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颠覆式创新,迈向发展的春天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逆势突围改革脱困探秘

2016-05-18

中国煤炭工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煤矿改革

文/本刊记者

颠覆式创新,迈向发展的春天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逆势突围改革脱困探秘

文/本刊记者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曾经风光无限,辉煌荣耀,“内部市场化管理”享誉煤炭行业内外。在黄金十年,开疆拓土,布局了“老区、新区、内蒙、新疆”四大基地,构建了“煤炭、化工、电力、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煤炭资源占据山东能源集团的半壁江山……

但在煤炭市场进入寒冬陷入低谷的时候,新矿集团也和大多数煤炭企业一样陷入困境,并且寒风比其他企业更为猛烈。

曾经引以为傲的“规模大、资产重、人员多”的优势,成了企业沉重的包袱,在经济运行方面出现了投资大、亏损大、融资难等问题,成为山东能源集团权属六家企业中亏损治理任务最艰巨的企业。

一时间社会上对新矿“唱衰”言论四起,职工对企业前途感到渺茫,士气低沉。即将走过60年风雨历程的新矿集团,来到了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新矿集团向何处走?怎么走?

在量价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上半年利润完成比预算减亏60.9%,特别是二季度环比减亏60.8%,比预算减亏82.8%。自7月份止亏以来,企业运行质量持续向好。

这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在煤炭市场寒冬中,减亏幅度如此之大,可以说是新矿集团在全国煤炭企业中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当前形势下,传统模式、传统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没有颠覆性的创新举措,企业最终会被危机所颠覆。全面实施颠覆式创新,是新矿集团脱困发展的关键。”新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若祥如是说。

新矿集团就是在这种颠覆式改革创新中,重塑了发展魂,提振了精气神,理顺了体制机制,激发了活力和动力,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营造了上下一心、度危求进的强大合力,在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短短6个月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大幅减亏,把常理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颠覆式思想创新

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破重围;理念先进,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新矿集团是山东能源权属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曾是山东能源的领头羊、排头兵,但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人员多、负债高、体量大,使新矿集团陷入发展的困境。2016年,煤炭行业发展的严冬在持续,社会上质疑新矿、唱衰新矿,矿区内部职工对发展的悲观情绪在蔓延。

3月31日,新一届领导班子带着山东能源领导的“新矿稳则山能稳,新矿强则山能强”的重托和信任走马上任。

治亏先治思想亏,脱困先脱思想困。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工作就能干到什么水平,就能达到什么高度。

针对职工的悲观情绪,新履职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若祥在全体干部大会上满怀信心坚定地说:“困难是暂时的,新矿大有希望、新矿前景光明、新矿大有可为”,并提出了“2016年大幅减亏、2017年坚决扭亏、2018年坚决盈利”三年三步走的目标。

这犹如一声春雷,给新矿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但这对于陷入困境的新矿人来说,似乎是不可企及的目标。

张若祥对此进行了辩证的理性分析。他说,作为国有老煤炭企业,新矿面临着当前煤炭行业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有诸多历史的、现实的个性问题。但从宏观形势看,国家不断释放政策利好,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必要空间。从行业形势看,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推进,行业发展的环境持续向好。

同时,从自身发展看,新矿集团具备无可比拟的五大优势:有梯次递补的基地建设,“省内老区转型、省外新区提升、内蒙基地崛起、新疆基地突破”的区域战略定位清晰;有足够当量的资源储备,占据了一批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煤种多样的后备资源;有相对合理的产业布局,“煤炭、化工、电力、现代服务业”新四大产业板块契合能源集团产业布局,建设初见成效;有人才队伍的强力支撑,经过60年的风雨洗礼,拥有一支敢于拼搏、担当奉献、锐意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关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省国资委、能源集团都对新矿给予高度的重视。所有这些都为企业改革脱困、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纵深和腾挪空间。

