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探讨

2016-05-17黄金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黄金兰

【摘要】 目的 探析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120例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再次剖宫产组, 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首次剖宫产组。对比两组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再次剖宫产组产妇术中出血率为14%, 平均出血量为(491.2±210.4)ml, 首次剖宫产组产妇术中出血率为7%, 平均出血量为(298.9±230.1)ml,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首次剖宫产组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时间、手术切口撕裂等因素出现术中出血的患者少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结论 对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200

剖宫产术中出血不仅是导致产妇死亡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且是产科病室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状。与首次剖宫产产妇相比, 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由于受到首次剖宫产手术影响, 再加上术中各种因素作用, 术中出血情况也比较多见, 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产妇的生命, 造成极大的不利作用和影响。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与12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 对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再次剖宫产组, 年龄24~38岁, 平均年龄(28.5±3.2), 孕次2~5次, 平均孕次(2.1±1.3)次, 孕周32~42周, 平均孕周(39.1±5.4)周。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首次剖宫产组, 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28.2±3.6), 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3±1.1)次, 孕周32~40周, 平均孕周(39.4±5.2)周。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1] 所选取产妇均符合剖宫产术中出血诊断标准, 术中出血量均≥500 ml, 且所有产妇不存在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

1. 3 方法 所有产妇均实施剖宫产手术。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情况, 并分析其术中出血原因, 通过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静脉注射缩宫素、肌内注射催产素、纱布填塞、按摩子宫、子宫动脉栓塞等方式, 对产妇术中出血情况进行控制, 同时注意对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 以保证治疗效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术中出血率及平均出血量对比 再次剖宫产组产妇术中出血率为14%(17/120), 平均出血量为(491.2± 210.4)ml;首次剖宫产组产妇术中出血率为7%(8/120), 平均出血量为(298.9±230.1)ml, 两组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产妇术中出血因素对比 首次剖宫产组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时间、手术切口撕裂等因素出现术中出血的患者少于再次剖宫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作为产科病室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 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 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生命存在极大的威胁。近年来,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剖宫产手术安全性在不断提高的同时[2], 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也得到一定的控制, 但是术中出血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仍然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点。临床研究的相关结果显示, 与首次剖宫产手术产妇相比, 再次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发生比率以及出血情况要更为严重[3], 其中, 子宫收缩乏力、手术切口撕裂、再次怀孕时间以及胎盘因素等是导致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

对本院同期收治的两组剖宫产手术产妇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后显示, 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出血量以及出血率均高于首次剖宫产产妇(P<0.05), 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与首次剖宫产产妇相比, 再次剖宫产手术产妇更容易受到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胎盘因素、再次怀孕时间、手术切口撕裂等因素作用影响[4], 导致术中出血情况发生, 从而产生较高的手术出血率。而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胎盘因素、再次怀孕时间、手术切口撕裂是导致再次剖宫产术者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种情况在对产妇开展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以及静脉注射缩宫素、肌内注射催产素、纱布填塞等治疗后, 出血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这种情况, 临床应加强对妊娠产妇开展孕产期保健, 对出现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进行积极治疗, 准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和手术时机, 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尽量减少剖宫产手术率, 提升剖宫产手术医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技巧, 以避免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由于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情况比较危急, 在术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充分估计意外情况, 术中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减少对产妇的危害, 降低产妇死亡率。

总之, 进行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与预防措施的分析, 有利于避免术中出血发生, 提高产妇治疗效果, 具有突出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和泌乳功能的影响.中国药业, 2013, 22(7):60-61.

[2] 林琳, 何春妮, 许波, 等.不同腹壁切口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 2014, 30(8):891-893.

[3] 刘建康. 114例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12):709-710.

[4] 岳燕, 李巧云. 按摩子宫联合安列克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5):14-16.

[收稿日期:2015-10-16]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浅谈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