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以升与中国桥梁梦之为国建桥篇

2016-05-16张化本

民主与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茅以升建桥钱塘江

张化本

回到祖国14年后,茅以升终于等到了实现自己中国桥梁梦的机会。1933年3月,正在天津北洋工学院教书的茅以升接到杭州浙赣铁路局局长、唐山路矿学堂同学杜镇远的电函,邀他前往杭州共商筹建钱塘江大桥事宜。原来,浙江建设厅厅长曾养甫想推动各方,在钱塘江上兴建大桥,拟将此重任寄之于茅以升。茅以升异常兴奋,毅然前往杭州商讨建造钱塘江大桥事宜。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休宁,上游名新安江,至杭州名钱塘江,江面宽达3公里,由此入海,形成杭州湾。钱塘江在上游山水爆发时,江流汹涌,在下游的海潮涌入时,波涛险恶;如果上下同时并发,翻腾激荡,更是势不可当。此外,如遇台风,江面辽阔,浊浪排空,风波更为凶险。钱塘江底,堆积着40多米的泥沙,随江流冲刷而不断迁移,变幻莫测,故杭州民间有“钱塘江无底”的传说。在杭州民间流行的谚语中,有一句叫作“钱塘江造桥”,用来形容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可见,在钱塘江上建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茅以升没有被钱塘江险恶的造桥条件吓倒,他决心迎接挑战,为国争气。

1934年,钱塘江桥工程处成立,茅以升任处长,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同学、老朋友罗英担任总工程师。

1935年4月,大桥正式开工。尽管茅以升早有思想准备,但接踵而来的技术难题仍然压得他寝食难安,考验着他的意志和智慧。最先遇到的难题是打桩。按照设计,大桥主桥桥墩是以木桩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用气锤击打木桩,使其穿透厚硬的泥沙层,立足于下面的石层。每个桥墩下面需要打160根木桩。但是下面的泥沙太硬了,第一根桩打了两个小时一点也没打进去。换个大点的气锤,“咔嚓”一声,桩又断了。工人们忙了一昼夜,只打进一根桩。茅以升心急如焚:9个桥墩总共需要打1440根桩,照这样的速度,打桩就要花4年时间,如何按期建成?

出师不利,社会上传出风言风语:钱塘江上造桥就是办不到么。有的银行闻讯,意欲停止建桥贷款,这意味着钱塘江大桥可能功亏一篑。曾养甫听说后非常着急,他对茅以升说:“如果桥造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你后头跳。”茅以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忧心忡忡,寝食皆废。母亲了解情况后,开导他说:“唐僧取经经历八十一难,唐臣造桥也要经历八十一难。有了孙悟空和他那如意金箍棒,就能渡过难关。”母亲的话使茅以升提振了精神,但是如意金箍棒在哪呢?茅以升踱步思考着。陡然,一个场景映入了他的眼帘: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把水壶正在浇花,一条水龙从壶嘴冲出,把花坛的泥土冲出了一个小洞口。像一颗火种,一下点燃了他智慧的火焰:水龙把泥土冲了个洞,能不能把厚硬的泥沙也冲个洞呢?他赶紧跑到工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大家都认为可行。于是他和大家一起研究出了“射水法”:将一钢管垂直立于打桩处,抽江水入钢管并加压,使水龙在江底冲出一深孔,再拔出钢管而将木桩顺孔打入。实行这一方法,一昼夜最多能打30根桩,终于渡过了难关。茅以升从这件事悟出,母亲说的“孙悟空”,就是施工队伍的集体智慧;而“金箍棒”,则是科学里的一条法则,即利用自然力来克服自然界的障碍。此后在施工中遇到困难,茅以升总是广泛听取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意见,集思广益。至于“利用自然力”,更是广泛用于施工环节中。例如,在桥墩上架设钢梁,就是利用潮水上涨的力量将钢梁提起,下落时则顺潮水回落之势放置于桥墩之上。

