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馨田 我用手语传递爱

2016-05-19

绿色中国 2016年2期
关键词:艺术团手语母亲

文 本刊记者 郑 婷

姜馨田 我用手语传递爱

文 本刊记者 郑 婷

Jiang Xintian Transmit Love By Sign Language

在一个沉闷冬季的午后,绿色中国网络电视的演播室迎来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嘉宾。她高挑靓丽,却听不到任何人的赞美,她曾被网友称为“用手和微笑说话的姑娘”,她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主持人姜馨田。为此,演播室也请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助理李文倩老师来帮助做手语翻译工作。整个采访进行得安静又流畅。而我们,也离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手语姑娘更近了一步。

无声天使之降生

姜馨田是典型的山东美人,肤白貌美气质佳,再加上一米七二的高挑个,很难看出是一名聋哑人。作为央视春晚舞台上第一位手语主持人,姜馨田用手语表达了所有失聪残疾人的心声;她也是2008年世界残疾人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使者,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她自信地点燃了奥运圣火;她年幼便失聪,却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于2003年参加了世界“环球小姐”大赛,获得十佳选手奖、最受媒体关注奖和组委会特别荣誉奖三项大奖,并担任“环球小姐”大赛的特别形象代表,成为“环球小姐”52年比赛历史上首个获奖的聋哑人。

虽然双耳失聪,失去了和这个世界非常重要的一个交流的窗口,但是姜馨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发现美、感受美、展现美并创造了美。

1984年,姜馨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青岛人家。父亲是青岛市一名工程师,母亲是小学音乐教师,一家三口就住在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但是,姜馨田并不是生来就失聪。三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得了肺炎,打针时过度使用了抗生素,姜馨田失去了听力。咿呀学语时,母亲几乎用了半年的时间,才教会了她发“啊”这个音。而在那些其他孩子早已能够从嘴里蹦跶出好多词语、近乎绝望的日子里,母亲甚至有过抱着她去跳海的念头。

姜馨田告诉我们,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母亲付出了巨大的爱和耐心,甚至和父亲决定不要二胎。她说:“妈妈从专家那里得知,听损的幼儿在两岁前学习发声的最佳期,否则,两岁以后,如果声带不练习发声,声带会日渐萎缩,发出的声音就像动物吼叫般僵硬的直声。妈妈下定决心要教我发声,教我说话,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不想使我成为一个全聋全哑的人。”然而对于一名没有任何经验的母亲来说,训练一个聋哑儿童发声,对她和姜馨田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由于姜馨田听不见发音,母亲就让她用小手托着自己的下腭,感受她说每个单词所引起的声带震动。就这样一百遍一千遍地教,每次练声练到乏味时,姜馨田就会开始哭闹。妈妈也心疼也哭,但哭也得练,母女俩就在泪水中一次次重复着那个无声的“a”。两个月后,姜馨田终于能发出了“a,o,e,i,u,ü”这6个单韵母,虽然有点儿含混不清,可母亲却觉得那是这世上最动听的声音。两岁半的时候,姜馨田发出了生平中第一个完整的词汇“妈妈”。

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主持

2003年4月第52届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才艺展示

由于就读的是聋哑学校,即使周围的世界是无声的,但是异样的眼光和嘲讽却能够让姜馨田难受好久。妈妈总会这样鼓励她:“只要你自强自立,你就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她也以此为座右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在2010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表演

在爱的力量下绽放

姜馨田7岁时,听不到音乐的她迷上了舞蹈。可是由于她不知道什么是音乐,更不知道什么是韵律,她的舞蹈始终跳得硬邦邦的。在舞蹈班时,姜馨田的动作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总是跟不上节奏,老师花了很长时间也无法纠正过来。通常是,其她的同学都在跟随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姜馨田却因听损太重跟不上节奏,当小伙们下蹲时,她还站着,当她们起身转身时,她却还在做着下蹲的动作。被迫放弃舞蹈的姜馨田14岁时,1米68的身高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她加入了学校开设的“形体特长班”,开始了同样吸引她的模特生涯。刚穿上细长的“恨天高”时,她连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走路了。最初的一个月,姜馨田的脚磨出了血泡和茧子,但因为几乎每天都要训练,往往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几年下来,姜馨田已经能稳稳当当地踩着高跟鞋在T台上像模像样地走台步了。

青岛市教委组织的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上,高中部的老师和同学们设计了许多款式新颖的服装,学校决定让体型匀称、容貌秀丽的姜馨田和几名学姐分别进行了速裹服装展示。在表演中,14岁的姜馨田以高雅端庄的走台风格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2002年7月,第12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海之魂”模特大赛开赛。还在上初中的姜馨田打着手语,希望妈妈能同意她参加选美大赛。妈妈虽然反对,但是看到女儿如此渴望,便还是应允了。第二天,姜馨田拉着同班同学到中山路上买了一双8公分高跟的皮鞋,又到理发店做了头发——那是她第一次参加选美比赛。就是那次比赛,姜馨田一举获得了获得“十大美人”、“最受传媒关注”和“爱心天使”三项大奖。

