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贴身保镖亲历重庆谈判惊魂43昼夜

2016-05-17

山海经 2016年3期
关键词:林园陈龙宪兵



毛泽东贴身保镖亲历重庆谈判惊魂43昼夜

陈龙,辽宁抚顺人,1910年12月生,在抗日救国军参加过许多血战。他擅使双枪,晚上也能打断数十米外的香头。在其48年的传奇人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保镖经历莫过于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贴身护卫毛泽东的43个日夜……

8月27日夜:毛泽东向周恩来借行装

1945年8月27日,美国大使赫尔利偕张治中飞临延安。毛泽东要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的消息迅速传开,像一阵狂风刮过黄土高原,人们的心头再也无法平静。

深入虎穴,敌情复杂,如何保证领袖的人身安全成了全党的头等大事。经反复研究,中央决定派陈龙、龙飞虎、颜太龙三人贴身保卫毛泽东。因他们名字中都有一个“龙”字,时称“三龙护驾”。

临行前夜是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的。朱德和刘少奇会见陈龙,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主席的安全交给你了,你要做好工作。遇到危险要用身体保护主席!”陈龙语气坚定地向首长保证:豁出命也要保卫主席的人身安全。

陈龙与龙飞虎、颜太龙讨论了警卫工作中将会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和细节,确定了互相联络的方法和暗号,以及在飞机上和到重庆后的警卫分工和配合方案。

另外,行装准备也颇花费了一番工夫。此行是去和重庆当局打交道,总要讲些体面。陈龙领到一套灰布制服,但脚上还穿着一双磨得快露脚趾的布鞋。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把脚上的皮鞋脱下来,换穿了陈龙那双破布鞋。

同在准备行装的毛泽东,也一样窘迫,他也领到了一套布制服,却没有一顶像样的帽子,周恩来只好把从重庆带来的那顶盔式遮阳帽戴到他的头上。

8月28日深夜:突然传来宪兵的脚步声

8月28日下午3点37分,毛泽东乘坐的飞机终于出现在机场的上空。担任警戒的美国宪兵,如临大敌。

机舱门打开,人们以欢呼、掌声表示对这位象征着和平、团结、光明的伟人热诚的敬意。为了抢发这条中国乃至世界的头等重要新闻,许多中外记者把毛泽东围得水泄不通。扮作毛泽东秘书的陈龙,心情十分紧张。前来迎接的沈钧儒身材矮小,几次被人挤到圈外,他急得不停地喊:“我是沈钧儒!我是沈钧儒!”

当日下午7时许,蒋介石在官邸林园宴请毛泽东。宴罢天色已晚,蒋介石留毛泽东住林园。

未等毛泽东走进房间,陈龙等人已经把住房的一切陈设都仔仔细细检查过。接着周恩来又进房间检查一次,他连枕芯也取出来看了看,嗅了嗅。“从现在起,你们要保证这里不离人,”周恩来严肃地交代,“也严禁别人进来!”

毛泽东来到屋中风趣地对大家说:“我们真是深入虎穴了,看这次能不能弄点儿‘虎子’回去。”

大家却都轻松不起来。

陈龙对警卫工作做了分工,颜太龙等人重点照顾周恩来、王若飞住的那幢楼,自己和龙飞虎就在毛泽东房间外面的沙发上假寐,用耳朵来捕捉四周可疑的声音。

半夜时分,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几名巡逻宪兵走到楼前。陈龙和龙飞虎微眯双眼,装作打鼾。脚步声停止了,宪兵们隔窗向里观望。陈龙和龙飞虎双手慢慢地伸到衣中,攥着顶着子弹的手枪。脚步声渐渐远去了,陈龙和龙飞虎长吁一口气睁开眼睛。

如此反复几次,天终于亮了,不眠之夜总算熬了过去。

8月29日:毛泽东与蒋介石狭路相逢

清晨,毛泽东出门散步。陈龙陪着毛泽东踏着小路向树林深处走去,龙飞虎在距离10多步后边跟随着。这时,前面走来几个人,为首的是蒋介石,他也是早晨出来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的。

谁也未料到会在这条狭路上相逢,有些尴尬。但是,两位政治家很快掩饰了这种情绪,向对方伸出了手。

不远处有一个圆形石桌、几个石墩,两个人互相谦让几句走过去坐了下来。陈龙和跟随蒋介石的三个侍卫退到两侧,相互留神,注视着对方。毛泽东和蒋介石先谈天气,都说天气很好。接着又问对方起居情况,都说昨夜睡得很熟。

这天,国共首开谈判。晚上,毛泽东仍住林园。吃过晚饭,毛泽东在灯下看报,陈龙坐在主席对面,从这里可以望见楼前的院子。

突然,电灯灭了,整个楼里一片漆黑。陈龙立即站到毛泽东身边,在外面警戒的龙飞虎等人也疾步进来,环站在主席的周围。总统府停电,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刚点上蜡烛,窗外闪过几道手电光,影影绰绰看见几个彪形大汉朝这边走来。陈龙低声命令:“注意!”几个人同时伸手握住了腰间的枪柄。

