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2016-05-17赵淑娟韩沛汝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护理

赵淑娟 韩沛汝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9例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详细精心的临床护理干预, 观察其疗效。结果 19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干预后治愈, 无一例死亡, 治愈率为100.0%, 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治愈效率, 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的不良影响,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62

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是由于产妇妊娠期合并有影响孕妇自身及胎儿健康的病症或致病因素, 在产妇生产后24 h内发生的出血情况, 一般血液量≥500 ml则可判断为产后出血, 是造成产妇分娩死亡的高危因素, 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有学者表明合并高危因素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要超出健康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218倍[2]。因此, 临床对此类患者在加强分娩重视的同时, 为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需加强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干预。本文就本院接收的19例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年龄23~42岁, 平均年龄(32.51±8.75)岁。均为单胎妊娠, 其中顺产2例, 剖宫产16例, 难产1例;产后出血量600~1000 ml 17例, ≥ 1700 ml 1例, 在1000~1300 ml 1例。

1. 2 方法

1. 2. 1 产前护理 护理人员需掌握产妇身体情况, 做好手术及急救物品等工作, 对胎儿位置、大小等进行全面检查和了解, 同时向产妇介绍分娩的方法及医师的技术, 让患者安心分娩。

1. 2. 2 术中护理 产妇生产时, 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 对胎儿的分娩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若产妇出现出血情况应及时检查原因并辅助医生进行处理。分娩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尿量、尿色等观察, 于48 h内给予止痛泵止痛, 并定时给患者进行宫缩按摩, 注意剖宫产患者的伤口, 促进子宫收缩。

1. 2. 3 产后出血护理 护理人员一旦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状况需立即告知医生及时进行抢救, 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进行病情护理, 对患者的呼吸、意识、血压、体温及脉搏等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监测, 详细记录相关数据;静脉滴注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滴速;密切监视患者的呼吸是否通畅, 若患者出血量较大, 会造成机体缺氧或肺部血流量降低的情况, 护理人员需视情况对患者给予相应吸氧治疗, 氧流量设置为4~6 ml/min[3]。

1. 2. 4 子宫收缩护理 护理人员需徒手对患者进行子宫底按摩, 促使子宫收缩闭合出血子宫壁血窦, 操作时先将左手放于耻骨及其上缘, 向下压下腹再向上推子宫, 把右手放在子宫底部, 将拇指置于子宫前壁, 四指置于子宫后壁进行按摩, 按摩时力度要均匀有规律, 同时将子宫内留有的积血排出, 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1. 2. 5 检查及卧位姿势护理 待患者有效进行止血后, 护理人员需对产妇进行相关检查,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准确配血和输血治疗, 同时对其出血量进行评估, 仔细检查其有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辅助患者取平卧位姿势, 或根据实际情况取头低足高姿势, 目的是保证下肢静脉回血情况。

1. 2. 6 心理护理 产妇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并症会出现害怕或恐惧等不良心理, 表现出焦躁或不安等情绪, 护理人员在辅助医生处理时需耐心与之沟通, 安抚患者不要激动或害怕, 以免加剧病情, 主动对患者讲解出血症状的相关因素, 本院应对措施及护理方法等, 最大限度减低患者疑虑, 告知其保持心情平静可促进症状的有效恢复等。

2 结果

19例患者中由于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2例, 占10.5%;因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17例, 占89.5%。其中进行产前检查16例, 占84.2%;未进行产前检查3例, 占15.8%。经精心护理干预后, 19例患者治愈, 无一例患者死亡, 治愈率为100.0%。

3 讨论

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重症并发症, 出血后的产妇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抢救, 可危及生命,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4]。高危因素一般包括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巨大胎儿或合并子宫肌瘤等, 产后出血指产妇分娩完胎儿后24 h出血量≥ 500 ml[5]。所以临床应加强对产妇分娩前后的重视, 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 则需立即进行抢救并给予精心护理干预。本研究则对19例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干预的探讨, 患者全部治愈, 无一例患者死亡, 表明经精心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同时也表明产前未进行产检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产后出血。精心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病情护理、子宫收缩护理、检查及卧位姿势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病情护理可有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提高救治率;子宫收缩护理可促进患者子宫收缩, 抑制出血率;检查及卧位姿势护理可提高对患者其他病症的检查效率, 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通过有效的卧位方式促进患者机体修复;心理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信心。

综上所述, 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的不良影响, 降低死亡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宇燕.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36):5018-5019.

[2] 解文迪.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4):132-134.

[3] 张春香, 于娥, 赵红, 等.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2):752-753.

[4] 蒋佳伶.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高危妊娠产妇中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影响.吉林医学, 2014, 35(28):6409-6410.

[5] 黄丽梅, 谭亚杰.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11):115-116.

[收稿日期:2015-10-20]

猜你喜欢

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高危妊娠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