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
—— 徐州森林城市建设见闻
2016-05-19张志国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
—— 徐州森林城市建设见闻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Forest City" Grows from Stone Stitch
江苏省徐州市,一座百年煤城、曾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大力修复生态,为民造绿,发展绿色工业,造就了由“半城煤灰一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绿色转型奇迹。
本刊记者9月在徐州采访看到,潘安湖湿地,天高水蓝、绿草成茵;金龙湖宕口公园,显山露水、山清水秀;九里山松柏苍翠,峰峦竞秀……如今的徐州已从昔日煤城留下的塌陷地,变身成国家森林城市。
现在,徐州主城区有300亩以上的大型公园、景区、园林近30个,并且全部免费向市民敞开。今天的徐州,正以“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全新景致和“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赢得了人们“错把徐州作杭州”的惊叹!
昔日废弃采石场成为今天的金龙湖宕口公园
9月6日下午,本刊记者在当地林业部门人员带领下,来到了被誉为徐州市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典范的金龙湖宕口公园。今天的金龙湖宕口公园,到处亭台轩榭,绿树葱茏,花香阵阵,但谁能想到,7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废弃采石场。由于历史上无序的爆破和采掘,造成岩体破碎,危崖累累,曾经像“明珠”一般的山体因为人为的开采,整个山体就像“城市的伤疤”。开发区本着“生态修复、覆绿留景、凝练文化、拉动经济”的理念,将其打造为一个生态公园,主要体现为“两潭、两岛、一瀑、一谷、一云梯”七大主体景观。
“要是你们几年前过来,根本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徐州市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处处长李全胜指着宣传栏上的一张图片说,这里原来就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寸草不生”。
“金龙湖宕口公园矿山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包括东珠山北坡、东坡和南坡。”据李全胜介绍,公园用地面积512亩,原始背景为废弃的采石场,山上乱石成堆,日久风化形成宕口,岩体就像一块“城市的伤疤”。开发区本着“修复生态、覆绿留景、凝练文化、拉动经济”的理念,将整个公园“变废为景”,成功打造出一个“显山露水、山清水秀”的金龙湖宕口公园。东珠山宕口公园一期2010年建成,主要以山体绿化为主,已建成的日潭、月潭、珠山瀑布等是公园的亮点,开放后游览者络绎不绝。二期主要包括东珠山北坡、东坡景观绿化工程,已于去年5月完工并敞园开放。
“从外面运来2万多方土,种植乔木1万多株,灌木1.5万株。政府总共投资了9000多万元。”李全胜说。
如今,金龙湖宕口公园内清水交融、碧水满园,园内湖面辽阔、河流蜿蜒曲折,每逢周末,城区及周边群众呼朋唤友,大人带着孩子,纷纷来到这里,既可以浅滩戏水,又能体验瀑布、休闲垂钓,漫步亭台水榭,徜徉小桥流水,尽情享受大自然淳朴的生态风光。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秃山,到处尘土飞扬。”正在公园里带着老婆孩子游玩的一位徐州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王先生说他特别愿意带家人来这个地方,金龙湖宕口公园是徐州老百姓周末最喜欢来的地方。
徐州苗圃科技园坐落于著名的吕梁风景区内,位于崔贺庄水库西岸,土地总面积1247亩,是一个集科研、旅游、生态修复为一体的大型苗圃展示基地。
记者看到,园区内包含中心双龙湖垂钓区、自助采摘作物区、紫薇区、落叶乔木区、常绿乔木区、花灌木植物区、球类植物区、新品种技术研究区、经济林植物区等十个观赏区,共种植130余个品种近30万株苗木。
徐州苗圃科技园的建成,为吕梁山风景区又增加了一道优美靓丽的风景线、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园。
徐州苗圃科技园里,记者见到了一位66岁的老汉耿上海,他说自己每天在这里上班,给工作人员做饭,每个月给1400元工资,他家里还有5亩地。农村土地流转,国家一亩地一年给1000元钱,5亩地就是5000元。耿老汉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还笑着要让记者们尝尝他的家常菜手艺呢。
徐州煤炭规模化开采已有130余年历史,形成了约32万亩塌陷地。塌陷区内房倒屋塌、沟壑纵横,被称为城市“伤疤”。徐州因地制宜,把塌陷区改造成为生态湿地,诞生了上百个湖泊、湿地。全国首个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湿地公园——以西晋美男子潘安命名的潘安湖湿地开创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建设,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湿地、AAAA级旅游风景区。2015年,潘安湖湿地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金秋时节,行走在碧波荡漾、蒲草摇曳的潘安湖畔,记者团的成员们难以相信,这个今日的“中国最美的乡村湿地公园”,昔日竟是1.74万亩采煤塌陷地。
一位工作人员在徐州贾汪区国家湿地公园里喂养黑天鹅 章轲 摄
“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市城市景观 章轲 摄
在潘安湖湿地公园担任解说员的小张姑娘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了,她说每天在工作在湖阔景美、绿林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心情都无比的舒畅,所以干起工作来也是干劲十足。
向荒山进军,石头缝中绣出绿色森林
环徐州皆是山。云龙山、凤凰山、九里山、白云山……72座山峦环抱四周。徐州山体多为石灰岩,平均土壤厚度不超过10厘米,树木难以存活。解放初,徐州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1952年,毛主席站在云龙山上,眺望徐州山岭,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奏响了徐州百万人民绿化荒山的乐章。半个世纪过去,徐州50余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然而,至2006年末,徐州市还有15万多亩荒石山未被绿化,而且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2007年以来,徐州市两次启动“向荒山进军”绿色行动,累计投入5.9亿元,向全城的荒山秃岭进军,啃下“硬骨头”。
60年年年栽树,几代人代代植绿,徐州创造了“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的奇迹,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1.9%,位居江苏第一位,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42.6%,成功于2013年入选“国家森林城市”。
徐州市贾汪区是一个山区,平原、低山丘陵和采煤塌陷地三分天下。“石灰岩构造的山体由于无土缺水,干旱贫瘠,植被难以存活生长,种子到地里,还没发芽就干死了,一桶水倒下去,5分钟内渗漏得只剩一片水渍。”徐州市林业局副调研员梁雄柱介绍。
谁说石山造不成林。据了解,在苏北地区山地绿化工程中,造林技术人员采取引水上山、悬索运苗、施用保水剂等妙招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记者在徐州市贾汪区大洞山景区采访时,贾汪区林业局副局长王春玲介绍,海拔361米的大洞山是徐州市第一高峰,过去岩石裸露面积高达70%以上,且远离河湖水库,是徐州市荒山造林难度最大的地段。
从2010年起,徐州市全面启动“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大洞山被定为首选战场。45家施工单位探索出了引水上山、悬索运苗、爆破碎石、机械挖坑、客土植苗等一整套荒山造林办法。2011年初至2013年底,大洞山荒山绿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投工20多万人次,栽植乔木260万株、灌木320万株,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目前,大洞山荒山绿化工程已成为全国石灰质山体造林的样板工程。2011年12月6日,国家创建森林城市检查组调研大洞山绿化,连称奇迹。首席专家盛伟彤当场说:“谁说石山造不成林,就请他到贾汪来看!”
