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绿色的田野上
——山东枣庄、潍坊、烟台森林城市建设采访纪实

2016-05-19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16年17期
关键词:枣庄枣庄市潍坊市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在绿色的田野上
——山东枣庄、潍坊、烟台森林城市建设采访纪实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On the Green Fields

国家森林城市是城市的生态名片,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8月23日至27日,记者随“森林城市·森林惠民”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走进山东省枣庄、潍坊、烟台等城市。通过几个地区的采访,记者发现,枣庄、潍坊、烟台,虽然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每个城市也有各自的精彩。从内陆一直到沿海,绿色越来越浓,记者对森林城市的体会也越来越深。

清新的空气、满城的绿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森”是山东人的城市梦,如今,山东人离这一梦想越来越近。

腾州市秀美荆河水系绿化

枣庄:“鲁南绿城·山水枣庄”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都以“一黑一灰”(黑即煤炭,灰指水泥)的资源型城市留在世人印象中。枣庄林业局局长龙厚宏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的枣庄已经从过去的“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照片”了,一黑一灰如今变绿了。

据龙厚宏向记者介绍,为加快绿色转型,枣庄市提出“生态立市”发展理念,推动城市与森林相融相生、市民与绿色相依相伴,并在2014年底与淄博市一起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了从“煤城”到“绿城”的华丽转身。这也是山东省内继威海、临沂之后第三批国家森林城市,作为经济欠发达、资源趋枯竭的双困典型,枣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路走得殊为不易,其探索和付出值得研究和借鉴。

枣庄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从建市以来,枣庄就形成了以煤炭、水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煤炭、水泥年产能分别达到3000万吨的同时,也让枣庄付出了“地下挖煤层,地上挖山头”的严重生态代价。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务之急、民心所盼、大势之趋。

枣庄市于2012年提出“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倒逼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龙厚宏说,“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权威称号。”

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来,枣庄市先后投入资金近40亿元,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2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07m2,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99.4%。

目前,枣庄已初步形成了城区、近郊、镇村绿化有机统一,水网、路网、林网绿化纵横交错,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统筹共建的造林绿化新格局,实现了城乡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位于枣庄市中心城区的环城森林公园,如今成为不少市民自行车绿道骑行的好去处。骑行爱好者穿行在环城森林公园绿道之间,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尽享骑行带来的快乐。

家住枣庄市薛城区高新区的张金华,每天都要带着儿子,在环城绿道上骑行健身。他表示,自己在一年前加入到骑行大军中,来山上骑行,既欣赏了美景,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破损山体和荒山众多、杂草丛生的地方。

据介绍,枣庄市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根据枣庄“哑铃式”组团城区、两侧皆山的特点规划建设,涉及枣庄市下辖的滕州市、薛城区、山亭区、市中区、峄城区和枣庄高新区的22个乡镇(街道)、87个行政村,总面积约3万余公顷,形成了总长约200公里的环形绿道。而环形绿道也将沿线星罗棋布的景区、公园、湿地、古迹、古村落串联成链。

环城公园凤凰绿道

长达200公里的森林绿道,串起枣庄五区一市,不必远足,从中心城区骑行十余分钟即可轻松抵达,或湖边小休憩、驿站暂歇,或丛林深呼吸、山腰赏美景……藏在鲁南山城枣庄里面的绿色森林,就这样恬静地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说到枣庄,40岁以上的人们马上都会想起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来到枣庄的第二天,记者就来到了枣庄的滕州市,来到美丽的微山湖湿地景区。采访团一行深入到红荷塔、水生植物园、小李庄等实地考察。

据微山湖湿地管委会主任孙剑介绍,该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湖域面积60平方公里,拥有55公里的湖岸线,3万亩的湖上杨树林,12万亩的野生红荷。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0%,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负氧离子浓度最高,是一般城市的几倍、十几倍,素有“中国荷都、水上森林、醉美天堂”之称。

傍晚时分,在滕州市荆河岸边,很多钓鱼爱好者在垂钓,游人在岸边游玩。“以前可不是现在的这样。”滕州市林业局局长俞涛介绍,荆河是滕州的母亲河,在过去发展过程中河水遭到了污染。为了治理荆河,滕州市关闭、搬迁造纸厂等100多家企业,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建设了旅游休闲的设施。

