赋予现实人生替代性补偿的功用,说明初民的信仰和原始思维方式形塑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白鹿精魂”的神往,即“寻求出路,寄托人们对圣君贤相、公道正义、正常秩序的渴望”[22].这些神秘、超自然情节凸显了原始信仰与风俗文化,是朱先生获得“白鹿精魂” 文化价值表征的结果.然而,在历史“革命白狼”的嬗变和声嚣中,这些无尽的惊恐、动乱就像异化的梦魇纠缠着追求生活腾达,创造命运转机的“仁义白鹿村”的乡民.余华认为,赋予了某种意义的历史事件与具体的情节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是文学操作,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作者能够自由地接近了真实[23].作家因拥有话语权在字里行间轻而易举地将历史进行支解和颠覆[24],起到文化寻根、疗伤和补偿功能.通过白鹿等意象的描述,使小说在特定文化经验中凸显民族神秘性而获得共性抽象连通.

6) 空间II小说“主题”与空间I“历史教化功能”的共性及因果连通.《白鹿原》刻画的人物,与关乎世运兴衰的历史都共享人类的生命世界,共同体验民族的生命感悟.无论小说还是历史记载都发挥着“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精神式治愈功能与寻找出路的寻根之道.小说同样诉求历史那种厚重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得两个概念域在诸多功能上具有共性的连通.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18],这种因果相袭的行为和结果,在两个概念域达到高度统一,建立了小说域“心理、精神的真实”与历史域“事实逻辑”之间的对等连接.

隐喻对多数概念具有构建作用,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焦点的变化,读者对隐喻本体“白鹿原”本质的认识不断加强,通过联想,创造性找寻“白鹿”意象与人类的共性或相似性,将喻体“民族秘史”投射到本体之上,使“小说是民族秘史”的隐喻理解更加直观、具体.

2.3类属空间高度抽象共有的“民族命运”框架

大脑通过语境关联,选择、匹配与想象对输入空间元素进行抽象化及概念化认知加工,构建起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高度抽象的类属空间是输入空间的交汇点,反映各输入空间共有的角色、基本框架和元素.小说空间II不能超越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极强的时代元素.构成人物命运的悬念成为小说核心的叙事动力是一条串着因果相袭的行为和事件的纽带,在空间移动,在时间中完成.由于时间的心理经历具有“泛人类的经历基础”[25],人们对虚构故事的解读不存在结构上的认知障碍.《白鹿原》的要素包括人物、背景、事件关系、民风民俗、结局、实现功能等内容,其构成框架“人物命运”与历史域“民族存亡”的连通映射存在极大的相似、相关性.类属空间对输入空间部分信息进行互动式映射后提取“民族命运”共享结构及其构成元素“行为人、事件行为、背景、行为结果和行为影响”等,使小说域与历史域建立相似性连通.

2.4合成空间达成隐喻非字面新意义

合成空间承接两个输入空间的背景与结构达到新的认知,是想象和逻辑推理的结果,是己有元素的扩展.输入空间的部分元素选择性组合,形成对应性类比关系,即“国家与家族”的同构关系、“朱先生与历史人物”的对应,“白鹿与神话传说”的同质,“风搅雪与历史农民运动”的鞣合,凸显“教化、宗法伦理的白鹿祠堂与儒家传统”的统一,“鏊子与生活状态”等匹配关系的建立,完成概念整合的第一阶段“组合”.

从不相干的事物中寻找相似性关联是创造隐喻的前提条件,也是新概念形成的直接动因.高度抽象的框架结构“民族命运”经类属空间由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在整合空间,认知主体解构民族秘史需借助背景知识关联小说的“虚构情节”与历史现实的冲突,发挥联想恢复语境假设下《白鹿原》的缺省信息,以“大历史”视角审视民族命运、审视社会的升沉,爱憎的消长与生命的拼搏[26],只有那些适应作品情境语境的语义才能最终被确定下来,只有那些符合民族利益的人和事才能永存,实现“组合”匹配关系后的第二步“完善与扩展”,揭示民族秘史所蕴含的深意,即朱先生神秘离奇幻化成“白鹿精魂”正是作者追寻儒家文化传统及其型塑的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文化所接纳和留存的精神世界的体现,是人的自然本性与文化规定性的高度统一,是寻找可能的精神家园和回归之途.“小说是民族秘史”生成了非字面符号所能及的概念隐喻含义,即《白鹿原》是一部反映民族情怀,文化寻根,具有民族神秘性与历史现实性的叙事作品.

