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尴尬的玩笑

2016-05-16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毒舌佐料越界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人,他喜欢开玩笑,但说完玩笑,往往只有他一个人在笑,其他人都一脸茫然,旁人无法GET到他的笑点。这种笨拙的幽默感,就像孩子刚会走路时的跌跌撞撞,又像挠你膈肢窝,让人笑得很勉强。也许明明他没有恶意,但却让人不舒服。

曾遇到一个爱开玩笑的男人,他有一个同事有点胖,他就在网上找了一张名人的照片(又胖又丑的那款),嗤嗤地笑着:你们好神似哦!

听得人家真想给他一巴掌。

就像爱默生说的一样:“同人开玩笑务必要掌握分寸感。”适当的幽默玩笑就如同饭里的佐料一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愉快。然而,过量的或者不适当的佐料却会糟蹋掉一顿美餐。不要开那些空洞无聊而又令人尴尬的玩笑,一旦你的玩笑让你的同伴感到不快甚至觉得受到了羞辱,那么你的处境就不妙了。真正的妙语往往是令人心领神会并且回味无穷的。

所以,一个得体的玩笑,不仅考验说话者的智商,也考验他的情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幽默也分等级,跟不熟的人聊天就不要总是毒舌,自嘲永远是好用的聊天技巧。

口才好的人,一定情商高逻辑好,懂得敏感地察觉倾听者的状态,懂得如何有效地帮助交流而不是自己提升逼格,自嗨一把。

那些开玩笑开过头的人,在交际中一定不受欢迎,因为无形中,他已经越界了。

什么是越界?其实很简单:就是问下自己,如果自己被开了这个玩笑,感觉舒服吗?如果不舒服,下次就不要再开了。我们宁可做个平庸的缺少魅力的人,也不要做个经常得罪人,人际关系糟糕的人。

而这些开玩笑经常容易失去分寸的人,实际上他们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内心细腻的感受可能经常是被忽略、被否认,甚至被践踏的。当他们走路扭了一下,感觉不舒服时,妈妈会说,这有什么,隔壁家的姐姐昨天被自行车撞了一下,人都飞出去了。

如果父母经常以夸张的回应来否认孩子内在的感受,这个孩子慢慢习惯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对事件的正常感受。他变得不太敏感,甚至觉得这样的回应才是正常的,因此他也用这种模式来对待别人,于是,他就轻易地越界了。上海俚语里有句“拎勿清”,往往指这样的情况。

所以,开玩笑,首要关键,不越界,不侵犯别人。宁可自黑,不随意毒舌。联想丰富有趣,拓展外延,留意不要人身攻击,敏感地察觉倾听者的状态,把心放在交流上。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多用比喻,社会心理学里曾经有实验数据表明,有魅力的演讲者讲话的时候使用的比喻比常人更多。恰当的比喻能帮助观念的输出,把复杂难懂的概念转化成更加浅显易懂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多接地气。

开玩笑,不仅考验情商,还考验智商,如果自己没那份底气和自信,我们就老老实实先把话说明白了就好,可以吗?

猜你喜欢

毒舌佐料越界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爸妈毒舌幸存指南
免责声明
一起审审题
毒舌有规矩 说话须反思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佐料瓶失窃事件
用各类花色瓷器盛佐料不妥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