“人员多、负债多”是唱衰新矿的主要论调。对此,张若祥更是颠覆了新矿人的思想:人员多是发展优势,债务多是发展机遇。

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重要。为进一步树立信心,短短3个月时间,新矿集团先后以“认清优势、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对标学习、创新发展”等为主题,紧锣密鼓召开5次大会,一会一主题,一次一推进,唱响“新矿前景光明”主旋律。

各二级单位以信心教育为抓手,层层开展以“讲形势、讲改革、讲发展,树信心、树形象”为内容的“三讲两树”活动,连续宣贯、深入解读,既讲清困难问题,更讲透潜力希望、应对措施,使广大职工走出了思想误区,理性看待形势,提振起精气神。

“作为领导者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思想境界决定发展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在危机面前,只有颠覆思维,走出发展新路,才能扭转局面”。张若祥对领导干部这样要求。

对此,新矿集团召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学习会,通过观看中国绿公司“10人看10年”论坛实况,启发大家思路、开启智慧风暴,实现思想再解放、理念再升级、观念再创新,以更加先进、科学、到位的举措推动工作、谋划发展,为实现“三年三步走”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支撑和理念引导。

邀请山东能源淄矿巴彦高勒煤矿和龙矿洼里煤矿、梁家煤矿、大恒煤业,介绍先进经验,对标找差、学习提升,转变观念、创新发展,为推进企业治亏创效、改革脱困,实现逆境突围提供坚强保障。

……

同时,张若祥又提出一系列颠覆性治企理念: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变“等靠要”为“闯敢创”,变不可能为可能;干毛巾也要拧出水;智慧经营、数字管理、均量领先;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成本跑赢煤价;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节约;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成果来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一系列创新发展的理念颠覆了传统的习惯性思维,壮大了各单位攻坚底气,点燃了干部职工干事激情。各二级单位纷纷叫板固有思维、破除陈旧束缚、突破传统局限,以颠覆性思维、革命性举措、市场化手段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山东省内新区矿井勇挑重担,新巨龙提出了增盈2亿元目标;老区矿井主动请缨,翟镇矿提出了增盈增效的10大措施和105项承诺项目,叫响了“成本跑赢煤价”的口号。内蒙基地、新疆基地自我加压,立下了“全年整体不亏损”的军令状,并在集团公司内蒙新疆基地创新发展推进会上作出了庄严承诺。

华丰煤矿,一个百年老矿,曾陷入连年巨亏困境。面对巨亏的暗淡前景,干部职工普遍感到方法用尽、潜力已尽,甚至一度产生要放弃的念头。思想的颠覆,让华丰煤矿干部职工转变了认识,重新焕发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改革脱困的自信心。4月份华丰煤矿当月实现不亏损,自5月份以来持续实现盈利,扭转了连续巨亏的被动局面,“干毛巾也要拧出水”“变不可能为可能”等颠覆性思想在华丰煤矿得到了验证。

颠覆式管理创新

“不是企业消灭亏损,就是亏损消灭企业”。对于新矿集团来说,迈好“三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鲜明特色就是“向亏损宣战”。

“只有对矿井重新排列组合、颠覆优化,才能有效改变成本与煤价长期倒挂的局面,实现治亏扭亏、大幅减亏和转盈增盈”。张若祥敏锐地观察到新矿集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此,新矿集团从“舍得”破题,从“放管”入手,按照“放管结合、管控有度、责权清晰”的思路,颠覆性地改变了对二级单位的统管方式,实行“三管三放三自”管控模式。“三管”,即管主要负责人、管主要指标、管监督考核;“三放”,即放开自主经营权、自主用人权、自主分配权;“三自”,即各单位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为加强管控,新矿集团在3个月时间内密集修订出台了经营管控、考核追责等46个支撑性文件,加强风险防控,实现决策、执行、考核的全过程留痕留印,用制度规范运作流程,提升管理效能。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考核,狠抓落实。对考核不留空白点,不搞大锅饭,不打感情牌,无论是哪一级干部,只要完不成任务,或者工作有失误,都要追责;对目标考核完不成、职工群众不满意的,一律降职、免职。