2.5影响“民族秘史”识解的因素

认知视角下研究《白鹿原》的理论意义在于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置于概念、文化、物理的、社会的背景下,创造性地应用心理空间的连通与概念整合揭示文学作品中自然语言意象的实时意义构建和理解的心理过程.概念隐喻受认知主体情感、态度和想象的影响使人们开阔了对认知客体的认识.但是,模糊性语言流白、主观性差异及跨域映射的信息整合方式对“民族秘史”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1) 模糊性语言流白.人的理性本质上是想像的、隐喻的[27].概念结构的非符号性和建构性,说明概念的理解不与外界完全直接对应.白鹿等意象反映民族悲怆的国史、隐秘的心史以及畸形的性史,这些无形的概念不可能通过清晰有形的符号得到完全彻底的表达,某种程度上是“道昭而非道”的根源所在.另外,范畴的模糊性使得作为思维表达工具的语言如幻化的“白鹿”、嘈传的“白狼”军阀以及瘟疫蔓延中的“飞蛾”,由于输入空间意象表征信息的质与量有很大的随意性,自然也会产生模糊性概念,加之人的思维过程不总是精确、清晰的,文化背景差异、话语信息缺省等均可导致民族秘史隐喻本身的歧义性.

2) 主观性差异.概念合成的过程是将真实存在的东西,看似不合逻辑的、虚构的东西以及想象的东西概念化[28],然而不同心智体验、知识结构以及心理空间映射的认知方式,使得受喻读者与施喻作者的层创结构产生冲突和断层.作品中的“白狼”意象可指凶悍、残暴的土匪军阀,也可预示极具强破坏性的近现代革命,同时也代表了反抗压迫的正义力量.由另一认知主体来理解一个认知主体,其隐喻及意义的解读需要受喻者与施喻者两者经验的交融和合流[29].在线隐喻推理时受喻者试图寻求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推导出的意义是否与施喻者统一,说明隐喻产生与理解都具有主观性,因此,对《白鹿原》的解读每个读者都会有其独特性.

3) 信息整合方式.即便是理解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和神经加工过程[30].人脑由数量巨大的(1 011~1 012个)神经元及更多的(1 015~1 016个)突触构成的复杂网络.解读隐喻的联想由人的生物认知特性决定,概念映射的信息整合方式对应大脑认知层次网络中的节点.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节点间的连线和箭头便是联想和联想取向,是联想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在一起[31].一定的语境刺激突破神经元上某节点的阈限值,通过联想关联概念,建立心智空间的连通而识解隐喻.《白鹿原》的故事背景与时代的吻合,激活大脑的“历史”概念域,弥合小说与历史的间隙.“铁鏊”意象类推民族苦难史,说明心智的具身性拓展了对历史更深刻的体验;人物角色的描述重合了人们对人性社会的普遍认识,这种认知“经济原则”使认知主体通过体验关联人类的概念系统同时参与心理空间的连通,整合概念隐喻的非字面新义.

3结 语

文中将“白鹿”意象置于人类共有的心智体验之下,通过作品背景凸显区的事件关联历史文化与社会的百科知识,匹配输入空间信息以建立跨域连通,并将类属空间高度抽象的“民族命运”框架投射到合成空间.同时,借助认知主体的想象,完善、拓展小说与历史的概念整合,使语言符号、小说事件和历史文化达到和谐一致,使读者在层创结构理解叙事者所表达“民族秘史”的真实意图与主题.“小说是民族秘史”的观点表明,《白鹿原》作品既非对现实社会真实地描写,又非纯属作者陈忠实个人对其作品的看法,而是认知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概念隐喻.然而,模糊性语言流白、空间表征信息的量与质的随意性与可变性、类属空间的模糊认识、概念映射信息整合方式等等都说明,“小说”域与“历史”域的空间元素及结构的关联和选择,合成空间的推理与想象等认知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到进行范畴化的人的主观因素以及与认知客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文中是以本土文化为范本、尝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导向研究动态语篇的隐喻,只有不断完善隐喻语篇框架下作品意义实时构建和理解的心理过程,才能增强认知语言学中相关理论的解释力和科学性.

参 考 文 献:

[1]张颐武.《白鹿原》:断裂的挣扎[J].文艺争鸣,1993(6):62.

ZHANG Yiwu.White Deer Plain:Struggles in the Cultural Gap[J].Academic Views on Literature and Art,1993(6):62.(in Chinese)

[2]杨华.阿鲁玖诺娃的隐喻观[J].外语研究,2008(3):16.

YANG Hua.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Theory by H.Д. ApytЮНОВα [J].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08(3):16.(in Chinese)

[3]魏建,房福贤.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WEI Jian,FANG Fuxian.A Study of the Contemporary Writers and Their Works[M].Jinan:Shan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1.(in Chinese)

[4]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MILLER GEORGE A,JOHNSON-LAIRD PHILIP N.Language and Perception[M].Cambridge,MA,England:Belknap Press,1976:VIII.

[6]FAUCONNIER G,TURNER 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

[7]黄华新,徐慈华.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J].哲学研究,2008(4):93.

HUANG Huaxin,XU Cihua.The Truth Value Conditions of Metaphorical Sentences[J].Philosophical Researches,2008(4):93.(in Chinese)

[8]BARTSCH R.Dynamic Conceptual Semantics:A Logic-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into Concept Formation and Understanding[M].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1998:95.

[9]SPERBER D,WU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206.

[10]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7.

ZHANG Hui,YANG Bo.Mental Spaces and Conceptual Blending: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2008(1):7.(in Chinese)

[11]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3):37.