滕州市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

荆河是枣庄滕州市的母亲河,一波碧水汇入微山湖,贯通京杭大运河。曾经,这里是著名的排污河,淤泥堆积,污染严重,人人敬而远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滕州投入30亿元重点实施了秀美荆河生态休闲长廊建设工程,植树造林,清淤除污,让荆河重现了“十里画廊、桃红柳绿、生态宜居、人水和谐”的画面。

通过在枣庄的采访,记者发现,近几年的森林城市建设,既带来了枣庄市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也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森林城市建设不仅是一个民生工程,更是一个发展工程、德政工程,溢出效应已经充分显现。

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同道表示,森林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枣庄市将继续组织实施创森长远规划,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十大提升工程,让更多的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更广阔的森林。枣庄市将毫不放松地抓好生态建设,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青山拥城、绿道环城、碧水绕城,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有更多获得感。枣庄市将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让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更加多姿多彩。

潍坊:“世界风筝之都”打造诗情画意森林之城

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历史上又称鸢都。相传春秋战国时,墨翟曾费时三年以制木鸢,木鸢就是最早的风筝。潍坊也是中国画都,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宋画家张择端、清代明相刘墉,曾在此为官的郑板桥、范仲淹、苏东坡等都留下无数佳作,所书所画皆离不开潍坊山水的浸润、绿意的熏陶。

潍坊市副市长刘建国见到记者说:“打造森林城市,就是要让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见森林。”

刘建国介绍,潍坊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战略部署,深化“三八六”环保行动,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三年来,全市完成新造林67万亩,实现林业产值877亿元,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由2013年的150天增加到2015年的234天,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潍坊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刘建国表示,“创森”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惠民工程,潍坊市将一张图纸绘到底,坚持十年规划不动摇,努力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办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

在潍坊期间,记者先后深入青州市、寿光市、滨海区、寒亭区和经济区等地,对潍坊市荒山绿化、村庄绿化、花卉产业、湿地建设、水源地绿化、水系绿化、抗盐碱树种选育、沿海防护林带建设、生态旅游等进行了实地采访。

绿色可以说是潍坊的城市本色。2013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潍坊市基于自身文化特质和生态情结而作出的必然选择。三年来,潍坊市始终秉承生态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突出“亲山近水享绿色福利,五彩鸢都创森林潍坊”创建主题,既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之城,又描绘诗情画意的文化之城,最终落脚于建设市民共享绿色福利的幸福之城。

潍坊市林业局局长张金玉对记者说:“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拿到国家森林城市这块牌子,更着重于通过创建活动,心中播绿与大地植绿结合,让森林生态文化渗透于创森的各个环节,使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化作自觉的行动。”

张金玉认为,创森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生态文明、增进市民森林文化素养、形成生态建设自觉的过程。多次模拟街头随机访问的结果显示,市民对创森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5%以上,这既是对三年来全市上下务实创森、绿色惠民的普遍认可,也是对倡导生态理念、繁荣森林生态文化的高度认同。全市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创森工作的良好局面,每年植树节各级领导带头履行植树义务,全市建设市级义务植树基地27处,参加义务植树劳动1398万人次、植树5940万株,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

潍坊市是山东半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个国家主体功能区在这里交汇叠加。潍坊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始终把绿色发展挺在各项重大决策的最前面。“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南部山区生态保育”是本届潍坊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实施的核心战略,把生态建设列为优先原则和重要内容。

刘建国表示,潍坊市现在深刻认识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个地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建设生态美丽潍坊的重要途径。潍坊市把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连续三年写入市委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

