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研究
2016-05-18刘智丽
刘智丽,刘 青
新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研究
刘智丽,刘 青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运用文献资料及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奥运周期第4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主力队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各单项实力的对比研究,客观分析中国女子体操队在难度技术、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和平衡木难度稍显优势,但完成质量与编排创新不足;跳马和自由体操难度发展严重滞后;成套动作稳定性不强,重大失误率较高;艺术美韵欠佳,个性风格不突出。针对存在问题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里约奥运会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新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
竞技体操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为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里约奥运周期我国体操受到日本、美国及欧洲选手的较大威胁,要进一步扩大优势,必须在女子项目上寻求突破。在2013版FIG国际女子体操评分规则导向下,新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优秀选手在难度创新、完成质量及艺术表现等方面已显示出强劲实力。笔者通过对新奥运周期3次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主力队员与世界前3名优秀运动员各单项竞技实力的对比研究,客观分析中国女子体操队在难度技术、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据2013版FIG国际女子体操评分规则,以新奥运周期(2013—2016)第4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和中国体操队主力队员4个项目成套动作作为研究对象。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检索新奥运周期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成套动作的相关文献;登陆中国体操网、国际体操联合会、美国体操在线等网站,收集女子体操比赛相关统计数据和信息。
1.1.2 录像观察法 观看第4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体操团体决赛、全能决赛及单项决赛的电视直播和录像,对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和中国主力队员4个项目成套动作的难度及连接、结构等进行解析。
1.1.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新奥运周期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和参赛的中国主力队员4个项目成套动作难度价值及连接、完成质量、稳定性等进行统计分析。
1.1.4 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研究、录像解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为相关阐释提供逻辑分析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女子体操队在难度技术、稳定性及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归纳和总结。
2 中国主力队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竞技实力对比分析
2.1 各单项难度价值、完成质量及成套结构解析
2.1.1 跳马:高分值难度缺乏,基本技术不扎实,动力性不足 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及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是当前女子跳马发展的主流动作。新奥运周期我国女子跳马项目高难动作的开发力度不够,难度明显落后于世界优秀选手(表1)。程菲退役后无人能完成6.3分值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也无运动员发展6.4分值的踺子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新奥运周期第44、45届世锦赛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无人进入跳马决赛,第46届世锦赛只有王妍能完成2种不同类型6.0以上分值难度(冢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和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其余主力成员仅能完成5.8分值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同时,运动员基本技术不扎实,转体屈髋屈膝,第二腾空高度与远度不足,落地稳定性较差[1]。动作完成的动力性欠缺是导致完成质量和规格扣分多的根本原因[2]。
表1 第44~46届世锦赛女子跳马中国主力队员与单项决赛前3名难度与成绩对比
2.1.2 高低杠:难度略显优势;缺少同杠飞行连接,换杠难度低;转体精确性与飞行高度不足 高低杠项目短半径回环(正掏、立撑蹬杠)转体360°向低杠转移,飞行接飞行、D、E组三连接以上连续换杠飞行及旋空翻下引领新奥运周期高低杠技术创新方向。难度方面,我国换杠飞行及长串高难连接等技术有所提升,第46届世锦赛范忆琳发展了连续4个飞行及5个D组以上的直接连接,杠中难度及D分略占优势,稍高于俄罗斯和美国等国优秀选手。但完成质量不及国外优秀选手,屈伸上摆倒立和大回环单臂转体的精确性及飞行高度存在较大的扣分因素。编排方面,我国运动员高杠难度主要以多串不同握法的大回环单臂转体360°接特卡切夫或前空翻为主,缺少体现高低杠项目特点的同杠飞行与飞行的直接连接,连续换杠次数和难度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表2)。
表2 第44~46届世锦赛女子高低杠中国主力队员与单项决赛前3名难度与成绩对比
2.1.3 平衡木:技巧与跳步难度占优势;转体难度低,E组以上下法发展缓慢;空翻高度不足 平衡木项目高难度空翻及其与舞蹈的混合连接,侧空翻接拉拉提(D+C)、后手翻接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站木(B+F)等短技巧连接,团身后空翻2周转体360°下(G)、踺子后直转体1 080°下(F)等高难下法及反弹连接已成为技术发展方向。我国平衡木项目的优势在于木中技巧与跳步难度值较高,但转体难度低、C组以上数量少,混合连接偏少,下法以D组难度为主。我国仅个别运动员能完成F组踺子后直1 080°下,而美国优秀选手已能完成团身后空翻2周转体360°下等G组难度(表3)。在完成质量方面,我国主力队员跳步规格较高,但空翻高度和落地身体姿势为主要扣分点。此外,平衡木成套编排创新不足,缺少反弹连接。
