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微电影的互动表现及发展策略

2016-05-16刘丙芬

今传媒 2016年4期
关键词:策略

刘丙芬?

摘 要:互动微电影的互动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前互动,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后互动。但与蓬勃兴起的微电影相比,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源于传播平台、传播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源于剧情设置、技术等要素的制约。互动微电影以其交互艺术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然因其相伴而生的制约因素而阻碍其发展速度,所以,必须采取打造传播平台、优化互动设置、发展互动交互技术等策略开拓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互动微电影;互动表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4-0111-02

在成为微电影元年的2011年,一批互动微电影也出现了,《密令攻略》《李娜大战鹅地神》等广受欢迎。“在2011年微博品牌活动中,从颠覆性和创新性来说,旨在推广新浪微博的《李娜大战鹅地神》微互动电影当之无愧。[1]”但直至今天,这一更具吸引与互动的微电影形式的研究还不多,仅一两篇从个案研究其宣传推广成功的优势所在。

那么,到底什么是互动微电影?互动微电影是怎么互动的?互动微电影的生存现状什么样?哪些因素制约了互动微电影的发展?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建设以促进互动微电影的发展与繁荣?这都是互动微电影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互动微电影及其互动表现

目前学术界对互动微电影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界定,最初新闻报道称之为微互动电影,当下多被称之为互动微电影。

从互动表现的角度笔者认为互动微电影指的是在新媒体技术与艺术支撑下,普通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通过参与介入到微电影中,或成为微电影的角色,或推动剧情发展,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剧情,使微电影与参与者产生交互作用,这种经过观众参与互动完成的微电影作品就是互动微电影。

当下的互动微电影的互动形式,从观众在制作方完成前后参与的表现来分,主要有两种:

1.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前互动。需在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前互动的微电影,或在剧本提示下完成片段视频上传,或在一集结束后以竞猜人物的选择或结局的方式吸引受众参与互动,或在 1/2的悬念故事中完成“接故事”互动。

2012年微电影金瞳奖大奖的《奇幻心旅》(原名《The Beauty Inside》)、2013 年东风标致推出“音乐互动”微电影《选择爱》、2015年西门子家电的6个悬念微电影就是这类的典型代表。

2.制作方的微电影作品完成后互动。制作方完成微电影后,观众可以参与互动,但互动表现又各有不同。

第一种互动是参与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角。如《时尚代言人》《初恋》《我的女主角》《我与Angelababy的神秘邂逅》等微电影,只要登陆互动页面,观众可以通过上传自己图片、姓名、电话等方式,实现成为明星代言人的愿望,实现与偶像主角的亲密接触,甚至成为微电影中媒体报道自己的宠儿。

第二种互动是推动剧情的发展。如《密令攻略》《李娜大战鹅的神》《礼物》等微电影,观众通过选择点击武器、发送微博、寻找礼物,控制影片的呈现过程。如果不主动去介入这些互动设置的话,剧情或者停止,或者延续上面的画面不停。《密令攻略》中甚至一开始就必须选择是简单还是困难模式,虽然选择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但在情节的设置上游戏的成分更多些。这样的设计,剧情的叙事性已经被淡化,吸引观众的是每一次点击之后的不确定性及自主决定剧情快感。

第三种互动是选择剧情,选择不同的结果。如《爱的选择》《独家》等微电影,观众通过不同的选择,微电影会呈现不同的剧情。《爱的选择》据报道最终有爱的20种选择,即剧情的长短曲折有20种影像呈现。这类微电影将互动性与叙事性巧妙融合,叙事特征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剧情和技术上都进行了全面的互动,是相对成熟的叙事性微电影。

单个互动微电影中,可能有一种表现形式,也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不论怎样,观众实现了与创作者、作品的或直接或间接的互动。

二、互动微电影的发展制约要素

每一个成功的互动微电影都会提升一次部分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媒体传播报道频率。但与蓬勃兴起的微电影相比,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缘于传播平台、传播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缘于剧情设置、技术等要素的制约。

1.传播平台的制约。想看微电影,我们会在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平台上寻找子栏目——微电影,但我们想知道有哪些互动微电影,想集中体验一下互动微电影却很难,因为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只能一点点地积累或靠搜索引擎收集。

体验互动微电影必须找到指定的传播平台,如成为《我的女主角》必须找到http://www.jejuair.net/jejuair/main.jsp,加入《我与Angelababy的神秘邂逅》必须链接http://all.vic.sina.com.cn/shilladfsevent,离开了这些网站,我们在优酷、土豆等看到的微电影都是我们无法参与的别人体验过的完成品。

甚至有的传播平台必须注册才能参与,如《2012新梦想》系列、《初恋》,只有对应注册人人网、悦诗风吟官方网站才可观看、参与。参与受到的束缚越多,越不利于受众的积极参与。

2.传播时间的限制。除了指定的传播平台,这些互动微电影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就像广告一样,过了传播时间就会撤下,或者网页打不开,无法参与互动。传播时间的限制导致通过搜索平台得知的作品根本无法参与体验。互动微电影的传播时间长短不一,从一两个月到两三年不等,但多数互动微电影传播时间都不长,以两三个月居多。互动微电影的活动参与日期和可以参与体验时间不是一个概念。在此提到的“传播时间”指的是后者。活动参与日期指的是在活动期间参与除了参与互动微电影成为主角或决定剧情选择,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如《与Angelababy的神秘邂逅》的活动参与日期从2014年5月8日到7月4日,此期间参与还有机会赢得坤、三星手机、MCM护照夹、兰芝化妆品等众多大奖。