大桥施工遇到的又一个难题是安置沉箱。所谓沉箱,就是一个重600吨的钢筋混凝土六面体箱型结构,上无盖下无底,中间有一隔板将箱分为两半。由于上面无盖口朝天,沉箱就能浮在水上像条船;由于下面无底口朝地,沉箱下落到江底就能形成一个房间,以高压空气打入将水赶走,工人就可以在里面作业。安置沉箱就是将沉箱浮运到木桩上方,以6个3吨重的铁锚将其沉到江底。通过在下面工作间挖沙而使沉箱逐步下沉,直至与木桩相接;同时在上面做桥墩。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一个沉箱,被两条轮船拖着刚浮运到桥址,恰逢海水落潮,江水与海潮同时给力冲击沉箱,6个铁锚全被拔起,沉箱顺着水势漂浮而下,一直漂到下游闸口电灯厂。工人们赶紧把沉箱拖回来,正使它下沉时,又遇涨潮,潮头两三米高,一下把铁锚的锁链冲断,沉箱又被潮水顶到了上游的长江大学,并在退潮后陷到了泥沙中,费了好大劲才拖回桥址。不料刚装上设备准备下沉,又遇到暴风雨,沉箱竟拖着铁锚向下游冲去,一直冲到4公里以外的南星桥,把一个渡船码头撞得粉碎。当时江上的汽轮齐来协助,用了24只汽轮才把沉箱拖回到桥址。不久又遇到大潮,捆箱缆索松断,沉箱又浮起向上游漂去,一直漂到4公里以外的文家堰,落潮后深陷泥沙中,用了好多办法才把它拖回桥址。4个月内,沉箱如脱缰野马,上下乱窜4处之多。此事引起了一些社会议论,有人说钱塘江不能造桥是天意,人怎么能跟老天爷顶;还有人说这是鬼神作怪,劝他们给河神烧香。茅以升没有被这些流言蜚语吓倒,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细致研究分析了江潮、海潮涨落的规律。根据工人们的建议,他把3吨重的铁锚改成了10吨重的混凝土锚,并在海水涨潮时把沉箱送入水中,落潮时放置就位,顺利地安置了一个又一个沉箱。

在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日日夜夜里,茅以升寝馈于斯,全身心投入到工程中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使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工程细节,以至亲自下到沉箱中查看其是否能和160根木桩准确对接。在水下30多米的沉箱底,他伸手在泥沙里不停地摸索着。有时他觉得头晕、口渴、满身虚汗,意识到这是对水下高温高压不适应的反应,时间长了会有生命危险,就慢慢爬上去休息一会儿,待身体稍加恢复,又下到箱底继续工作。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8月13日,又将侵略火焰烧到上海。8月14日,日本飞机轰炸上海、杭州,并轰炸了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当时正在6号桥墩的沉箱里,和工程师们研究问题,忽然电灯全灭,四周一片黑暗。猝不及防,有人以为断电了,担心高压空气会停止,江水立即会涌进,不禁恐慌起来。幸好高压空气与照明是两条线路,等了几分钟水没有涌进,大家才安静下来。半小时后电灯亮了,茅以升爬到上面了解到:半小时前传来空袭警报,命令把电灯全关掉。之后3架日本飞机在大桥上方扔了不少炸弹,所幸没炸到桥,全掉到了江里。如果不是管闸门的工人临危不惧坚守岗位,他们真有可能葬身江底了。

自此之后,日本飞机经常来骚扰和轰炸,钱塘江大桥工地笼罩在战争气氛中。茅以升和建桥员工们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大家纷纷表示要抢时抢工,加班加点,早日建成大桥,支援淞沪抗战。此时大桥还有一个桥墩没有完成,两孔钢梁未安装。茅以升亲自下到沉箱解决桥墩下面的技术难题,大大加快了桥墩建造的进程。桥墩建成后,只用3天时间,就将两孔钢梁都安装上了。1937年9月26日,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火车呼啸驶过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历时两年半终于建成通车了。望着桥上奔驰的列车,茅以升心潮涌动,泪水模糊了双眼。是啊,在900多个日日夜夜里,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承受了多少压力,克服了多少困难。现在这座用汗水和热血浇铸的钱塘江大桥终于建成了,这怎能不叫人激动。

钱塘江大桥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为支援抗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桥通车3个月,每天运送军队、弹药、物资的列车日夜不停地从桥上通过,撤退百姓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最多的一天,过桥机车达300多辆,客货车2000多辆,人流达10多万之众。

但是随着战事推进,钱塘江大桥却面临着一场灾难。1937年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方面的命令,为了阻断逼近杭州的日军,立即炸毁钱塘江大桥。尽管茅以升对这一点早有思想准备,并且在2号桥墩内预先做好了一个可以放置炸药的空洞,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还是像有无数把尖刀戳着他的心。他压抑住内心的痛,缓步走到钱塘江畔,深情地望着他呕心沥血两年半亲手建造的大桥。此时,满载着撤退物资和人员的车辆正源源不断从桥上通过。是啊,在这危急时刻,我们的部队和百姓多么需要这座桥啊!一个想法突然在他脑海中浮现:既然不得不炸,何不待敌人兵临城下再炸,让大桥尽可能多地为抗战出力?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负责执行炸桥任务的南京工兵学校的丁教官。丁教官说,埋药布线等工作需要时间,待敌人兵临城下恐来不及。茅以升沉思片刻,决然地说:“我们先把炸药放好,线布好,待兵临城下,再接通雷管最后点火。”丁教官同意了茅以升的意见,并向他提出拟就的炸断5孔钢梁的方案。茅以升说:“只炸断钢梁,敌人很快就可以修复,必须炸断一个桥墩,才能彻底破坏。”他向丁教官建议炸毁最难修复的、预先已留有放炸药之洞的南2号桥墩,并将钱塘江大桥的相关致命点一一给丁教官标出。在建造大桥时就在谋划着如何炸毁大桥,建也为国,炸也为国,面前这位中国工程师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使丁教官深深地震撼了,一种崇敬的感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紧紧握住了茅以升的手。按照茅以升的部署,丁教官和他的士兵们在桥上埋放了炸药,连接了100多根引线。第二天,钱塘江大桥的过往车辆和行人照常在桥上通过,但是没有人想到,他们的脚下竟装有足以炸毁整座桥的炸药。新建的钱塘江大桥如此承载着民族的苦难,决绝地履行着最后的抗战职责。