表3 第44~46届世锦赛女子平衡木中国主力队员与单项决赛前3名难度与成绩对比
2.1.4 自由体操:难度严重滞后,缺乏向前高难空翻;技巧高度、速度与姿态欠缺 女子自由体操项目单个技巧动作向H组以上高难空翻方向发展,直体后空翻转体1 260°接回笼(F+A)、团身后空翻2周转体360°+团身后空翻(E+A)、直体后空翻转体1 080°接跳步(E+A)等技巧或混合连接有所发展,增加跳步的难度和数量将是舞蹈动作发展的主要突破点。第44、45届世锦赛我国无人进入自由体操决赛,第46届世锦赛主力队员的难度有一定的提升,但技巧与舞蹈难度发展仍然明显落后于世界优秀选手,我国运动员开场串以E组动作为主,中串以D组为主,跳步与转体以C组为主(表4)。新奥运周期除商春松和王妍的D分能超过6.0分外,其他主力成员难度分均在5.4~5.6。我国多数主力队员只能完成后直转体1 080°、前直540°接前直360°等常规难度,且空翻类型的发展不够全面,缺乏向前高难度空翻。而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优秀运动员不仅能完成后团2周转体720°(H组)、后直2周转体180°(G组)或360°(H组)等,还能高质量完成阿拉伯前屈2周(F组)等高难技巧。在完成质量方面,主要差距在技巧的腾空高度、转体速度、空中姿态等方面,完成分低,直接影响单项决赛资格的竞争。
表4 第44~46届世锦赛女子自由体操中国主力队员与单项决赛前3名难度与成绩对比
2.2 成套动作稳定性不强,重大失误率较高
尽管新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我国主力队员D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成功率不尽如人意,重大失误率分别为23.8%、22.7%和23.9%,而美国仅出现1人次重大失误(表5)[3-5]。第44届世锦赛我国姚金男资格赛排高低杠第1,在决赛中挑战G组“莫空翻”失败,憾失金牌。在第45届世锦赛团体决赛中,我国运动员相继在高低杠和自由体操项目中出现3人次重大失误,对团体成绩造成了致命的影响。在团体决赛和个人全能决赛中,商春松均在完成高低杠屈伸上摆倒立时犯相同的超低级技术错误而致重大失误。姚金男在两次大赛的平衡木比赛中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均掉下器械。如此高的重大失误率反映出我国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大赛中心理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心理抗压能力远不及美国运动员,也暴露了新赛制下中国女队就如何提高成功率及解决运动员心理稳定性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表5 第44~46届世锦赛中美运动员重大失误率对比
2.3 艺术美韵欠佳,个性风格不突出
近年来,我国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虽然有所进步,但在成套动作的连贯、流畅、激情与美韵方面,与欧美体操强国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欧美运动员在赛场上从容自信,个性鲜明,善于理解音乐,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主题。尤其是俄罗斯运动员的优雅细腻及美国运动员的激情洒脱、动感十足给裁判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第44届世锦赛美国罗斯和日本明日香分别以5.7和5.8的成套难度进入平衡木单项决赛,就是在于其成套动作的流畅性及艺术性表现很佳,给人以美的享受。第45届世锦赛自由体操决赛俄罗斯老将穆斯塔芬娜成套动作只有3串技巧空翻(6.2),难度低于美国斯金内尔(6.5),但她充分利用高难度转体和跳步获取较高起评分,以优美的舞蹈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感染了裁判和观众,获得铜牌。我国运动员在艺术美韵方面的欠缺在于不够大胆自信,动作拘谨,舞蹈表现不够充分,对音乐的理解不深,成套缺乏韵律、美感与激情,个性特点不突出。
3 对中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突破方向的思考
3.1 开发创新高难动作,完善技术规格
创新难度及连接是体操技术发展的主旋律。2013版FIG新规则增设了最高级别“H组”难度,推动了难新动作的发展。新规则在鼓励发展难度的同时,对动作技术各环节的错误区分更细致、更严格,倡导运动员在能力范围内完成高度熟练美观的动作,引导难度向高规格化发展[7],以谋求难度与艺术性的平衡[8]。在难度方面,我国急需发展跳马6.3以上高分值难度,高低杠同杠飞行的直接连接与下法难度,平衡木反弹连接、转体及下法难度,以及自由体操开场与中场团身后空翻2周720°旋和直体后空翻2周等高难技巧及跳步的难度与数量均亟待开发。在完成质量方面,要努力探索提高跳马质量的训练方法,改进基本技术;高低杠屈伸上摆倒立和转体的精确性、飞行高度及落地稳定性必须精雕细刻;提升平衡木和自由体操空翻的高度、空中身体姿势的控制与落地的稳定性。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平衡木和自由体操项目的难度及连接极易被判降组或中断,必须重视混合串和舞蹈串连接技术的改进,严格按照规则要求完善技术规格。
3.2 加强弱项技术攻关,重视专项体能
总体来看,我国跳马和自由体操项目难度的发展严重滞后,第45、46届世锦赛团体决赛输给美国近5分,严重制约了整体实力的提升。而同属亚洲的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运动员均取得过新奥运周期世锦赛跳马和自由体操单项决赛资格,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我国跳马和自由体操项目的训练水平已经落后。对高难技术及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缺乏深入研究是我国女子跳马和自由体操落后的根本原因。我国女子体操不能仅寄希望于程菲等“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型运动员,必须深刻反思传统的训练方式,打破以往固有的训练模式。加强弱项科研攻关,重视专项体能训练,尤其要加强下肢的爆发力训练及专项耐力训练的研究,充分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生理生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突破难度技术及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提高弱项的训练科学化水平。
