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构建

2016-05-18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篮球赛大师赛篮球运动

宫 彬

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构建

宫 彬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等,通过对国际篮联三人竞赛体系以及我国目前三人篮球开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拟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为推动我国三人篮球运动,与国际赛事体系接轨,为国际大赛培养优秀的篮球竞技人才,为促进我国三人篮球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三人篮球;竞赛体系;构建

作为街头篮球形式之一的三人篮球运动自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便受到全球青少年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为满足三人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2012年国际篮联成立了独立的三人篮球管理部门,在世界范围内负责组织和推广比赛、搭建赛事平台,并负责统一比赛规则、开发球员注册系统、管理裁判员培养等事务。种种举措无不显示出国际篮联对三人篮球运动的重视以及将该项目推向奥运会的决心。近年来,随着三人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规划和管理,比赛的赛制、规则等各不相同,即缺乏科学的、统一的竞赛管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项目的发展。

通过对2009—2014年肯德基全国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2013年U18三人篮球世锦赛、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三人篮球项目等比赛的调研,国际大赛中多次对国际篮联和亚篮联官员进行访谈,对国际篮联三人篮球竞赛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我国各省三人篮球竞赛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及问卷调研,研究发现我国三人篮球比赛多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并未与世界三人篮球竞赛体系衔接。为进一步推动三人篮球的发展,需要为我国三人篮球做更高层面的设计,构建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以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培养篮球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篮球运动全面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4年肯德基全国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2013年U18三人篮球世锦赛、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三人篮球项目等比赛为调研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深入分析国内外关于三人篮球竞赛的文献资料以及我国篮球行政部门出台的一些关于篮球竞赛的政策性文件,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素材。

1.2.2 访谈法

围绕我国三人篮球体系构建问题编制访谈提纲,运用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篮球领域的专家学者、国际篮联及中国篮协相关官员、三人篮球赛事组织者以及男女篮优秀教练员进行了访谈,了解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验证竞赛体系构建合理性。

1.2.3 实地观察法

作为赛事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笔者参与了近几年的三人篮球赛事的组织工作,在组织我国三人篮球赛事过程中认真观察了整个赛事的运作过程,总结每次赛事的不足之处,并聆听各参赛队伍对于现行的三人篮球赛事的诸多建议等,为构建我国三人篮球赛事体系提供较大的帮助。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三人篮球运动竞赛体系的概念

三人篮球运动竞赛体系作为篮球运动竞赛的一个分支,是五人篮球运动竞赛体系的有益补充,承担着培养篮球运动人才的责任。运动竞赛是以竞赛项目为基本单元或是单个项目的完整竞赛过程,或是若干项目完整竞赛过程的集合[1];体系是指若干个有关事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现代汉语大词典》认为,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整体。运动竞赛体系是指保证运动竞赛顺利开展的组织体系,以及维持该组织体系运行的竞赛制度、法律法规的总和,它承载着竞技体育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具体的管理职能,运用各种运行机制整合和配置资源,使竞赛资源在体育领域合理而高效地流动[2]。综上所述,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功能,把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结合,把在我国广泛开展的三人篮球竞赛活动有机整合起来。

2.2 构建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必要性

2.2.1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赛事需求

三人篮球运动起源于街头篮球,是街头篮球发展至今演变而成的集趣味性、竞技性、健身性等多种功能的运动,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学生还是上班族在闲暇之时无论在学校、公园、社区,只要是有半片球场,一个篮球,就可以开展起来的体育休闲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举办的群众性三人篮球赛事不少、参与人数众多,但大都是水平较低的业余性质的比赛;另一方面该项目尚未被列入我国正式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没有纳入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竞赛体系,也没有建立联赛的模式,国际比赛成绩并不理想,已经不能适应三人篮球项目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和完善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使之适应国内发展需求、与国际竞赛体系接轨是十分紧迫的工作。特别是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部署要求,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出台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广三人篮球比赛规则的举措,可方便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对该项目进行引导,这些由群众自发的篮球比赛将会变成有组织、有规范、能联系在一起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群众体育运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三人篮球赛事的需求。

2.2.2 更好地与国际三人篮球竞赛体系接轨

国际竞赛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国际篮联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FIBA三人篮球竞赛体系,希望各个会员协会把自己国家的比赛分层纳入国际竞赛体系当中,扩大参与此项运动的人口基数,为推动其进入亚运会和奥运会奠定基础。中国篮协积极响应国际篮联号召,将国内三人篮球赛事纳入FIBA竞赛体系。一方面,获取国际篮联直接主办的国际大赛(世锦赛、青奥会等)的参赛资格,需要依靠各国家篮协赛事举办的国际积分排名产生,运动员欲获取大赛参赛资格须在FIBA注册系统注册且1年内参加2次国际篮联授权的赛事方可参赛。因此建立与世界接轨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可以通过国内的竞赛体系选拔参加世界大赛的适合的运动员,争取更好的成绩;纳入国际篮联竞赛体系,选拔出运动员的同时也满足了1年内参加2次授权赛事的要求,即获取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2.2.3 促进高水平篮球竞技人才的培养

