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6-05-17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以来,奉行着“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的口号。课堂教学在“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课堂上虽然热闹非凡,但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的真正本质却被忽略了。课堂表面繁华,背后却是实质深处的萧条。过多的添加剂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书读得不透彻,词语理解不深刻,文章不知如何达意,学生的语文素养何来提升?空洞的语文教学形式导致了语文本色的流失。
一、冗繁削尽留清瘦
语言文字是用来传达意义的,同时它又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它呈现出“意”“情”“法”三种姿态。语文课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共同识记、品读、体悟语言文字的课,语文教师理应紧扣住其根本,按照语文的规律,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只有“冗繁削尽留清瘦”,摒弃课堂上画蛇添足的教学形式,扎实做好学生“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在简单但不失简约的语文课中得到有效发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人亦称“学习”为“读书”,语文课应该为“读”的课,“读”是语文课上的第一要旨。在语文课上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我教学的特点,我在执教《蒹葭》古诗鉴赏课中,将诵读贯穿始终,但又层次不同,目的各异。一读识字,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的障碍。二读会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三读明理,指导学生通过读体味作者的情感。四读知法,让学生学习诗经的写作方式。读着读着学生就会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进而理解诗描写意中人“秋水伊人”行踪的隐隐约约飘忽不定和追寻者的矢志不移。诗歌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营造了朦胧的意境,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及,扑朔迷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朗读中水到渠成,这种解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切身的体悟,这正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所需要的。
“本色语文阅读教学”应以简洁清晰的线条带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本色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起点的方式带领他们走向深远、睿智与崇高的人生积淀。
二、咬文嚼字悟真谛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被我们摒弃,因为当一篇文章被支离破碎割裂成词意、句意、段意时,文章的美感会荡然无存。课堂教学开始大量地引入背景材料,过度地进行课外迁移。但结果是学生开始在语文的阅读学习中走马观花,课堂上一片浮光掠影,一堂语文课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很难想象。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教师的教还是需要咬文嚼字,只是不能像以前那样整篇分解,处处咀嚼,而是要咬得准确,嚼得有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与文本进行细腻广博深入的对话,方能提炼出教学最点睛的内容,方能在教学中有所作为,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思想情感的沟通,真正把握文本的精髓。
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抓住关键词句,可以找到课堂教学最佳的切入方式。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我紧扣文本中的“乐”解读,通读文本,学生不难感受到因优美月景而获取的快乐,这只是字面上的,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苏轼有“怀民亦未寝“这样心有灵犀的知己一同赏月而获取的知己之乐,怀民不仅是赏月的知己,更是人生的知己,这份乐就又更进一步。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设计请同学抓住孔乙己的手的细节描写展开思考,逐步深入地提出了这样几个主要问题:文章中写手的有哪些地方?从哪些角度写手?作者是怎么描述孔乙己的手的外形的?其中手的动作有哪些?文中最主要的动作是什么?影响孔乙己一生的除了这些有形的手之外是否还有无形的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进而把握小说的深刻主旨。
三、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好的语言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可以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有时我们往往醉心于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却很少静下心来细致推敲自己的教学语言,这其实是一种遗憾。语文教学语言就像一部“有声的教学参考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语文课文中的每一个生动可感的故事,每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每一句充满智慧的话语,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这座桥梁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到学生的心灵的。教师的语言对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效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会比较注意语言表述的节奏。实践证明语速过快,会让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说得过慢,学生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表述上要有张有弛,快慢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我很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个深秋的晚上,一轮明月缓缓升上天空,皎洁的月光轻轻推开了门窗,轻柔地洒入屋内,我们的诗人斜靠着窗口,望着如水的月色,思潮澎湃,强烈的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田,优美的诗句缓缓地从他心底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学生跟着我的节奏都不约而同地轻声吟诵起来,一下子就营造了很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李清照《如梦令》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古时有一个小姑娘酷爱读书,常常为了得到一本好书而茶不思饭不想。有一年清明前,妈妈特意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穿着踏青。小姑娘很喜欢,总是穿上了就不想脱下。有一天,她穿着这件裙衫照例来逛集市上的书摊,这次她看见了一本自己梦寐以求的古书—《古金石考》。她高兴极了,赶忙问卖书老伯书的价钱,可是小姑娘翻遍自己所有的衣袋,都没有凑够钱,她急得都快哭出来了,老伯看了安慰她说,孩子别急,先回去吧,等钱够了再来买也不迟。没想到的是,没一会儿功夫,小姑娘又回来了,她手里紧紧地捧着钱,身上原先穿的那件漂亮裙衫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件单薄的旧衣服,看着小姑娘的模样,老伯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微笑地对小姑娘说,孩子,这书你先拿回去,我不收你的钱,老伯相信你将来长大一定会成大器的。这个小姑娘就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从小就这样痴迷于读书。”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师生互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努力追求把语文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坚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因为我知道教育的艺术是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是启迪心灵的最重要的工具。虽然做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我会对每个语言细节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堂效果还是有很大成效。让真诚动人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滋润学生的心田,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且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归语文的本色,书声朗朗,扎实有效,如诗如画的课堂应是我们的追求。在语文的路上我们行走得很远,蓦然回首,最初方为最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到原点,褪去繁华外壳,重拾语文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