1937年12月23日,悲壮的一刻到了。下午5点,当最后一批难民涌过桥后,已隐约可见有敌骑来到对岸桥头。茅以升知道,最后时刻到了。望着这座凝聚着自己梦想与追求、智慧与汗水的大桥,茅以升内心的悲愤难以言表。就像一位母亲不得不亲手杀掉自己的孩子,茅以升如五内俱焚,万箭穿心。对岸的敌骑越来越多,再不能耽误了。茅以升眼一闭,手一挥,断然下达起爆的命令。“轰”然一声巨响,横跨钱塘江的巨龙断裂了,江上腾起一团巨大的烟雾。泪水顺着茅以升的眼角淌了下来。他转过身来到桌前,愤然挥笔写下八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陡然,茅以升想到了罗英在建桥时出的一副对联的上联:钱塘江桥,五行缺火。(钱塘江桥四个字的偏旁分别是金、土、水、木,按照五行说独缺“火”字)如今“火”来了,没想到却是断送钱塘江桥的战火。想至此,他挥笔写下一首诗: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钱塘江桥被炸后,茅以升带领桥工处的同事将建桥的图纸、电影胶片等各种资料进行整理,装了14箱。此后茅以升带着这14箱资料辗转数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着它们。有一次,他住的地方遭到敌机轰炸,他家附近的房屋中弹起火。茅以升带着工作人员冲入火海,抢出了那14箱资料。敌人的战火毁掉了他的钱塘江桥,却毁不掉他心中的桥梁梦。他坚信,钱塘江大桥总有一天能修复,这14箱资料一定能派上用场。这一天终于等来了。1946年春,茅以升带领桥工处的工作人员和精心保护下来的14箱资料,回到战后的杭州,开始了钱塘江桥的修复工作。修修停停,时断时续,钱塘江大桥终于在1953年6月完全修复。

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是茅以升多年萦绕在脑中的梦想。早在钱塘江桥开工不久,他就几次到武汉同湖北省政府商议建桥之事。他曾抽调不少人力,花了一年时间,进行勘察设计,做出了建桥计划书。又曾派一个钻探队,在武昌、汉阳之间,按照计划书中桥墩的位置,进行多次钻探,查明了江底地质情况,为大桥设计做了充分准备。后来他又奔走于武汉与南京之间,落实经费。1937年春,项目有了眉目,准备当年10月开工典礼。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建桥的事只能作罢。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又旧梦重温。1946年,他将原有设计进行了修改,作出了“武汉长江大桥设计草案”,送到湖北省政府和粤汉铁路局。他们组织了一个建桥筹备委员会,让茅以升任总工程师。其后便杳无音信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决定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担任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中。自1950年起,茅以升就对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几个方案做了精确测量和深入研究,经反复比较,于1955年确立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本来大桥的桥基建造准备要用建钱塘江大桥时的“气压沉箱法”,并已请苏联专家做了鉴定。但是茅以升根据进一步的地质钻探资料,认为采用沉箱作基础有巨大困难,因而将“气压沉箱法”改为“大型管柱钻孔法”。其后,茅以升用半年时间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试验,证明切实可行。铁道部和国务院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1955年9月,大桥正式动工了。“大型管柱钻孔法”的采用使大桥的工期缩短了两年。大桥施工期间,茅以升主持的技术顾问委员会解决了建桥中的14个技术难题。毛泽东有一次在杭州接见茅以升时高兴地对他说:“你的钱塘江大桥我已经走过八遍了,你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现在又在主持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希望你再立新功。”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建成震惊了世界,茅以升为此欢欣鼓舞。他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此,他借出国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他先后在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就武汉长江大桥作学术演讲,又在世界桥梁会议上作了“关于武汉长江大桥施工方法”的报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称赞。他的著作《武汉长江大桥》被译为日、法、英等多国文字在世界流传。

(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原部长)

猜你喜欢

茅以升建桥钱塘江
茅以升的不担心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农业废弃物的好氧堆肥研究进展
茅以升和他的理想
下雨天,读书天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茅以升设奖敬母
“建桥”课程点亮当下照亮未来
钱塘江
茅以升:家外有家至死不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