三人篮球比赛作为五人篮球比赛的衍生比赛形式,规则也是以五人篮球比赛规则为范本发展而成的,技术涵盖了五人篮球比赛的全部基础技术,比赛中攻守转换快,强调身体对抗能力、个人技术以及2~3人之间的配合与战术,因此把三人篮球运动作为五人篮球运动的一种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身体对抗能力是目前我国各级国字号队伍与职业俱乐部队伍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发展三人篮球运动,可让更多青少年参加比赛,增加我国篮球运动人口,为培养高水平篮球竞技选手增加人才储备。例如曾多次入选过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员、目前效力于广东东莞银行俱乐部的优秀运动队员刘晓宇,就曾因2004年第一届KFC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获得冠军脱颖而出被CBA俱乐部选中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2.3 我国三人篮球赛事开展现状

2.3.1 民间赛事

三人篮球自诞生起便以“草根性”的特点迅速普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人篮球运动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多个城市先后举办了许多规模较大的三人篮球比赛,社会反响热烈。例如1995年广州首次举办了“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参加的队伍达到300多支;1996年北京举办的“丽都啤酒杯”三人篮球挑战赛,有500余支队伍,在双休日参赛;同年南京举办的“加佳杯”三人篮球赛,60多支队伍参加比赛。这些比赛大都以当地体育管理部门和企业联合主办,各个地区的比赛没有相互间的联系,且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都不尽相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热潮滚滚,三人篮球赛事各省市凸显不平衡性[3]。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政府或当地协会的重视和引导,篮球三对三项目开展较好。例如广州的三人篮球运动就是在广州篮协的统一指挥下,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市场机制,充分利用传媒的宣传效应,以竞赛为杠杆,将三人篮球运动从年度计划中推向市场,达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3]。

2.3.2 全国性赛事

三人篮球在我国发展十几年来,全国性赛事举办数量较少。2004年中国篮球协会和百胜餐饮集团联手共同主办了第一届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这是中国篮协首次作为主办方举办的全国范围内的群众性三人篮球比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表1)。该赛参赛队员为16~19岁年龄阶段,比赛覆盖全国的20多个省,500多个城市,历时5个多月,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季后赛的市级赛决出冠军队伍参加省级赛,然后进入全国总决赛。据统计从2004赛季,肯德基全国青少年冠军挑战赛有172个参赛城市,9 000余支队伍,48 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此后,参赛城市及参赛人数每年递增,受到了广大青少年们的喜爱,2014赛季形成了有532个参赛城市,35 640余支参赛队伍,155240余名青少年参加的宏大赛事。值得一提的是,从2012赛季起,该比赛的部分赛事已成为国际篮联授权赛事,冠军队伍获取了参加东京大师赛的参赛资格。在2012年中国篮协主办的青岛啤酒CBA33全国三人篮球争霸赛中,是首次以职业俱乐部青年队参加三人篮球赛事,CBA、NBL俱乐部的17支球队参加比赛。2014年3月全国三人篮球锦标赛落地广东佛山,中国篮协在优胜队伍中选拔代表队参加亚篮联组织的第二届亚洲沙滩运动会。

2.4 国际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特征分析

2.4.1 开放性

国际范围内三人篮球竞赛体系是完全独立于FIBA五人篮球赛事体系之外的独立运转的竞赛体系,涵盖全部FIBA直接举办及授权的赛事,主要分为巡回赛和独立赛事两大类。国际三人赛事体系是开放的体系,任何国家举办的一定规模的赛事都可以成为FIBA赛事体系的一部分,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必须使用FIBA三人篮球比赛规则;其次比赛及参赛队员都必须在FIBA注册系统进行注册并获得该国家篮协的承认。这些水平高低不等的赛事把国际篮联、各大洲篮协、国家篮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国际篮联按照各个国家的排名来决定入选国际大赛的国家名单。

