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众人物的新闻性

2016-05-16吴勇华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论述

摘要:公众人物是指具有一定影响,或履行一定公共职务,或在一定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如网络大V、影视艺人、党员干部等。其新闻性,是指公众人物要具备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说话、做事要表现新闻的严谨、准确、客观特性。本文拟从社会环境、工作岗位、使命担当等方面,论述公众人物为什么要有新闻性,应该具备怎样的新闻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新闻性推进工作,夯实基础。

关键词:公众人物;新闻性;论述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日益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否愿意和自觉,社会大众都已成为记者,都已成为新闻人,而作为具有一定号召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的公众人物,可以说正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就要求广大公众人物必须加强新闻素养,培养新闻性,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使命担当要求公众人物必须要有新闻性。公众人物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公众人物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顾全大局,正确宣传政策、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避免断章取义,舍本逐末,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岗位角色要求公众人物必须要有新闻性。公众人物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处于联接和传输作用。常言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每一个公众人物的身上都汇聚了一定数量群众的眼球,这就要求公众人物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调研、求实求真,合理、适当反映社情民意的。避免人云亦云,莫衷一是,给广大群众造成困惑,甚至沆瀣一气。要起到旗帜、垂范、引领作用。

全媒体时代对公众人物新闻性的要求都比往任何时候要强。随着微信、微博、飞信、QQ等信息交流方式的飞速发展,地球越来越小。在中国乡村发一条信息,几秒钟内,地球另一面的人们就会知晓,并且其传播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影响之快,令人猝不及防。不经意间的感情流露、不小心的一次转发都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反响。这就要求公众人物要具有明辨是非、澄清事实的本领,慎言慎行慎独,不做虚假信息的捏造者,不当不实信息的传播人。

公众人物的新闻性具有哪些特点呢?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

引领导向,服务大局。要引领新闻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大胆工作,勇于创新,抢占宣传舆论制高点,统一群众思想,解释群众疑惑,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严谨客观,公正求实。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不要说,没有证实的话语不要传。避免情绪化、感情用事、有失公允的事发生,要实事求是,一心为公。

澄清谬误,成风化人。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思考,勇于指出新闻舆论、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中的谬误,澄清事实真相,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转化群众。

鼓舞人民,凝心聚力。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肆宣传先进典型,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追有标兵,不断鼓舞人民士气,凝聚精气神,汇聚发展合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公众人物应该如何发挥好新闻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精准脱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加强修养,高举旗帜。加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求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新生事物的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去伪存真、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来认识世界,熟悉世界,掌握主旋律,抢占制高点,高举正确舆论导向旗帜,勇于发声,善于发声,发挥正能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是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精准脱贫,主要措施是要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充分利用贵州的生态资源、自然资源和气候资源,围绕旅游抓产业。要集中精力,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精脱扶贫工作抓好,把旅游产业搞起来。

深入基层,客观公正。要深入基层同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要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客观认识、正确对待和宣讲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公平施策,公正处理群众事务,密切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不断增强党的威信,让广大群众相信党、依赖党、听党指挥。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工作中要注意方法,团结人民,鼓气而不泄气。有的公众人物听到群众的抱怨和牢骚,不但不作解释,反而随声附和,沆瀣一气,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要廉政不言贫、勤政不言苦,一心为公,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为民办实事。把履行职责、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作为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的过程,使广大群众从中体会党和政府的关怀,体会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从而更加真心实意地拥挤党,热爱祖国,热爱合朋。最终凝聚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勇气,敢于拼搏、不甘落后的志气。

尽职尽责,敢于担当。公众人物除了尽职,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尽责,这个责,有家庭的、单位的、集体的、团体的和社会的。比如,有的干部在遇到群众过问自己岗位职务以外的事时,一问三不知,把群众当“皮球”。作为公众人物的一员,要树立群众的需要就是自己责任的意识。即使不是自己岗位职责范围,我们可以帮忙打个电话咨询一下,给群众一个合理的解释,还可以给群众让个座、倒杯茶,总之要牢记宗旨,不要让群众在我们这里受到冷遇。要勇于担当我们在家庭中、单位里、集体里、社会上的职责,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坏。

总之,要不断培养和强化公众人物的新闻性,并把之贯穿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明是非,正视听,引导人民,团结人民,鼓舞人民,不断加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参考文献】

[1]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吴勇华,思南县合朋溪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馆员。

猜你喜欢

论述
浅析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论述中的战略思维
城市地下管线的测绘及数据管理建议研究论述
浅谈中国回族在科技方面的将杰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研究论述
汽车维修过程中故障排除的实例论述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问题论述
浅谈当前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猎头公司客户服务战略研究论述
政治道德的价值追求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