自从在选美比赛上一举成功,姜馨田的生活就发生了许多变化。她被邀请在各种艺术节、文艺晚会上参加演出。而每一次演出,都可以说是姜馨田和母亲共同完成的。舞台上的姜馨田听不到音乐,在台下观众席上,一束聚光灯打在母亲身上。母亲站在一把椅子上,用手势为姜馨田提示音乐的节奏。台上的姜馨田则尽情地舞蹈,没有人能看出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母亲的指挥下完成的。台下的母亲用肢体语言向台上的女儿“讲叙”音乐的进程,用手势为女儿伴奏。网上这几段姜馨田演出的视频,让无数网友都为之动容。

姜馨田说,自己是母亲用这世间最伟大的爱创造出来的美丽奇迹。“我妈妈曾说,孩子已残但不能废,她要让我像正常孩子一样,充满爱心、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地生活下去”,姜馨田说,母亲把她送到康复班学习,自己也将工作调到离女儿学校近的单位;随着自己渐渐长大,母亲开始训练她基本的生活能力;后来将自己送到青岛市中心聋校学习绘画、舞蹈和服装设计等专业课程。

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姜馨田正能量满满的生活中,你随时都能看到挂在她脸上的那抹自信的微笑。母亲教给她的爱和勇敢,成了她一生的财富。

青春就是要以梦为马

2003年,已经是青岛市“海之魂艺校”签约模特的姜馨田做出了一个连许多正常孩子都难以想象的大胆决定:参加第52届环球小姐大赛。在才艺展示单元中,姜馨田在表演舞蹈时,眼睛不时瞟向台下的母亲。她的每一个舞步,都是在母亲的手势指引下完成的。最终她以总决赛第六名的成绩荣获“中国十佳”、“最佳媒体关注奖”和“特别荣誉奖”,还被美国环球小姐总部特别邀请到巴拿马,担任环球小姐大赛的“特别形象代表”,参加公益慈善活动。

随后,姜馨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也幸运地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选中,成为副团长、“最美手语”王晶老师的学生和骨干手语主持人。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姜馨田说是自己更快成长的开端。

姜馨田刚进艺术团的时候,团里就决定由她来做晚会的主持,也就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配合着配音解说用聋哑人特有的手语“同声传译”。经过长时间的苦练与磨合,她终于成功了。直到有一天,姜馨田在“翻译”的时候一时情急,嘴里发出了声音,这给了大家灵感,决定让姜馨田在打手语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由于她从小对声音没有概念,所以她说出的话很特别,虽然有些吐字不清,但是当她“艰难”的语言回荡在演出现场的时候,却能震撼到观众的心灵。

2005年央视春晚“舞蹈《千手观音》”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令艺术团与全球结缘。姜馨田也因《千手观音》之缘幸运地登上2005年的春晚舞台,并同央视著名主持人和艺术团的老师们一起,在晚会现场用手语现场教会亿万观众:“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那一年,姜馨田以其特有的“手语+口语”的主持人形象被许多媒体争相报道,成为网络上的“最美手语主持人”。

在艺术团做主持的十二年间,姜馨田随团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出访了七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达上千场;她作为残疾人代表,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成功引燃了世界残奥会圣火,端庄大气的表现获得多方赞誉。

姜馨田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特殊团体艺术团,以它特殊的凝聚力使自己飞速地成长起来,“使我从一个起初有点任性的姑娘变得越来越能顾大局、注重他人的感受;使我从一个丢三落四的马大哈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懂得自我管理、同时也会协助他人的人;使我这样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见到了很多大场面、大世面;使我越来越大气沉稳,越来越懂得配合与合作的重要。”

从姜馨田的故事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一种充满美感的和谐:残疾人彼此就是对方的眼睛、手足以及“传声筒”,聋人是盲人的眼睛,肢障的是听障的翻译,身体健壮的主动推着截瘫者的轮椅。姜馨田说,只要心中繁花不灭,世界就满是春天。

这个用手语感动了亿万观众和网友的姑娘,凭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不懈努力,在无声世界里奏出了一曲动人的乐章。以梦为马,世界就在她脚下开出了最美的生命之花。

猜你喜欢

艺术团手语母亲
无愧于时代的少儿文艺创作——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创作实践为例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给母亲的信
奇怪的手语图
悲惨世界
“心连心艺术团”
街头巨偶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