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若祥(左一)深入井下检查指导工作

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和要求,各二级单位迅速行动,定思路、定办法、定方案,定人员、定日期、定职责,定指标、定措施、定考核。

孙村煤矿,一个百年老矿,采深已超千米,创新性地把民营企业机制引入国有企业体制进行机构改革,打破管理人员“级别”概念,将原来的矿、部室、公司、区队、班组五级管理层,减少为矿、项目部、班组三级管控模式。创新管理模式,设立回采、矿建、机电、技术保障4个项目部。项目部就是大工区,副矿级领导任项目部经理,实现了矿长变区长的管理模式,并赋予项目部人、财、物权限。

“以前副矿级干部有实职无实权,看起来权力挺大,其实没有具体的权力,只听部室区队汇报。通过大区制改革,现在我们的副矿长们成了‘大区长’了,矿长办公室搬到了工区办公室,充分拥有人、财、物权限。虽然官‘小’了,但权大了,压力得到了传递,也调动了积极性”。孙村矿矿长张殿振介绍说。

同时,新矿集团创新“源点导向模式”,变集团公司下达指标为二级单位主动认领。

“认领指标”,就是二级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自己给自己订安全目标、单位综合成本、营业收入、工资总额、班子薪酬等8大重点生产经营业绩指标,由党政负责人、班子成员签字后上报集团备案。在规范运营的范围内,干什么、如何干、想怎么干,由二级单位定夺。指标认领后,要层层签订军令状,实行经济运行“旬调度、月分析、季考核”,排名定次,并在集团公司网站上发布、电视上播报。

“尽管是自定指标,但如果指标定低了,降低工作标准,排名肯定落后,脸上无光,所以各矿自定的指标都要踮踮脚或是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再说既然立下军令状,说到就要做到,这维护的是班子集体荣誉,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纷纷表示,放权后,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荣誉感更强了。

管控模式的颠覆大大激发了二级单位的活力、动力和创新力。为完成指标任务,各二级单位拿出超常规的思路和措施,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对标创新实现矿井降本增效。

孙村煤矿研发应用注浆锚索,一次支护一次成型,实现本质安全型支护的同时,支护成本降低30%,综合单进提高25%,人均进尺提高5%。

新巨龙公司针对主提电机问题,优化工程设计,调整生产接续,减少全岩巷道965米,同时,提升充填能力、提高原煤质量,实现减产不减效。

华丰煤矿,对标山东能源龙矿集团梁家煤矿,坚定“让成本跑赢煤价”的信念,严抓细控,5月份吨煤成本同比下降217.06元。

其他煤矿也不甘落后,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节约”治企理念,不断推进矿井生产系统、管理架构、劳动组织“三大优化”和工艺、工序、工具“三工创新”,通过减头、减面、减系统、减人员,实现了降成本、降亏损的“四减两降”目标。

不仅如此,新矿集团还要求各生产矿井全部进行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体制的颠覆式优化,确定重大研究项目8项、实施项目220项,项目实施后将对矿井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影响。

颠覆式管理创新激发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新矿集团二季度以来各单位均实现大幅减亏增盈,骨干矿井新巨龙5月份以来月月盈利过亿元,盈利矿井翟镇煤矿、水煤公司持续增盈创效,千米深井、多年亏损的孙村煤矿、华丰煤矿、协庄煤矿等单位扭亏为盈,良庄煤矿、万祥矿业等亿元亏损大户大幅减亏,新阳煤矿6月份实现盈利,一举扭转了投产即亏、连亏6年的被动局面。

颠覆式改革创新

深化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历来是企业改革中最敏感、最困难的事情,对于拥有近30万职工家属的新矿集团来说,难度更大。

新矿集团立足新起点、新常态,着眼“当前保生存、未来可持续”目标,颠覆创新、系统改革,积极构建“职能综合、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力促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定下了深化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总基调。

