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花的品格

2016-05-16曹矞

美文 2016年8期
关键词:花中萧瑟东篱

曹矞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萧萧秋日,嫣红残零,萧瑟的秋风欲抹去生命的色彩。然而,一丛菊,一簇菊,一片菊,悄然开在寂寥之时,傲立寒枝之上,独自绽放奇特魅力。那是菊之于秋的点缀,那是秋天绝美靓丽的风景!

又是一年菊花开,婀娜多姿暗香来。这是你甘愿为秋渲染一片片诗情画意,甘愿为秋做无私无畏的奉献。

自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之后,其爱菊之名,天下闻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咏菊者不乏其人,中唐诗人元稹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七绝《菊花》更是其中较有情韵的。其诗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之情流露无遗:开得正旺的菊花一丛丛,一簇簇,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笆漫步,忘情地欣赏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夕阳西下,日光渐渐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似的。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可支的图画。

秋天除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除了夜空朗照清澈如水的皓月,菊花便是秋天里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了。

菊花与凌寒傲雪的梅花,清雅高洁的兰花,坚韧不拔的翠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菊花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在百花折尽百草竭的秋天,唯有那丛丛秀菊,披着晶莹的露珠,顶着飒飒的秋风,昂首怒放。那形形色色的菊花,争奇斗艳,绽放美丽,吐露芬芳。她的艳丽,她的缤纷,她的韵味,她的品格,都在尽情展现,奔放于深秋孟冬,凌寒不凋,独占枝头。瞧,菊之色,似雪之琼莹,金之皇黄,霞之绯婉,墨之浓艳……多姿多彩,姿态万千,诗词之莫形,笔墨之难言。

中国文人对菊花一直有着特殊偏爱,他们从菊花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秋风中那孤傲凝霜的纤弱身躯,多么像两袖清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中国文人。于是,菊花便恬淡天然地走进了中国诗歌,成为历代文人歌咏描绘的意象。

在诗人们的笔下,菊花有了千姿百态的的感情,有杜甫“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苍凉沉郁,有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旷达洒脱,有柳永“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的凄凉幽怨,有杨万里“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的幽默诙谐,还有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委婉深情……后来再晚一点的曹雪芹,他把菊花搬进了大观园里,让贾宝玉和他的姐妹们浓墨重彩地“咏菊”“问菊”“访菊”“忆菊”“种菊”……

当然,菊花似乎更多的是与东晋诗人陶渊明联系在一起,从他开始“采菊东篱下”的隐士生活之后,才使菊花从一支单纯的代表重阳节风俗的花卉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气节的象征,才被后代文人争相吟咏。然而,古今文人搜尽其心得,但又有几人能真正领会到菊花的绝妙之处呢?

我喜爱菊花的素美,也喜欢她的绚丽,更喜欢她的品性。置身于这些姹紫嫣红的菊花世界里,你会嗅到那些美丽的菊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淡淡香气。你会感到那些花瓣似绸缎般光洁,似发丝般娇柔,似阳光般夺目。或许你会和我一样,觉得她们:红得沉静,黄得典雅,绿得清幽,黑得肃穆,白得圣洁……同时,还会觉得她们是那么地清纯,那么地高雅,那么地温情,令人看了心旷神怡,恋恋不舍。她们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醇香、婀娜多姿的倩影和纯朴无邪的品质,是任何艺术手段都难以描摹的。

在秋高气爽的秋天,面对如此灿烂的菊花,自然会心花怒放,但也不免会有些许的伤感,更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世事沧桑,过去了就没有办法再能找回,也不可能再找得回来。这是一种对人生的顿悟,其中蕴涵着直面现实的精神。菊花的品格是高尚的,气质是非凡的。她少牡丹之霸气,无梅花之傲气,更没有芍药之俗气。她愿以柔美的身躯,与青松为伴,同红叶凌霜,携秋月同辉,萧瑟的西风岂能使其屈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人的心境,也正是我此时的心境。若无这一株株淡雅素洁的菊花妆点,秋天会不会就真的让人感觉是一片死寂沉沉呢?幸好,还有一些菊花在如此萧瑟的秋天里,绽开一片美丽迷人的风景……

在这“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猎猎深秋时节,菊花不只是让人在审美上得到慰藉,更重要的是她们能给人以深刻的思索和启迪。

猜你喜欢

花中萧瑟东篱
方萍霞
麻雀在树梢演奏萧瑟组诗
深秋
创享空间
刘秋梅
偶感
咏菊
花中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式染色布花工艺
搞笑,才是感恩节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