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多样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2016-05-16张礼艳

大观 2016年4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应用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系统等问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如何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使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学生为应对未来的职业需求,恰当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大学英语课程,培养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新时期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应用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个性化多样化

一、背景

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要求各高校开设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从而推动了大学英语的快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为了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征,设置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从而辅助专业课程学习。在近日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守仁透露,正在研制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对全国范围内各类各层次高校的调研数据为依据,以研究为支撑,提出建设多层次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指南》中,大学英语课程设定了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三级目标体系。多元教学目标决定了大学英语不是一门课程,而是由多门课程组成。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承载着为黑龙江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满足黑龙江地区不同层次高等教育要求的重任。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高校之一,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东北,创办时间较短,本科办学经验欠缺,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如何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使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学生为应对未来的职业需求,恰当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大学英语课程,培养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新时期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深化分层次、分专业等方式教学,对继续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动地方院校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本学院,以期对地方应用型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有启示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目标

本选题立足于学生具体情况,将课程的基础性与选择性、多样化与个性化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英语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谋职、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本选题强调语言学习的体验性,突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保证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培养交流能力、领导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本选题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满足学生跨越专业获得更具综合性的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试图将我校学生培养成有英语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能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丰富课程体系,为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英语教学从应试型向应用型转变,实现课程个性化多元化,能在不同层面构建多个课程平台以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特色。加强过程评估的力度,以多主体、多项目、多形式、多层次、多标准的方式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由唯知识向重能力、重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三、研究内容

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构建大学芙语.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该进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及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要始终建立在需求分析上,遵循既要照顾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又要给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确保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并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需求。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测试与评估等都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遵循课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一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又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之路。

四、研究的创新性

本课题从所在院校出发,深入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理科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诉求,进而又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四个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诉求进行了调查,结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往研究只局限于文理科学生,且未对相同学科下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细化的分析。本课题结合所在院校的大学外语教学实践,提出了经过实践教学验证的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既突出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增加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就业竞争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可以促进院校和师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课题不仅提出了针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还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拟建立相配套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是一个可以指导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方案。

五、结语

该课题将在应用型学个性化多元化大学外语课程体系的框架下,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大学外语的情景需求与目标需求展开分析。在调查对象的确定中,既包含针对本校有代表性的学部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即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自主能力,对现有教学状况的评价,对自我能力评估),也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案例调查等形式来获取有关目标需求的完整准确的情况。需求分析主要分三步进行:一、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二、分析学生学习的外在需求,即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三、分析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了解学生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及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通过以上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为课程设置提供有效的资料和数据。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07).

[2]郭宇路.谈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3]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2)

[4]孙建奎,宫钦言.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作者简介:张礼艳(1980-),女,黑龙江省萝北县人,黑龙江东方学院公共外语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