3.3 狠抓动作稳定,强化实战训练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体操顶级大赛中,需要运动员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对夺取金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难度更为重要。成套动作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保证是准确把握难度与稳定的最佳平衡点。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时刻注意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提高第一套动作和最后一套动作的训练成功率,教会运动员灵活补救小失误的方法,培养运动员自信、顽强、沉着的心理品质。加强实战训练,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应对比赛中各种复杂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及在任何艰苦条件下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最佳训练水平的能力。
3.4 提升艺术修养,凸显个性化特征
随着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相差甚微,在起评分接近和发挥稳定的前提下,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艺术性和个性风格的差异,新规则越来越注重运动员表演风格和个性化特征与成套动作的融合[9]。新规则加大了艺术性扣分权重,凸显了艺术性在平衡木和自由体操项目中的竞技价值,艺术性已成为评价女子体操竞技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自由体操项目需要展现舞蹈与音乐的和谐、女性的优雅以及运动员与裁判和观众的互动交流。艺术表现力是我国女子平衡木和自由体操需要重点突破的方面。提升运动员的艺术素养,首先需要培养运动员内在美的感受力,在成套训练中要极力增强动作、美感及音乐的契合程度。加强自由体操舞蹈训练,要注意运用舞蹈的跳步、转体、移动等与技巧动作的有机融合。音乐选择应与运动员的音乐修养和理解力相适应,且要符合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利于运动员真正地理解和把握音乐的内涵。同时,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充分结合运动员气质类型、身形和体能水平,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教法,发展不同类型的难度动作,形成运动员独特的技术风格,凸显个性化特征。
[1]姚侠文.浅析第44届世锦赛女子体操比赛——我国女队喜忧参半任重道远[S].体操信息,2013.
[2]郑幸红.我国女子体操超越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69-72.
[3]USA Gymnastics.Artistic Gymnastics World Championships Complete Results[EB/OL].(2014-10-13)[2015-08-26].https://usagym.org/PDFs/Results/worlds_artistic_results_2013.pdf.
[4]USA Gymnastics.Artistic Gymnastics World Championships Complete Results[EB/OL].(2014-10-13)[2015-08-26].https://usagym.org/PDFs/Results/worlds_artistic_results_2014.pdf.
[5]USA Gymnastics.Artistic Gymnastics World Championships Complete Results[EB/OL].(2014-10-13)[2015-08-26].https://usagym.org/PDFs/Results/worlds_artistic_results_2015.pdf.
[6]竭晓安.从第44届世锦赛看新周期国际女子体操竞争格局及各单项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1):124-129.
[7]刘智丽.2013年版FIG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导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0):65.
[8]中国新闻网.体操评分规则酿调整将寻找难度与艺术的平衡[EB/OL].(2014-10-13)[2015-08-26].http://sports.qq.com/a/20141013/013448.htm.
[9]黄玉斌.体操新概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45.
责任编辑:乔艳春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ChineseW 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in the New Olympic Cycle
LIU Zhili,LIU Qi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By using the documentation and video observ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hinese women’s gymnastic team in the aspectsof difficulty,stabilit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44th~46th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 orld elite athletes.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difficulty of Chinese women’s gymnastics has lightly advantage in uneven bars and balance beam,but lack of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rrangement;the difficulty of vault and floor gymnastics is seriously lagging behind;stability is poor,the rate of significant error is high;artistic rhyme is not good,style and personality is not prom inent.We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measures for the preparation for Rio Olympic Games.
new Olympic Cycle;Chinese women’s gymnastic;competitive strength
G832
A
1004-0560(2016)01-0109-07
2015-09-26;
2015-12-20
刘智丽(197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操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刘 青(1961—),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学、羽毛球与网球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