潍坊市统筹规划,确立了“一核、两屏、三廊、三网、多点”的创森总体布局,坚持与绿色发展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决心用绿色在鸢飞大地上描绘最美的画卷。在具体创建中,全市以城为核,提升市区,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圈三年绿色行动计划,全面构筑圈、点、带、面有机结合的大绿地系统。在突破滨海战略中,实施滨海绿化全覆盖工程,重点抓好“三边四区”和村庄四旁植树,绿化覆盖面积75平方公里,昔日的盐碱滩上现绿洲。在潍河、弥河“两河”开发中,全流域建设生态、经济、湿地廊道,绿化水系20万亩,特别是结合实施“三八六”环保行动,在全市17条河流所有污水处理厂排水入河口建设人工湿地54处,开创全国先例。在南部山区实施生态保育,结合退耕还林、景观营造和产业扶贫,优先栽植乡土、彩色、经济树种,完成荒山造林23万亩。到2015年底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3.95%,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1.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1平方米。

绿色北海路

潍坊市是传统的产业大市,历史上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林业经济在全市产业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一席。近年来,潍坊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大胆探索生态文化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使传统产业附加文化元素,促进产品增值,为林业产业的逆风腾飞插上了文化的翅膀。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877亿元,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1100元。

城市因绿色而活跃灵动,森林因文化而魅力无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改变了潍坊的生态面貌,也带给了潍坊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情画意生活。

如果说“世界风筝之都”是潍坊的名片与荣耀,那么青山绿水则是潍坊的气韵与灵魂。908万潍坊人民在亲山近水的环境中,共享着城市发展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

中央媒体采访团在潍坊采访合影

烟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打开烟台人的朋友圈,你会发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永远是最抢眼的标题。

这里山峦叠翠,天空湛蓝,云朵如棉,水天一色。今年7月份,市区蓝天白云天数为3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处处洋溢着清新与芳香。

触手可及的风景,展示着全市生态建设的累累硕果,也让市民幸福感倍增。

清晨,在烟台市牟平区沁水河公园,市民孙鸿海乐呵呵地说,“晨练者一人一个‘窝’,傍晚跳舞的群众一个挨一个,可热闹了。”沁水河的今天,来自于牟平区投资6.8亿元以上开展的综合整治工程。

烟台市林业局造林绿化科科长马贵平介绍,烟台市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作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加强规范化管理和配套建设,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的规模和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建立自然保护区20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4处,总面积228.2万亩;建立森林公园25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4处,总面积60.4万亩。

烟台是此次记者的最后一站,同样也是给记者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城市。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亚洲惟一的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连续获得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和六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并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荣誉。

在烟台期间,记者先后到烟台大南山、植物园、牟平沁水河流湿地公园、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海阳、莱阳、蓬莱等地,围绕当地林业建设状况、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举措、成就、特点、经验,森林城市建设给城市发展及市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等进行实地采访。记者一路走,一路看,深切感受到烟台生态发展的澎湃热浪。

烟台市林业局局长孙树福向记者介绍了烟台市创森工作情况。近年来,烟台市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民生协调推进、绿色与经济互促共赢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截至2015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8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均位居山东省首位;实现林业产值948亿元。

“烟台林水相依、山水相映,这座城市越来越有品位。”这是当下烟台市民的一致感受。

孙树福说,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思路,烟台市把城乡绿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制定了“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森林城市美丽烟台建设规划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规划布局上,立足烟台“山海相拥、山在城中、城围山转”的地貌特征,以山、林、城、海、河为基本要素,确定了“一核引领、两带围合、两网罗织、三区支撑、五廊纵横、多点增彩”的总体布局。同时,将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水源地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统筹衔接,实行“多规合一”,提高了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为城乡绿化协调推进提供了科学遵循。

据孙树福介绍,2014年以来,烟台市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累计完成造林60万亩。全市累计栽植景观树35万株、花灌木40万株、垂直绿化植物150余万株,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22平方米。目前,全市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98%,其中2500多公里国道、省道和高速路基本实现高标准绿化。

烟台市林业局调研员张明财向记者介绍,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烟台市先后举办了电视知识竞赛、大型广场宣传活动以及“世界森林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每年适龄公民参与义务植树350万人次,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

山海森林城市 美丽宜居烟台

孙树福向记者透露,烟台市始终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9.3亿元,其中财政投入52.8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6.5亿元。

森林城市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事业,烟台市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烟台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让“山海森林城市、美丽宜居烟台”的名片闪亮中国、走向世界。

山海相拥、山在城中、城围山转

烟台大南山城市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枣庄枣庄市潍坊市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东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意料之外
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潍坊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