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往事干杯

2016-05-16许云倩

现代家庭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橘美剧奶奶家

许云倩

跟《来自星星的你》不同,韩剧《请回答1988》实在太接地气了。要知道,这只是一部唠唠叨叨、婆婆妈妈的生活剧,讲的又是离我们不近不远的1988年的故事。索性远至《唐顿庄园》,这种远距离包括地理和时代的,让我们对英国的贵族生活进行了一次审美,那熨烫过的报纸、忠诚的管家都令人大开眼界。《国土安全》那样的美剧,简直就是紧跟时代、与当今世界的反恐情势和节奏同步。而这么一部描写20多年前韩国首都一个小胡同邻里间互来互往的生活剧,竟然在韩国一举夺得同时段最高收视率。而在中国,豆瓣(一个比较严肃的影评网站)上打到了9.6的高分,而属于大制作的热播美剧《纸牌屋》和《国土安全》最多不过就9.2和9.1分。

本文并非是篇影视评论,我其实也是因好奇去一探究竟,开始多少有些不屑,《请回答1988》整个画面色调比较灰暗,有点怀旧感,第一集简直就是小胡同的一天。但看着看着,不知怎么有了代入感,好像你也成了小胡同一个邻居。那些人家,分明就是我们以前弄堂里的阿姨妈妈。炒菜时发现少了什么佐料,让小孩去隔壁借一下;端一碗菜给邻居,却又从隔壁端了另一碗回来;乡下有人带了红薯,这一晚必是家家都在吃红薯;爸爸晚归,妈妈让孩子把饭焐在被窝里;姐妹间一言不合,拉发扯衣像是死敌,晚上却又不得不盖一条棉被……就是这么一些琐碎的细节,让中国观众回到了过去。

豆瓣网的网民大多是年轻人,我不知是什么打动了他们。而打动我的,自然就是那些我们曾经经历过可是已经不会再现的温馨画面。

记得我小时候,少不更事。有一次跟着叔叔去他的同学家做客,主人给我口袋里装了一大把金桔,偏我不爱吃金橘,结果回到奶奶家,我直接去隔壁的小朋友家玩去了,顺便把一口袋的金橘留给了他们姐弟。回奶奶家没多久,小朋友就奉父母之命送了一碗吃的过来。长辈们先是莫名其妙,直到听我说了金橘的事才知原因。因为那家的爸爸是个右派,经济条件较差,那时一碗吃食已是很重的人情了。这就是那时候的邻里,既有分享,又要力求平等地有来有往。

我从小生活在学校大院,那里的大院文化虽不同于市井里弄,但因为邻居间都是同事,那种熟悉和知根知底就更深几分。有几年时间,我们住的是三户人家一套的房子,即总门进去共有三间房三家人家,那更是不分彼此。尤其北屋宋阿姨家,我们从没当作别人的家。只要他们家里有人,大家都喜欢聚在那里。她当时因“四个面向”下放到安图中学,隔三岔五能带回一些流行的地下故事。除了听她讲故事,每个周六,大人们都聚在她家打牌,小孩从这个房间冲到那个房间,以至于楼下的山东老太使劲拿竹竿敲天花板,警告我们。宋阿姨嗓子哑了之后不能上课了,就去了校图书馆,看我嗜书,她索性把学校所有的图书目录带回来让我挑。每隔几天她就带几本我挑中的书。记得四本厚厚的《白宫岁月》就是由她带给我的。而做了馄饨、蒸了馒头,那更是要和邻居分享的。每年春节后,都能吃到宋阿姨从无锡带回来的糯米块。

那时的孩子也如同《请回答1988》中的孩子一样,基本属于野蛮生长,那些小心思、小困惑、小烦恼,大人根本无暇关注,当然也是没有这种意识,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专业叫作“心理学”,当年也没这么多“忧郁症”。我小时候,种各种花果蔬菜都是问邻居孩子要的种子,薄荷是直接从人家田里移栽的。做馒头时,从买鲜酵母糖精片、到发面、再到蒸馒头,都是小朋友教的。白天大把的时间,大人都不知这些孩子在瞎忙些啥。

过去好还是现在好?这是一个莎士比亚都难以给出答案的问题。今天,我们住进了更独立的空间,却和邻居们敬而远之。我们更尊重别人的隐私。同事或邻居结婚离婚多次,都不会透露一点风声;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陪伴下,接受着各种素养的培训;我们在微信中分享心灵鸡汤,而真正的鸡汤只会在餐厅分享。

可我们为什么看到1988年的画面眼睛会湿润呢?也只能在电视剧中与往事干杯了。

猜你喜欢

金橘美剧奶奶家
金橘膏调理冠心病
久咳不愈喝金橘茶
奶奶家的桑树
在奶奶家学到的知识
浅析美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去奶奶家
金橘“打擂”
摘金橘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