表1 2004—2014年肯德基全国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参赛规模统计

2.4.2 层次性

世界三人篮球体系赛事层次分明,以确保各年龄阶段和竞技水平的赛事合理。该体系主要由巡回赛和独立赛事两大类构成,如图1所示,巡回赛包括:世界巡回赛(包含6项大师赛和1项总决赛);巡回赛资格赛(包括探索赛和挑战赛)、草根赛。独立赛事有:世锦赛(U18世锦赛、成人世锦赛)、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5]。世界巡回赛是由大师资格赛、巡回大师赛(五大洲的6站)和大师总决赛(1站)组成。大师资格赛又包括多个探索赛和1-2个挑战赛。巡回大师赛均由12支队伍组成,球员不受国籍限制,自由组队,代表城市参加。每站巡回大师赛的冠、亚军队伍及巡回赛总决赛东道主队伍最终晋级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以2014年世界巡回赛为例,共包括6站大师赛,分别是菲律宾马尼拉大师赛、中国北京大师赛、美国芝加哥大师赛、瑞士洛桑大师赛、捷克布拉格大师赛、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师赛。以上比赛除了北京大师赛冠军晋级东京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其余5站比赛冠、亚军各2支队伍晋级东京总决赛。独立赛事是由国际篮联直接举办的最高水平赛事,包含世界锦标赛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世界锦标赛分为U18世锦赛(U18 WC)和成人世锦赛(WC)。U18世锦赛每年举办1次,成人世锦赛2年举办1次,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4年举办1次。中国是自2012年开始获得参赛资格的,例如中国国家三人篮球队参加了2012年西班牙、2013年印尼雅加达举办的U18世锦赛,2014年莫斯科举办的世锦赛及青奥会男、女项目的比赛。

图1 国际篮联三人篮球竞赛体系

2.4.3 商业性

世界范围内推广三人篮球赛事离不开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发挥市场的主动性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在场地的布置、灯光、音效等方面无不显示出浓重的商业色彩,让比赛更加精彩、对观众的感官冲击更强。商业权利方面,FIBA三人篮球赛事体系内的赛事由国际篮联和承办地推广方共同享有,2012—2014年官方赞助商是耐克和三星,其他赞助商由承办地推广单位进行招商。例如,2014年9月华熙集团、五棵松篮球公园承办了国际篮联巡回赛大师赛中国站(包括预选赛和大师赛),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华熙集团和国际篮联已达成合作协议,在未来的10年里持续承办并将其打造成为品牌赛事。

2.5 构建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

构建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需借鉴国际三人篮球发展经验。首先,在对国际三人篮球竞赛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的三人篮球赛事情况,对我三人篮球赛事体系进行修正,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满足于世界三人篮球赛事发展趋势的新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然后,对构建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访谈中国篮球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及体育院校篮球专家学者,验证此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完成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构建。

2.5.1 竞赛目标

目标是组织系统对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获取成果的期望。竞赛是实现竞技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手段和途径[6]。《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指出我国三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目标是支持并动员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三人篮球活动和比赛。坚持做好男女篮俱乐部青年队三人篮球比赛。在赛会制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走向市场,不增加俱乐部负担,做成分站巡回赛和全国总决赛,给青年队适龄队员提供更多的实战经验,提高技术、体能和对抗能力,为五对五比赛做好补充。尝试职业俱乐部三人篮球赛,鼓励俱乐部一队的队员参赛,通过比赛选拔队员参加亚洲和世界三人篮球锦标赛,为三人篮球项目进入奥运会提前做好准备[7]。《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强调让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篮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建立健全符合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的体育竞赛制度[8]。综上所述,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目标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三人篮球运动,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培养篮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世界大赛输送人才。

2.5.2 竞赛资源

《辞海》中“资源”解释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的总称。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组织系统理论认为:资源是指组织系统发展所必需的各类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自然资源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人造资源是人的劳动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非物质资源包括科技水平、人才、品牌、信息、关系网络等。[9]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三人篮球项目竞赛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制度资源和知识资源。建立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场杠杆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的合理竞赛布局,调动省、市体育局的积极性,确保场地、器材齐全,竞赛规程严谨、科学,办赛规范、安全。

2.5.3 竞赛组织机构

建立我国三人篮球竞赛组织机构要以三人篮球联赛为主体,以现有的CBA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为蓝本,以各省、市地方篮球协会为成员。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是现阶段国内建立三人篮球联赛组织框架的高效、简便的途径,可以通过各地方篮球协会的作用,迅速将联赛组织机构建立并运转起来。如图2所示,联赛组织机构包括联赛组织委员会、联赛仲裁委员会和赛区组委会。联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及各赛区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组成,将成为联赛组织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联赛组织运行。组委会下设竞赛组、安保组、裁判组、技术支持组、商务和法务组5个小组,每组各司其职,保证竞赛顺利开展。

图2 我国三人篮球竞赛组织机构

2.5.4 竞赛体系

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应以三人篮球联赛为主要手段和依托,把大部分小规模的独立的赛事纳入进来,其他赛事作为有益补充,建立竞赛组织结构合理化、竞赛资源优化、规章制度健全化的有中国特色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以推动这个项目更好地发展。

