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去寻找
2016-05-16李密
李密
在我这样的年龄,妄谈面对人生际遇时要淡定、坦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也是空洞无物的。苏轼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打击后,内心在尘世喧嚣中终是沉淀了下来,吟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评家们因这句话沸腾了。这是多么妙的一句诗啊,这是多么高远、令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啊!这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打击,我们要淡定要坦然……
一场雨来了,诗评家们慌忙逃散,他们都很忙,这位要去赶一个会议,他怕迟到,那位要回家撰写一篇评论,他需要稿费,他怕挨饿,还有……
这个社会,人人都很忙,人人都很慌;人人都有所惧怕,人人都有所向往。所以有人说苏大学士这种境界恐怕只有到诗歌里去寻觅了,因为它已不再适合当今的世界,我深以为然并已深深沉迷。
因为我们同古人的差距已不仅仅是几百几千年的问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思想方式的逐渐转变已使得我们与古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不仅仅是两个时代。
就如我,曾经的我,一度固执地认为庄子是一个精神病,他说的话几乎没有一句是符合现实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这完全是神话故事,人是物质的,一个理科生,一个拥有被无数先进科学知识武装的大脑的理科生,根本不允许出现如此荒诞不经,不符合科学规律的理论。
正如我所说的,我执迷了,然而也不仅仅是我。整个社会都执迷了,诗歌是用来出诗歌鉴赏题的,读诗是为了做诗歌鉴赏题的,会有那个笨蛋在下雨天不打伞,站在那看着天下雨,又看着天放晴吗?也无风雨也无晴,我看确实没什么不同,因为都要打伞,晴天遮阳伞,雨天打雨伞。
曾经与同学交流理想,竟发现大家的理想惊人的相似:都是前半生拼命赚钱,后半生或买一个农场或买一座孤岛,逍遥自在,挥金如土地度过下辈子。可现实生活是前半生拼命赚钱养家,养父母,供孩子,这样拼啊拼,以至到了后半生快结束了,才发现拼过头了,可是却无法放手。
是我过于浅薄或者年幼无知罢!我恐怕无法理解这种超脱的境界了,我想寻找,可我竟发现,到哪儿去寻找呢……
【点评】文章立意新颖,绕开了一般人提出的“人生际遇需要淡定”的观点,从“妄谈淡定是不切实际”的角度立意,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具体论证观点时,小作者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观点鲜明,针对性强,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