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教育里的多元评价

2016-05-18本刊主笔宗争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评价

本刊主笔_宗争

传统教育里的多元评价

本刊主笔_宗争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礼记•学记》)。传统中国的教育评价,始终以人的道德修为为核心,以进德修业为考察目标来进行。

据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研究成果,已确定夏朝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坐实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说法。而科举仅一千五百余年,八股文取士不过五百年。以八股否定科举,以科举否定传统,皆是以偏概全。

《礼记•学记》言:“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此为传统中国教育的评价核心。而在《论语》里,更简略地表述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禹像

这可以理解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评价。意思是说:小孩回到家能孝敬父母,出门能尊敬长辈,为人谨慎而有信用,能广泛地与人相处,能亲近贤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修道了。

古人为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故古代教育体制,一是为国选材,重德行操守,一是为民选材,首推经世致用。

但是,正如政治制度一样,古代圣贤也认为,没有任何教育评价体系是完美的。三代时期的“离经辨志”,后来被汉代的“举孝廉”取代,而累世的“举孝廉”,渐渐形成了东汉和魏晋时期的门阀世族大家。至宋朝的科举取仕,中国才出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平民社会。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程序细化,工种繁杂,需要各类技术人才,教育评价亦有很大变革。仅就古代中国而言,教育的最终评价,在不同历史阶段皆有不同的显现。

《礼运•大同篇》:“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上古三代,心向大同,故选拔人才,重品德、才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尧为了寻找接班人,禅让于舜,甚至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他,还派出一个审查小组跟随他,不可谓不用心。

大禹之父鲧,则没有那么幸运了。鲧沿用上古治水之法,水来土掩,成效并不好,最终受到刑罚。鲧与禹是很好的范例,家族掌握某一特殊技术,世袭传承,不断创新发展,国家在选贤举能之时,则会优先考虑这种家族传统,凡祭祀、耕作、战事、渔猎、医药等,皆从此理。

故,虽启继禹位,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但夏、商、周三朝,选材制度仍重德行能力,世袭罔替,史称世官制。封邦建国,世卿世禄,王朝的官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员由诸侯任命,诸侯和官员都是世袭的,所谓“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

秦实现大一统,不再单独实施商鞅之变法制度,而是实行多途径选拔官吏,电视剧《大秦帝国》描述秦献公欲传位二子赢渠梁(秦孝公)时,曾询问秦国老兵的看法

一种制度自会发展至极致,然极致之时也预示着它的衰亡和变革。世官制虽好,却过于单一,东周战国,在职官选拔上则相继出现了荐举、学校、自荐、招贤、军功、任子、吏胥等形式。战国中期,荐举渐次成为制度,量能以授官,并实行荐举连坐。《管子•立政》载,推荐的标准为德、功、能。朝中大臣和郡县主要长官须定期向君主推荐人才,如鲍叔牙推荐的管仲,公孙枝推荐的百里奚。孔子将士阶层的教育推广至全民,将官学推至私学,学校亦成为入仕的途径,游说自荐亦是很重要的方式,张仪、苏秦等说客,皆是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获取名声地位。

秦实现大一统,不再单独实施商鞅之变法制度,而是实行多途径选拔官吏。汉承秦制,又有发展,选材以察举、考试为主,荐举、辟署、征召、军功、纳赀、任子等为辅。

察举,即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考察荐举上来的人才要按科参加考试。所以中国人通过考试选官并非始自隋朝之科举,而是源自汉朝。这一点,西方人似乎比我们认识得更清楚,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

三国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任用“贤有识鉴”者为各级大小“中正”。并以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来评定人才,评级结果逐级上报核实,交尚书吏部选用。依托“中正”选材,主观性很大,中正为求稳妥,通常举荐士家大族的子弟为上品,而寒门庶族虽能得到举荐,却很难得到良好的评价,致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士人皆厚结姻缘,奔驰造请,浸以成俗。”

隋朝虽短,但却在选材制度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诏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取仕。炀帝设进士科,以教育为基础,分科取仕与考试相结合,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类。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算等常科,并频开制科,尤重进士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开武举。常举考中后,还要再经吏部考试才能正式任官。制举和常举不同,它是由皇帝临时定名目,下令考试,也称制科、特科。制举科目很多,唐时有59科,比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等。考中者,原来有官的升迁,无官的由吏部优先任用官职。

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文章的社会风习,唐代的进士科最受士人的重视,因而科举考试也常常被称为考进士。宋又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交则三学(国学、太学、四门学)选补”。