据调查,贾汪区2005年以前的年蒸发量平均为1154毫米,自从实施“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以来,近几年的蒸发量基本保持在1052毫米左右,年均蒸发量下降了100毫米左右。与之相对,近几年来贾汪的年降雨量在逐年上升,从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上升到1100毫米左右,这相当于将贾汪区南迁了400公里。
素有“百年煤城”之称的贾汪一改往昔的灰色印象,而这也正是徐州市最真切的缩影。
创建森林城市,带给徐州的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改善生态、延展文化、惠及民生的壮举。
让绿于民,公园免费开放“敞”出宜居家园
记者发现,徐州的公园非常多,而且基本上是没有围墙的免费公园。云龙公园、云龙湖风景区、彭祖园、奎山公园、珠山景区、徐州植物园、汉文化景区、泉山森林公园、快哉亭公园、奥体公园、楚园、龟山汉墓景区、劳武港防灾公园、百果园……这些公园,或新建,或重装,一个个次第绽放。并且,这些公园建成之后,全部免费向市民和游人开放!“让绿于民”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土地商业价值的诱惑。以云龙湖为例,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政府拍卖环湖的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直接收益将超千亿元。然而徐州市却这样算了一笔账:普通市民可能一辈子只去一次五星级酒店,如果做成开放式的公共景区和绿地,市民却可以天天来公园,这样就改变了新一代徐州人的生活方式,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在党委、政府为市民建设的“城市客厅”里,老百姓无论老幼、贫富,都能够自由平等地享受美丽景观。
彭祖园位于徐州市南部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一级园林、徐州新八景,占地520亩。记者现场看到,彭祖园内林水相依,游人如织。一位带女儿来游玩的来的李女士表示,公园免费开放后,在四周设多个出入口,游园很方便。
有“徐州名胜之冠”美誉的AAAAA级景区云龙湖是国内少有的免费开放式景区之一,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厚重。景区作为徐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先后投资150多亿元,不断完善景区生态系统,加强景区生态环境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彰显“山水城市、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2014年,景区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现在的云龙湖景区,同样也成为了徐州人心目中最美的城市客厅。
事实上,云龙湖景区高标准的改造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让人赞叹:景区230多个坐凳,全部以塑木做材质,为的是让市民在冬天坐上去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冷,同时凳子的高度控制在人体最舒服的42~45厘米,凳子上的棱角都被打磨掉,避免伤到人,甚至连男士坐上去裤脚不能碰到泥土、穿裙子的女士坐上去泥土不碰到裙子之类的细节,都有标准界定。
现在,云龙湖水体超过国家二类地表水质,远远高于城市景观水四类的标准,引来了众多候鸟,野鸭戏水、白鹭纷飞成为云龙湖边常年上演的生态景象。
还绿于民不停歇。按照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的目标,徐州市对城市绿地进行了重点布局和建设。目前,市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已达到177个,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徐州市区已经实现了公园全免费开放,真正做到了还绿于民、亲民便民。
煤都秃岭大转身,山水相依总相宜。徐州日渐成为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实现了从“黑能源”到“绿能源”的华丽转身。徐州市是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省新能源高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煤炭成为新能源,为徐州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徐州充分发挥板材加工、优质林果、银杏产业、森林旅游四大产业主导作用,大力延伸森林产业链条、提升林业竞争力,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其中板材业产值超过200亿元,落叶水果罐头出口占全国一半左右,涉林旅游成为全市旅游经济重要增长点。
栽花种树卖风景,山窝飞出金凤凰。铜山区伊庄镇倪园在全域旅游的号召下,将5000亩荒山绿化,村依托山、水、林、泉、花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集生态旅游、生态养殖、引果上山、高效农业等为一体的新路子。据统计,2014年,倪园村国内生产总值达3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
目前,徐州市共有全国、省级景观特色名镇1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有38家农家乐、2个旅游经营者、2个旅游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金牌农家乐、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据统计,全市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达到68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万人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次。
“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2015年,徐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008.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94.02亿元。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徐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徐州带来了“真金白银”,更带来了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徐州金龙湖宕口公园 蒋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