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教学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反思

2016-05-16魏娜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画中国画美术

魏娜

摘要:现代社会对“西方文化先进论”盲目崇拜,要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薪火相传绝非易事。为了解决少儿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少儿对中国画的审美感知与兴趣,以鉴赏为前提,以了解为基础,以达到让孩子们接受中国画的乐趣,同时为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奠定基础。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画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语言,它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传统与很高的造诣,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

一、少儿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在少儿时期开展中国画教学,是让孩子们在笔墨游戏中感受传统艺术,学习传统艺术的精髓。另外一方面,中国画的核心精神是写意,画中的线条变化、墨色丰富、落笔成型等特点,以及构图透视不受空间的限制束缚,造型又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些特征都与少儿自主创作的绘画特点十分相似。因为儿童作画不追求创作价值,只是单纯的、没有负担的抒发感情的活动。因此,少儿学习中国画就是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将自己纯真、稚嫩的感情融入笔墨之中,把少儿的纯真、童趣与中国画的高雅和深奥相结合,让少儿的童真与传统艺术相碰撞。

二、中国画教学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现在的少儿美术教学中,大多运用的是色彩斑斓的水彩笔、油画棒、铅笔等,真正使用毛笔作画的为数不多。许多学校或者美术培训机构教给学生的绘画方法也多是一些西画的绘画语言,很少对学生们进行中国画艺术的教学与熏陶。因此,与其他少儿美术门类相比较,中国画教学显然是弱项,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画工具的特殊性

中国画传统的技法要求笔、墨、纸、砚和绘画场地一应俱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几乎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国画教室,就算在班级里进行国画课教学,课前准备也是十分繁琐,课后教室清理工作量较大。其他画种的学习,工具要求简单、方便,与国画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舍弃中国画教学也就成了必然。

(二)学校对国画教学的改革不够

首先,学校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的观念比较薄弱。一般学校的中国画教学,错误的参照和移植西方美术教育的方法,注重技能训练的教育,不是以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为基础,或同步地予以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对中国画中与文学有关的气息及书法有关的笔墨法度方面问题茫然不知。其次,当前的少儿美术教师系统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美术理论、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

(三)社会对少儿国画教育的关注度不够

在发达国家,美术教育同其他课程一样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国画教学作为中华文明,同样需要关注。而在我国,少儿的国画课堂常常被其他课程取代,这样一来,国画课程甚至其他美术课程就会变得可有可无。

(四)家长对国画教育的认识不够

家长对传承传统艺术的意识有偏差,认为送孩子学习画画,就是要看画的像不像,是否能够学会自己画各种造型的物体,通过绘画作品来评判孩子的学习成果。甚至还有些家长认为,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像国画这种老套的画种对少儿来说可有可无。

三、如何开展少儿国画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学习中国画时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教师要对中国画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画的教学有正确的指导方法和方向。加大社会影响力度,家长共同参与,给少儿构建完整的中国画学习体系。

(一)在中国画鉴赏教学中提升少儿的审美能力

鉴赏课上,我们应该引导少儿观察中国画作品,感受最基本的笔墨设色等特点,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让少儿了解和感知中国画的意境美。在学生们欣赏国画作品时,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画分类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中国画工具有笔、墨、纸、砚等;在鉴赏水墨画时,让学生了解黑白颜色的恰当运用可以概括任何颜色的特点;在鉴赏山水画时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不受空间和透视关系限制的构图特点;在鉴赏人物画时让学生了解到人物画墨线交错回旋、疏密有致等特点。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文字和音乐欣赏相结合,让少儿的情感体验有所增强,同时激发少儿对中国画课程的向往和对学习的欲望。

(二)学校改变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艺术修养

学校应该重视国画教学,文化课成绩的重要性不能作为美术课程被其他课程取代的借口。中国画教学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国画教学观念,推出新课程、新课标,在弘扬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更广泛的艺术语言,提高新一代的文化艺术修养。

教师的艺术修养、美学修养直接影响着美术教学。教师是要培养少儿从小就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的教育者,作为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对国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并且需要掌握中国画基础的笔墨技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只要拥有和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和热情就是最理想的。

(三)社会加大对国画教育的关注力度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荣辱兴衰的关键。中国画教育对促进少儿身心发展,完善少儿人格,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语言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应当落实国画教学的实施,将国画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摆在同一高度,只有国家加强重视程度,学校、教师、家长对国画的重视程度才有可能得到逐步提高。

(四)家长重视中国画教育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少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鉴赏,提高少儿的审美观。因此,对于少儿学习中国画,家长要关注的不应是他画的像不像,形准不准,而是应该尊重少儿的天性和创造,更不应拿自己孩子的作品与其他孩子相比较,评判孰好孰坏会打击少儿的积极性,更会在少儿眼里形成一种标准,这样会严重阻碍少儿的学习。解放天性,继承传统,这些应该成为少儿学习中国画的重要原则。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在少儿时期开展中国画教学,是鼓励少儿通过简单有趣的国画课堂,拉近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距离,感受传统艺术,接受传统艺术的熏陶。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少儿的天性可以得到解放和尊重,传统文化艺术也得到继承和拓展。所以,要想把弘扬传统的想法变为事实,就必须把弘扬传统的信念变为可操作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胡萍.中国画主干课程教学实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徐建.成剑,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国画中国画美术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美术篇
《难忘岁月》(国画)
书画名人汇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国画等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