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荷塘留清梦 一案繁华渐入秋
2016-05-18曹洵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陕西西安710065
曹洵(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 陕西西安 710065)
半亩荷塘留清梦 一案繁华渐入秋
曹洵(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 陕西西安 710065)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7.107
纵观古今,中国画的发展,无时不在变化更新,要在这块艺术园地里有所建树实属一件不易之事。
作画其实是一个“悟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比较宽范的一个积淀,然后通过综合技艺把万事万物周而复始运行的自然法则或规律采取独辟蹊径,打破世俗,彰显个性的方式和精神实施于尺素纸之上。
前期的厚积充足了,后期的薄发才能有,必须是在继承高古厚重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厘清思路,取舍清晰,再根据自个的生活习性,找到对应的接口进行深入细致的贴近生活实践的考查,以最底层人的心态去进行创作,并以独特的视觉见解和社会认知,去创造与时共荣的时代风格作品。
把握好这几个关键要点:“创新”是作品的灵魂但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或抛弃。也不是投机取巧的“新瓶陈酒”的拼接,更不是一夜之间突发奇想弄一套不伦不类的东西,糊弄艺术。
黄宾虹老先生曾说过:“作画时须将心收起,勿使其信笔涂鸦,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衲之沉静”《雪后小记》。不安静深不了,不深也静不下来。饱读古圣先贤名作,沁润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慢长的艺术行程之中不断的灌溉滋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艺术素养。
艺术是一种人文之境界,是生活积累的诗意再现,艺术成就必然和阅历或年龄有着逻辑上的关联,阅世愈深,则绘画题材愈有变化,人文底蕴愈厚重。学因年进,功到自成。
毛泽东主席讲话指出:“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一主导思想指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深入生活的最前沿,感受聆听生活的春夏秋冬。也提醒从事文艺工作者对待创作的思路。黄土画派的领军人物刘文西老师也强调:“丰富多彩的新时代生活是画不完写不尽的。” 所以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尊重客观!同时也要有主观的东西就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汇综古今,融合一起。一手捋传统,一手探生活,立足传统,广泛吸取。对于我们从事艺术的工作者来讲十分重要,同时要不断进步提高绘画的品质,站在国之土壤,目光要仰望世界之蓝天。胸怀广阔的表现我们中华民簇的深厚与博大直抵灵与魂,才能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感动中国。
绘画是充满哲学意味的诗性艺术,虚与实,轻与重,繁与简,疏与密,方与圆,浓与淡,墨与色,气与势等等对比布排。并运用独到的艺术见解:“纵横斜挂,挤靠压缩,伸透盖扬,拉扯撑扶”的感觉规律来演绎诠释中国画。人的艺术感知来源于自然的恩赐。庸常的生活只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惟有山川河流,阳光雨露才使人活出了意趣和滋味,从而在光彩和物态中体味出人世的美好来。
传统中国画是文人士大夫载道过程中认识自然、表现自然、表达自身精神内涵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向往的是一种古朴、自然、恬淡,中国画不是造一个形,造一个物,而是用笔墨表现一种精神。
毫无反顾,酣畅欢愉地无边开拓,无论是面对东方、西方、历史、传统,还是新潮、前卫,纵情适性,随兴之所至自由进出,信手摭取,也可以随手撒去。
曹洵,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教师,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汉唐书画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