2.5.4.1 统一竞赛规则 建立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便是竞赛规则的统一。体育竞赛规则是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竞赛规则的完善是衡量体育竞赛发展程度与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10]。规则的合理性、科学性、恒常性使规则具有了权威性,同时也使竞赛规则成为体育竞赛中“公平、公开、公正”的标志[11]。三人篮球运动发展已有几十年,但是比赛规则却有很多版本,每次比赛都不尽相同。直到2011年国际篮联开始举办世锦赛等国际大赛,才统一了竞赛规则,通过3~4年的国际大赛的使用、修改、完善,截止到2014年的世界大赛中才趋于稳定下来。随后中国篮协主办的三人篮球比赛便开始使用FIBA的规则,2014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及,期望各省、市或者企业举办比赛时也广泛使用FIBA的规则,与世界接轨。

2.5.4.2 赛制设置 如图3所示,在赛制设置上,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4~6月)为省级预选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在本单位地级市设立若干分区,各分区根据当地状况独立进行赛会制的比赛。省级赛事也可按不同的省份,根据其经济发展、篮球运动普及状况分成A类赛区和B类赛区,不同级别的赛区对赛事规模和比赛数量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例如,省级赛进入分区赛的时候经济发达的、参赛队伍较多的A类赛区可以前12进入分区赛,B类赛区前8进入分区赛。第二阶段(7月)为分区赛,如表2所示,分为6个大区,每区计划128支参赛队,各分区赛的举办城市可以采用申办制选取。第三阶段(8月)为全国总决赛,参赛队伍由大区赛各组别的前两名和职业俱乐部青年队组成,最终决出各组总冠军。优胜队伍可以组成国家三人篮球男女集训队,参加世界大赛。

图3 我国三人篮球联赛竞赛体系

表2 我国三人篮球联赛分区竞赛区域划分

2.5.4.3 组别和年龄设置 在组别和年龄阶段设置上,可以试分:青少年组(17岁以下),公开组(19~45岁)和女子组(45岁以下)三人组别和年龄阶段。通过青少组U17的比赛,可以选拔冠军队伍或表现优异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组成三人篮球国家集训队参加次年的U18世锦赛或者四年一次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开组的优胜队可以组成集训队参加世锦赛或者亚洲的大师赛。联赛中女子组的设置也是适应项目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女子三人篮球比赛非常少,因此该女子项目在国内的推广并不理想,例如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就不设女子组的比赛。但是这几年中国国家女子三人篮球队参加世界大赛的成绩明显好于男篮的比赛成绩,例如2010年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冠军,当时只有8支队伍参加;2014年南京青奥会,女子队伍已增至24支,中国女队获第7名。调查表明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巨大潜力,在国内普遍推广后,势必掀起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风潮,进而为国际大赛输送人才。

3 结论

1)构建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赛事需求、有利于与国际三人篮球竞赛体系接轨、促进我国高水平的篮球竞技人才。

2)我国三人篮球赛事民间赛事较多,社会反响热烈,但各个地区的比赛没有相互间的联系,且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都不尽相同,突显了我国三人篮球赛事各省市的不平衡性。民间赛事红红火火的同时,全国性赛事举办数量却较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国际三人篮球赛事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层次性和商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我国三人篮球竞赛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4)构建三人篮球竞赛体系需以三人篮球联赛为依托,充分调动各地方篮球协会、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竞赛组织结构合理化、竞赛资源优化、规章制度健全化的有中国特色的三人篮球竞赛体系,为满足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篮球运动需求,夯实我国篮球运动基础,培养和打造高水平篮球运动人才,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制度、资质、竞赛、人才的保障。

[1]王蒲.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644.

[3]雷明光.广州地区3人篮球市场的发展状况[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

[4]周冰.世界三人篮球赛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89-90.

[5]国际篮联官方网站.FIBA3X3竞赛体系[EB/OL].[20150-05-28].www.fiba.com.

[6]朱桂林,何志林.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理论探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91-94.

[7]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454-455.

[8]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EB/OL].[2011-04-19].http://www.sport.gov.cn.

[9]侯光明.组织系统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0-115.

[10]刘飞舟,尹碧昌.体育竞赛规则的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技,2010,31(4):78-80.

[11]宋波,黄怀南,鲁鹏.体育竞赛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2.

责任编辑:刘红霞

Construction of 3-on-3 Basketball Competition System of China

GONG Bin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rough themethods of documentary research,expert interview,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studied the international 3-on-3 basketball competition system and internal 3-on-3 basketball system.The result suggested settiing up a internal competition system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y suppor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3-on-3 basketball games and cultivate basketball talents in China.

3-on-3 basketball;competition systemc;onstruction

G841

A

1004-0560(2016)01-0116-06

2015-11-12;

2015-12-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066)。

宫 彬(1982—),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篮球训练、篮球文化。

猜你喜欢

篮球赛大师赛篮球运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The Most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赛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不公平的篮球赛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