可以参与体验时间指的是从互动微电影的上线时间到互动微电影的下线时间,《与Angelababy的神秘邂逅》截止到2014年11月仍然可以参与互动体验,所以它的互动体验时间长与活动参与时间。

3.剧情设置的制约。从目前为数不多的互动微电影案例来看,“我们看到互动微电影的互动大多体现在剧情的自主选择,或者与社交媒体的分享。[2]”互动设置或是AB项,有些选项之后的情景设定过于牵强,如《独家》的女主角在酒洒湿了衣服躲进换衣间,为避免保安注意,选择A自己手洗衣服的结果是裹着浴巾躲在窗帘后被保安发现,选择B 用卡萨蒂洗衣机洗后换上服务员服装躲在门后躲过一劫,A剧情设置过于牵强;或游戏式选择过于幼稚,如《礼物》,只有点到品牌才能进一步发展。《爱的选择》中部分情节设置亦是如此。意图设置束缚了剧情互动设置。

4.技术的制约。从定义及各种互动形式看,都离不开技术的制约。因为HTML5技术带来了《初恋》《我的女主角》等互动微电影。但互动仅仅停留在依靠按钮、鼠标、上传图片等来实现,形势比较单一,长此以往,观众必然会失去新鲜感。在互动方式上,实现了观众与创作者、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但还缺乏观众与观众的互动,只能通过微博链接分享吸引其他人员的参与,而没有同乐的狂欢。

此外,有些互动微电影只能通过单一平台才能保存,如《我的女主角》通过电脑体验后无法存储保留,只有通过手机的某些浏览器才能自动下载保存,过于低端的浏览器都不行,显然技术上没有实现共享。

三、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策略

互动微电影以其交互艺术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然因其相伴而生的制约因素而阻碍其发展速度,所以,必须采取打造传播平台、优化互动设置、发展互动交互技术等策略开拓互动微电影的发展空间。

1.打造传播平台。打造传播平台一方面指的是构建鲜明的统一平台,而且这一平台能为制作人、观众、广告方都熟知。各种类型的互动微电影都可以聚集于此,甚至可以根据互动微电影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游戏式、剧情式、情感式互动微电影等。像激动网就在2010年5月其原创视频品牌赳客携20余部互动剧,率先在国内推出首个“互动剧场”,打造了网络互动剧的传播平台,但可惜实验的脚步没走多远。

打造传播平台另一方面指的是建立一个长期、可供反复查询使用的数据库。有了这样的互动微电影数据库,就解决了大部分互动微电影参与时限问题,有了这样的数据库,更有利于互动参与、学习、研究、传播。

2.优化互动设置。观众参与互动微电影的乐趣在于可以随心选择,因为不同的选择出现不同的甚至是个性的叙述影像。所以决不能在因广告宣传意图或善意的道德意图损害了现实逻辑的地方进行互动设置,以致出现过于传奇或过于牵强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游戏化,可有可无,在参与不参与都不影响进程的地方亦应避免互动设置。

所以互动设置点要和剧情选择、情感冲突、人物性格等紧密结合。此外在互动的选择项时可以给与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如果除了A就是B,而不出现C、D……或其他选择项的话,必然会束缚很多个性观众的参与热情。在单个互动微电影时还应注意绝不能过多地设置选择项目,微电影多不长,过多地选择会割裂观看的体验,过密的选择会打断参与的激情,如《爱的选择》中有一段间隔十几秒就有选择项显然也不适宜。根据沉浸理论提到的沉浸体验发生时伴随具有挑战性且容易处理的任务和主体感可以完全掌控两个主要因素,互动设置时要实现主体能力与任务挑战性相匹配[3]。

3.发展互动交互技术。拍摄设备的普及、视频编缉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互动技术的提升与普及必然能带来互动微电影的快速发展。目前来说,是要大力普及HTML5技术,更多人会使用必然会促使更多草根人士的制作与传播。随着手机游戏蓬勃兴起,HTML5游戏是大势,HTML5技术必然会越来越普及。在互动微电影平台建设时开发有选择的弹幕技术,可以让热爱共享吐槽的观看者一方面个性选择,一方面选择大弹幕、小弹幕、动态弹幕、分屏弹幕、话题弹幕等。弹幕技术多样化的选择有利于推进参与者的参与热情。此外,还应进一步发展体感交互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等,实现交互技术在视频中的运用,实现不是一个人的参与,而是多人的互动,甚至替换性角色的互动,语音导演剧情的选择等,这些互动技术必然能加强观影的深层次体验。互动技术越多样,观众参与互动方式才越广;互动的技术越高,观众参与互动的程度才越深。但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涉及技术条件、研究费用,更涉及到普及的受众素养、普及体检,所以微电影的全方面深层互动根本取决于技术要素的制约。凸显个性和参与的网络新一代的成长必然产生巨大的互动需求,需求产生动力,随着技术的提升,互动微电影的发展必然有着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4D微电影:新浪微博创意“自营销”[J].成功营销,2011(12).

[2] 孟佳.微电影的全民互动营销[J].广告主,2012(6).

[3] 董从斌.新媒体艺术时代互动电影特征之交互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