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人类文章教学为例谈单元意识统摄下的语文教学

2016-05-17

创新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励志名人范式

现阶段大部分教材都以“主题单元”为主要形式进行课文编排,同一单元的文章主题相关,内容互为参照,篇与篇之间紧密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构建周密的认知体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稳步螺旋上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依然把每篇课文都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各自为政,“篇”和“组”严重脱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零散杂乱,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语文课堂“花时多,收效低”的现状。

语文课需要唤醒教师的单元整体意识,让教学出现从“独木”到“森林”的华丽转身。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写人类文章教学为例,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做法。

一、聚焦文体特点,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单元总目标来为整个单元的教学引航,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模式,让语文教学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让这个总目标统摄各文本的细目标。而不同文本也应该有自己不同的细目标,这些不同指向的细目标都是为丰富和支撑单元整体目标而服务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主题为“百折不挠”,以《天火之谜》开篇,通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些文章,让学生立体感知伟人的成功大都经历了坎坷,明白只有百折不挠方能获得成功的道理。针对这样的文体安排,综合学生现有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单元整体目标:挖掘励志故事中的励志元素,发现励志故事的写作模式。力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感知与领悟、揣摩与提炼,让学生掌握写人类文章的表达范式,并实际操练。

二、关注言语形式 提炼表达范式

不管什么样的文章,一旦进入教材就成为一个“例子”,用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借助一个又一个“例子”反复练习,各方面能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写人类课文与其他文章一样都是例子,都承载着这些任务。但是,写人类课文很容易陷入内容分析式的泥潭,很多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情感,至于课文丰富的言语形式、独特的文本结构、多样的表现手法往往被忽视。当前,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的滋味,领悟富有特色的表达,积累言语范式和言语素材,习得终身受益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因此,我们在进行第六单元教学时,将本单元的言语形式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导、感悟、提炼,最终理出本单元特有的表达范式。请看本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1.聊天导入: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崇拜?

2.挖掘励志元素,梳理人物形象,形成核心价值:《天火之谜》中哪些人认为雷暴是“上帝的怒火”?是“雷神”?富兰克林认同这种观点吗?从质疑到实验,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敢于质疑、细心观察、认真严谨、立场坚定、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3.关注言语形式,发现写作模式:回顾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的历程,这个故事从什么开始?经历了什么?怎么样取得成功的?

根据交流梳理得出结论:怀疑—困难—挑战—成功。

4.总结:我们在读励志故事或者写励志故事的时候可以关注这条线索,特别是关注困难和挑战。这两个部分往往是最能给读者精神力量的。

在接下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三篇课文的教学中,同样引导学生梳理、提炼出类似的表达范式。

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关注言语形式,关注表达秘妙,关注此文本相对于其他文本体现出的独特训练价值。

当然,言语形式的感悟绝非生硬地作归纳、简单地贴标签,而应该是无痕地潜伏在对内容的玩味之中。表面看是对情节的分析,实质上是对言语形式的关注和品味;表面看是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实质上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表面看是对内容和主题的理解与体会,实质上是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只有将形式和内容巧妙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三、着眼习作表达 开展群文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如果学生在上了课后,没有感到他想知道的比我对他讲的多的话,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变成一种追求,没有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的话,课堂上的教育目的就没有达到。”像这样写人类文章的教学应该激发起学生更广泛的阅读兴趣。这类文章在每册教材中都有安排,少则一两篇,多则四五篇。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例子功能”,巧妙设置悬念,适时推荐相关阅读,精心策划研读活动。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整个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但是细细分析本次单元习作要求,似乎跟本单元的联系并不大。于是我们自行开发了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学写身边的草根名人,让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中真正学会用梳理出来的范式进行表达。可是,本单元的这些写人的文章都是有关世界名人,这样的名人离学生的生活与心灵都比较远。为了拉近名人与学生的心理差距,缩短名人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我们精心准备了一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例如,《优秀协警老秦》《检察官白洁》《体育明星陈艳青》等,让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当代名人或者生活中的草根名人身上,这些名人都经历了困难与挑战,才获得了自己的成功。同时,教师事先围绕这些文章的表达特点做好批注,在群文研读的过程中,围绕批注内容有序开展。经过阅读,学生明白了在写名人的文章中,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小策略”来丰富人物的表现形式,如恰当的外貌描写、抒情、议论等。开展这样的群文阅读,既是对语文教材内容的一次有益补充,又是让习作指导更接地气。

群文阅读还可以考虑两种拓展方向。一是人物拓展阅读,即阅读该名人的自传或相关书籍。将名人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视野中来审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走近名人。例如,学习了《天火之谜》,给学生推荐《富兰克林传》;学习了《诺贝尔》,给学生推荐《诺贝尔的故事》。二是名人专题阅读,实现以一篇带多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人事迹,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例如,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推荐阅读《让青少年一生受益的励志故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单元意识统摄下的教学,摆脱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狭隘局面,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他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对语言知识的构建定会更加全面而系统,同时单元意识统摄下的教学也让语文教学更加集中、立体、高效。

猜你喜欢

励志名人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