有人在门外粗声粗气地喊了声:“报告!”一个全副武装的侍卫官阔步走了进来,敬了个举手礼:“蒋主席来看望毛先生!”毛泽东微微一笑:“欢迎!”可是这位侍卫官还不退回,他站在那里打量着陈龙等人:“请其他各位回避一下。”陈龙盯了对方一眼,身子向主席靠近了一步。毛泽东泰然地向龙飞虎等人挥了一下手:“你们出去吧。”见他们迟迟不动,又说,“你们不出去,人家不敢进来。”显然,对方已经知道毛泽东的这些贴身保镖都是身带双枪的神枪手。

龙飞虎等人望了望陈龙,出去了。陈龙一直站在毛泽东身边——作为秘书,他是有理由留下的。

宪兵遍布,几个侍卫官簇拥着蒋介石走了进来。也就在这时,电灯又突然亮了。陈龙明白了,这是蒋介石方面有意搞的鬼把戏,无非是给毛泽东一个“下马威”!

9月1日:危险至极的“自然事故”

30日晨,毛泽东离开林园前往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驻地。为了监视这里的一举一动,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在四周安插了无数个明卡暗哨,还构筑了机枪阵地。陈龙不由得暗自长叹,如果把林园比作魔鬼的宫殿,那红岩村则是被魑魅魍魉团团包围的一座孤岛!

9月1日傍晚,毛泽东应邀出席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鸡尾酒会。当时,周恩来、王若飞和“三龙”紧紧围在毛泽东的四周,簇拥着他走进会场。毛泽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掌声、欢笑声、祝酒声。酒会接近尾声,苏联大使邀毛泽东到楼上参观反映苏联建设成就的图片展览。谁知,参加酒会的人也纷纷拥上楼来,都要一睹毛泽东的风采。

上楼的人越来越多,秩序开始混乱,陪同的张治中、冯玉祥已被挤散。

这时,一直紧跟在毛泽东身边的陈龙忽觉楼板一阵颤动,他看见墙上一处泥灰簌簌落下。与此同时,周恩来也觉察到了危险!

得到周恩来的暗示,陈龙从毛泽东的身后挤到了前面,一只手挽着毛泽东的胳膊,另一只手用力推开众人,低声向毛泽东说道:“快走!”毛泽东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周恩来、王若飞、龙飞虎等人已一起上前,拥着他向楼梯走去。

也许更多人意识到巨大的危险就要出现,楼上楼下一阵骚动,人们纷纷跟在毛泽东后面向外拥。而外面许多没有看见毛泽东的人还在向楼内拥。此时此刻,那些公开维持秩序的宪兵、警察全都不知去向。

周恩来机敏地将毛泽东引到楼后的一个侧门。这里是一条深长的胡同,陈龙负责断后。他站在门的中央,两手死死地把着门,用身体阻挡拥来的人群。也许只争取了几分钟,但这时毛泽东已经安全地走到胡同口,坐进了开往红岩村的轿车里。

9月2日—10月8日:中共已做了最坏打算

9月2日晚,蒋介石宴请毛泽东并与之单独会谈。5日,国民党开始向解放区和游击区发动进攻。此时,陈龙获得情报,国民党特务中有人扬言,愿以自身性命去换毛泽东一死。关心毛泽东人身安全的各党派朋友纷纷提醒毛泽东:“三十六计,走为上!”中共已做了应付最坏局面的安排。

尽管形势日益险恶,毛泽东依然从容地穿梭于山城。国共和谈进展情况的公布,特别是《沁园春·雪》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的名字覆盖山城。

这时,中共谈判代表团及时宣布毛泽东将在近日返回延安。10月8日晚,张治中为毛泽东举行欢送晚会。在重庆的国民党要人,各党派、文化界知名人士500多人出席。

终于熬到这一天,回程有期,陈龙等人都很高兴。哪知这时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件:在离红岩村不远的嘉陵江边公路上,年方35岁、外表颇似周恩来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秘书李少石遇刺身亡。

会后,周恩来盯住张镇:“你必须绝对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出了事情,唯你是问!”张镇连声承诺。在周恩来、陈龙左右护卫下,毛泽东坐进张镇的汽车。一路上,陈龙的枪口始终暗中对着张镇。当晚,陈龙又是一夜没有合眼。

10月11日:虎口脱险

10月10日,是国民政府的双十国庆日。国共双方经过40余天的在谈判桌上、在战场上的反复较量,终于以共产党的重大让步,达成协议。但签字仪式,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没有出席。

11日上午,毛泽东终于平安返回延安。

通过在重庆43个日夜的朝夕相处,毛泽东从心底里喜欢上了陈龙这个智勇双全的汉子,称赞他是“当世赵子龙”,曾三次表示想留他做卫士长。但陈龙婉拒了——他看不惯江青的为人,而且自己脾气不好。解放后,陈龙曾成功诱捕企图暗杀中央领导人的著名“飞贼”段云鹏。

1954年6月,陈龙去苏联治病。同年秋返回北京。后去大连疗养。1958年10月,陈龙不幸病逝,时年仅48岁。

猜你喜欢

林园陈龙宪兵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情书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回乡
看水 听涛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蓝色的树叶
西班牙宪兵用佩枪换毒品
台元旦庆典首现女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