WANG Shaohua.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Blended Space Theory for Metaphors[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1(3):37.(in Chinese)

[12]李昌文.“概念整合”与新义新词——基于《周易·易传》的新义新词生成机制分析[J].东岳论丛,2011,32(10):96.

LI Changwen.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and the New Meanings of Neologism—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Neologism Based on Zhou Yi—The Book of Changes [J].Dong Yue Tribune,2011,32(10):96.(in Chinese)

[13]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4]雷达.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J].文学评论,1993(6):108.

LEI Da.The White Deer Spirit on the Ruins—the Review on White Deer Plain[J].Literary Review,1993(6):108.(in Chinese)

[1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6]吴晖湘.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狂人日记》《激流》《财主底儿女们》《白鹿原》为个案[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94.

WU Huixiang.Transformation of Narration Mode in 20th Century’s Family Novels—According to《Bedlamite Diary》《Riptide》《Rich Man’s Children》《Bai-Lu Plain》.[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2003(6):94.(in Chinese)

[17]ROBERT S.Cognitive Psycholog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18]谢有顺.小说是活着的历史[J].小说评论,2012(2):35.

XIE Youshun.Fiction is a Living History[J].Novel Review,2012(2):31.(in Chinese)

[19]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J].小说评论,1993(3):6.

CHEN Zhongshi.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White Deer Plain[J].Novel Review,1993(3):6.

(in Chinese)

[20]李迎丰.《白鹿原》的空间设计与意义追寻[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4):106.

LI Yingfeng.Spatial Design of White Deer Plain and Its Pursuit of the Significance[J].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1995(4):106.

(in Chinese)

[21]王倩.民俗信仰 父亲原型 文化意象——白鹿原:“民族秘史”解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WANG Qian.Popular Belief & Father Prototype & Culture Image—BaiLu Yuan:National Secret History Analyses[D].Xi’a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2007.(in Chinese)

[22]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ZHANG Renrang.The Course for the Arts of Chinese Ancient Novels[M].Jinan:Shandong Education Press,1991.(in Chinese)

[23]余华.虚伪的作品[C]//余华作品集(第2集)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8.

YU Hua. Hypocritical Works[C]// A Collection of Literal Works by YU Hua (Vol 2).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1995:278.(in Chinese)

[24]王春云.论“后革命时代”下的小说与历史[J].文艺评论,2006(3):30.

WANG Chunyun.On Novels and History in the Post Revolutionary Era[J].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2006(3):30.(in Chinese)

[25]周榕.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2000:(1)65.

ZHOU Rong.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Time[J].Modern Foreign Languages,2000:(1)65.(in Chinese)

[26]黄柯.小说与历史[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3):86.

HUANG Ke.Novels and History[J].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1989(3):86.

(in Chinese)

[27]石洛祥,李力.超越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歧义的理解及消解[J].外语与外语学,2008(6):8.

SHI Luoxiang,LI Li.The Special Meaning that Goes Beyond the Territory of Literal Meaning—Interpret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Metaphor-Induced Ambiguity[J].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8(6):8.(in Chinese)

[28]FAUCONNIER G,TURNER M.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9]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6):34.

WANG Wenbin.On th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e Self-negotiation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6(6):34.

(in Chinese)

[30]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84.

WANG Yin.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Cognitive Linguistics:Embodied Philosophy[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02(2):84.

(in Chinese)

[31]王小潞.联想的语义连接功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76.

WANG Xiaolu.The Semantic Connective Function of Association[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7(2):176.

(in Chinese)

(责任编辑、校对张立新)

Cognitive Deconstruction of the Secret Chinese History in White Deer Pl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Blending

WANGYing1,WANGXiaolu2,FENGXizhe1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21,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ttempts to afford a metaphorical cognitive mode by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works White Deer Plain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and by deconstructing “the secret Chinese hist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al root-seeking”,to explore the relevant motives of creating the “White Deer” imagery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metaphorical logic inference behind the literary writing.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of secret Chinese history includes the constructive processes of space I and II,various kinds of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and the highly coerced framework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fate” in the generic space,not only because the framework enables the corresponding elements of the input spaces to be projected into the blending space,extending the theme of metaphorical concept of secret Chinese history,but also because the emergent structure creatively reveals the common connections between “White Deer Spirit” and the secret Chinese history,and its profound meaning can be foun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ader’s subjectivity and the contextual factors in the novel from the relevance perspective of “macro history”.

Key words:White Deer Plain;conceptual blending;the secret chinese history;white deer imagery;cognitive deconstruction

文献标志码:中图号:HO30A

文章编号:1673-9965(2016)03-0244-09

作者简介:王瑛(1972-),女,西安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认知.E-mail:383234484@qq.com.

收稿日期:2016-01-05

DOI:10.16185/j.jxatu.edu.cn.2016.03.013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14ZDB155);国家教育部2014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白鹿白鹿原意象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白鹿
意象、形神
草根模特白鹿:文艺小鹿也招摇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白鹿态度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白鹿原》将拍电视剧 力求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