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
2016-05-16萧溢
萧溢
从小到大看欧美电影,一直觉得那里的人和事精彩得不得了,记忆中第一次看到这样一部戳心入骨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欧美电影,好像自己的故事被人发现并读懂了。我只是太感动于深刻的理解和唯美的艺术表达,于是坐在布鲁克林的家中,从头哭到尾。
Eilis说,我要去美国了。她知道小镇的生活不适合她,但她并不知道等待她的会是什么。在那个年代,美国代表着欣欣向荣的发展和改头换面的机会,幸运如她,爱她的姐姐Rose愿意助她一臂之力,让她完成梦想。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在舞会上穿那条好看的裙子,她说:“可能是因为我知道我马上就要离开了吧。”
在梦想将要实现的那一刹那,我们的内心必定颤抖,情绪必然无助。因为努力的途中,为了追求最好的结果,我们不得不相信自己是神,不得不相信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无所不能。然而,只有在尘埃落定之时,才有勇气告诉自己,如果没有别人的助力,比如最亲爱的人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怎么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就像四年之前的留学申请论坛,无数人在心路贴里最后感谢恩师,感谢同学,尤其是要感谢父母。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才有条件远走高飞。
两三年前的印第安纳农村,妙龄少女身穿hoodie蓬头垢面,一手写码,一手改简历的某一天,猛然惊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化妆,于是她安慰自己说,反正有一天迟早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女为悦己者容,那种因为知道自己不属于一个地方而无心梳妆打扮的心情既绝望又期待满满。
Rose对Eilis说:“I can buy you clothes, but I can't buy you a future. I can't buy you the kind of life you need.”就像离家前所有来自亲人的期待和担忧一样,妈妈的小宝贝要远走他乡,去追求一个家里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去一个家人从来没有去过的世界。我其实一直都懂这种感情,但只有当画面和台词被放到眼前的那一刻,才有勇气直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担忧。
镜头转到了布鲁克林。Eilis的世界被填满了和她过去没有丝毫交集的人们,她诚惶诚恐,像走钢丝的人一样,小心地周旋于工作和寄养家庭中。她虽然聪明过人,但并不是一个天生外向、口齿伶俐的姑娘,所以在百货公司接待顾客的时候显得无比笨拙尴尬。主管对她说,你必须要以灿烂的笑容和机灵的样子对待顾客,让他们喜欢你。Eilis说她会试试。但是主管反问道,你每天会试着穿内裤吗?不,你不可以试试,你必须要做到。
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必须要做到,多么“美国”的字眼,多么现实的美国本土意识形态。人说纽约可以代表美国,那么纽约便是熔炉中的极致,无论你来自哪里,文化底色如何,这个人才济济的生态环境不会给你机会撒娇,也几乎不给你空间去试错,各行各业的人从一开始就必须做到精准。同时,你最好面带微笑,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因为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事情,尽管那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刚升大二时,我找到了在美国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和我已经习惯了的大多事情可以商量、可有余地的人情社会不同,仍沉浸在思乡情绪中的我,一遍一遍被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主管告知,你必须要做到一些事:毫无借口。我想,当时我的表情应该和影片中的女主角被“每天必须穿内裤”吓到的表情是一样的,就算是小镇上那个巫婆似的雇主也没有要她每天必须带着笑脸工作。但是她走了那么远,不是为了呆在舒适圈到天荒地老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像一只怯生生的雏鸟,她也必须硬着头皮飞下去。
影片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那时Long Island竟然还是一片荒地,而如今它已成为富人聚集的天堂。当今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被爱尔兰人定义,毕竟美国是一个欧洲移民们一手建起的国度,他们人种相通,语言共享。相比之下,亚洲文化更多存在于精英小团体和一些行业的亚文化当中,并没有过多参与美国文化的定义。生在那个时代,身为爱尔兰裔的女主角是幸运的;如今的布鲁克林,更多地被中产阶级中东裔和欧洲裔移民所青睐,蜗居于布鲁克林中国城的亚裔大多精神萎靡,背着不明身份,从事低端劳动。我日思夜想的杀人游戏群,在当今的布鲁克林简直就是痴心妄想TAT。
最后想说,太喜欢女主角的爱人,喜欢影片结尾的正统价值观。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过去如何,我爱上了你,就要和你亲手共建一个家。女主角差点迷途往返的那段时间,爱人不离不弃,一封接一封的跨洋信件让人想起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对于和平年代中漂洋过海重建生活的人们来说,一枚婚戒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