“我们所要进行的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减机构、减层级、减职数,去行政化’,彻底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是要‘定职能,清晰职责划分;定编制,清晰机构设置;定人员,清晰职数配备’。是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打破管理人员‘级别’概念和‘身份’终身制,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张若祥在“治亏脱困,改革脱困”会议上说。

路线图定下来了,并确定了时间表,要求二级单位必须在7月底前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人事机构改革任务,确保机构精简、人员精优。同时制定了三个原则:人员不倒流、外围要出清、用工要规范。

在孙村煤矿采访时,在掘进项目部见到了原矿党办主任小李,他正在办公室写材料。“大区制改革后,机关大部分人到了项目部,小李现在掘进项目部任支部书记”。矿长张殿振面对记者的疑惑解释说。

●新疆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

●内蒙恒坤化工园区

●新巨龙选煤厂

原来,孙村煤矿在实行大区制改革时,对机关部室进行了合并、拆分、划出。将原来隶属机关部室的工资核算、劳动定额、材料计划配送管理、设备维修管理、配件加工制作、技术管理、调度管理、党建等职能,连同人员全部划拨到项目部,和区队在一起办公。不但彻底解决了区队过去在材料审批、预算费用时需要找多个部门协调,在流程环节中相互扯皮的问题,而且实现了重心下移,层级减少,责任明确。

现在孙村煤矿一人多岗、一职多能,定编定员,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部室管理人员由年初的236人减至70人,实现了史上所用时间最短、调整幅度最大、精简人员最多的一次机构调整改革。

二季度以来,新矿集团各二级单位通过合机构、并职能、减层级,科级机构减少471个,机关管理人员减少2110人,科区级管理人员减少3339人,分别减幅46%、61%和63%。

在用工制度改革中,如何有效安置大量富余人员?

面对这一难题,新矿集团严格落实能源集团“自然减员一批、依法清退一批、外出创业一批、自谋生路一批”思路,创新性地建立“机关补充一线、地面补充辅助、辅助补充采掘、采掘补充省外”的梯次转移机制,优化了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华丰煤矿以全面市场化为引导,采取对外承包服务、承揽工程等多种形式,加大人员外出创业步伐,实现对外创收。截至目前,华丰煤矿外出创业人员已横跨鲁、皖、蒙、黔4省,涉及煤炭、洗选、物业、保卫、餐饮、绿化等6个专业,创业员工1750多人,每年为矿节约人工成本900万,年均创收6200余万元。

改革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果改革顺利,可以让职工获得改革的红利;如果改革不好,将会引发企业的不稳定。

“企业改革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从经济层面讲,改到深处是金融,也就是“钱”的问题;从政治层面讲,改到深处是“市场”,也就是人心的问题”。张若祥指出。

如何获得人心,既需要领导者的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新矿集团始终坚持要让改革有温度地落地,采取先谋划、细评估,先开渠、再放水,先试点、再推广,拓宽人员减控、转移通道,始终坚持依法合规按程序,将公平、公正、公开贯彻始终。同时,新矿集团深入推进宣传思想供给侧改革,了解职工心理需求、接受偏好、传播实效、落地技巧等问题,解决了末端问效和“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确保了职工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平稳过渡,改出了动力,改出了效益。

盛泉矿业公司是新矿集团最早试点的单位,在员工的安置选择上,不管是内部退养,还是协商解除合同,均以员工获取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职工顺心满意为最大公约数,科学对比,好中选优,赢得了绝大多数职工的认可。目前,新矿集团已实现控员分流、自主创业10137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新矿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进行颠覆式创新改革,提振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现了企业创新发展、逆势突围脱困。在煤炭行业寒冬中,新矿集团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新画卷,带来了无限的希冀……

●2016年下半年工作会议现场

●改革发展推进会议现场

●内蒙新疆基地创新发展推进会

(责任编辑:厉 克 林伟丽)

猜你喜欢

煤矿改革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煤矿老空水防治经验探讨
改革创新(二)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