科举,实际上是“分科举人”。既是“分科”,就不仅仅局限于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的掌握和领会,对各种技能皆有考察。顾炎武《日知录•科目》说:“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德、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吏科,此岁之举选也……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古代选官,倘若只是对文章的研习,如何能够适应复杂的为官环境?仅一县之官,就须具备法律、行政、农耕、水患、田产、赋税、建设等多种能力,倘若埋首故纸堆,如何为官治人?科举之制兼容并包,自隋至清,维持1300年之久,自当有其合理之处。以明经一科指称整个科举,实是以偏概全。

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极多,考卷繁杂,且无标准答案,很难仔细甄别考生的真实才能

唐宋之后的古代塾师和家长往往通过出对,来考察学子的学业状况,并留下大量的佳话

明清科举分为三级,县试为初级,县试之前为童生,县试通过为生员(秀才)。省级考试为中级称乡试,通过者为举人。举人参加京城的会试和殿试,两试通过者为进士,其第一名为状元。

考试之法,唐至宋初有帖经、口义、墨义、策问、诗赋等。宋以后以经义为主,题出自五经。明清考试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识见才能。乡试会试各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等儒学基本著作义理,第二场考论说、判语、草拟招诰章表等,第三场考经史及诗赋等。明中叶以后,发展了一种略仿效宋朝经义,以古人语气撰文,有严格排偶分股的应考文体,叫八股文,并逐渐成为三场考试的主科和必用文体。

今人对八股多持否定意见。其实八股文的出现,并非偶然,也并非刻意制造形式藩篱,主要是为了应对日益变化的考试环境。

早在唐代,柳宗元便曾指出“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僵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疲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能不遗士者,伪也。”考卷内容过多过杂,阅卷人力不胜任,无法公正对待每篇文章。故唐朝温卷、行卷之风甚盛,就是先博取社会影响和名声,由此便在考试中能得到特殊对待。李绅的《悯农》便是一篇温卷之作,全诗只是借用农耕之苦,实写个人求学之不易,并非是为农民疾苦而发声。

到了宋朝,考试人数再一次提升,朱熹说:“旧时此中赴试时,只是四五千人,今多一倍。”故欧阳修说,“今日考勤官者非不欲精较能否,务得贤材而常恨不能如意,大半容于缪滥者,患在诗赋策论,通同杂考,人数既众,而文卷又多,使考者心识劳而愈昏,是非纷而益惑,故于取舍往往失之者,此有司之弊也。”并非考官不想任贤举能,无奈考卷太多,又无标准答案,难以细细阅读甄别。

八股形式统一,极易判别高下,大大减轻了阅卷难度,缩减了阅卷时间。这类似于今日高考语文中的所谓“客观题”,任谁都可以阅卷,不会产生偏颇,甚至可交给电脑阅卷。今日之高考作文试卷,字数在800字上下,据说阅卷人评阅一份作文的时间以秒计,古今同此凉热,催生了不少人为求保险,专练“秋雨式作文”“万能作文”等。

考试只是第一步,出仕为官,仍须接受监督。如明清时代,就是采取了考课制度,初任官员第一年相当于现代的“试用期”,年满考核通过才“加实授”,之后则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九年通计,在考科之外,尚有“考查”。我刊旧文中提到的“功过格”,最初是一种自励的方式,至明清朝,则变为了考查官员政绩能力的重要手段。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70年代曾赞叹“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教育选材,是中国形成统一的政治、文化的重要原因。

1808年,法国拿破仑政府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提出学位制,把中学毕业资格作为国家的第一级学位,并成为法国公民的基本学历,并规定录用官员、大学招生、就业,即应以中学毕业资格考试为依据,否则不准录用和升学,从而形成了法国的考试制度。19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学者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也在自己的著作中,评价了由科举制产生的中国文官制度。伏尔泰说:“如果哪一个国家生命、荣誉和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个国家就是中华帝国。”当时法国政府就根据中国的科举制度来制定新任用文官必须经过竞争性考试的方案。1906年,法国学者吕内蒂埃即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明确指出,法国政府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政府文职官员的方法,无疑来源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拿破仑政府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提出学位制,逐步形成了法国的考试制度

而今天人们谈论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过程的评价,即对学子们“离经辨志”“敬业乐群”的评价。古代社会一般通过诗词歌赋、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对对子进行考察。比如,北宋杨大年七岁能文,十岁能诗。十一岁时,宋太宗命其赋诗,因作《喜朝京阙》而入中书省。

唐宋之后的古代塾师和家长往往通过出对,来考察学子的学业状况,并留下大量的佳话。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时,清华大学的教授们也用出对来考察学生,著名的如陈寅恪出“孙行者”,有学生对之曰“胡适之”。

苏老泉于苏东坡十岁时,令其读欧阳修《谢宣召赴学士院仍谢对衣并马表》,并令苏轼拟一对,其对曰:“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既表达了苏东坡的志向,兼用了《诗经》和《论语》的典故。苏老泉喜曰:“此子他日当自用之”。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小小花钱看科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你考试焦虑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
准备考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