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阿霞爱情悲剧的原因
2016-05-16卢媚婷
摘要:伊凡·谢尔盖维奇·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之一。在屠格涅夫众多作品中,悲剧式的爱情一直以来都是最为人称道,也是最耐人思考的题材。阿霞的爱情悲剧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那么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结合了男女主人公的阶级身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分析阿霞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首先对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做了介绍,然后回顾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最后分析了男女主人的爱情悲剧原因。
关键词:屠格涅夫;阿霞;爱情;悲剧原因
一、男女主人公性格介绍
俄国著名的作家涅克拉索夫曾这样赞美过俄罗斯妇女:“美人如鲜花开放,她是世上的一朵奇葩,脸色绯红,身儿周正,个儿高高,她穿什么衣裳都美丽,她干什么活都灵巧”[1]。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阿霞也同样具备这些特点,是一个漂亮活泼,极具魅力的女孩儿。她身世可怜,是地主老爷和身份卑微的女农奴的私生女,女农奴死后,由其地主父亲把她抚养成人。所以她身上既流淌着平民的血液,同时又深深地打上了贵族阶级的烙印。正是由于这种性格,所以平庸的爱情注定是不属于她的。她所追求的是那种能令他怦然心动的感觉,她所寻找的是第一眼就能够把他征服的男人。
N先生正是这样一个能满足阿霞对恋人所有要求的男子。屠格涅夫在《阿霞》的开篇中对N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年轻,健康,快乐,钱花不完,不曾遇到过任何困难,无忧无虑地活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看似风流倜傥,实质上却是一个肤浅至极的贵公子。
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
当阿霞遇到N先生的时候,她深深地感觉到他就是那个会让自己砰然心动的男人。而N先生也从未见过像阿霞这样特立独行的女子,她是那么的活泼灵动,与众不同,总之,阿霞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他。当他误会加京和阿霞的关系时,他甚至以出游的方式来排解心中那无人知晓的失落。当他知道是误会时,他说道:“现在我所感到的已经不是那种模糊的,不久以前当我心灵舒展、歌唱、而且觉得它什么都了解,什么都爱着的时候,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无所不包的渴望的感觉……不,幸福的渴望在我心里燃烧着。我还不能够叫出它的名字——但这已是幸福,这已经是完全的幸福了——这正是我所祈求,我所渴望的幸福。”[3]在加京知道阿霞与N先生恋爱后,表示出了极大的反对。面对摆在爱情路上的困难时,N先生却没有表现出像阿霞那样的勇敢与坚定。他在困难面前却步了,他的这一系列举动,阿霞看在眼里,伤在心里。于是阿霞选择永远的离开这片伤心地,彻彻底底地离开让她伤心欲绝的这个男人。
三、试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不仅仅《阿霞》这一部作品以悲剧结尾,在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这种悲剧式的爱情比比皆是。那么到底是什么令这样美好的爱情泪洒一地呢?
首先,与其说与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有关,倒不如说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有关。阿霞属于那种敢爱敢恨的女孩儿,一旦认定便执着去爱。N先生则属于典型的彼得堡贵族公子哥,浪荡不羁,毫无责任感。事实上,我觉得N先生属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的“多余人”。而这些曾经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知识分子,如今已很难再发挥任何作用了。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只是空谈自己的抱负,难道还能积极去捍卫自己的爱情?所以,我认为这种“多余人”的身份是造成阿霞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
其次,这样的悲剧与当时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有关。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生活的经济环境就决定了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安逸平稳的生活,对于任何一种能够破坏他们生活的威胁都是不被允许的。而阿霞与N先生的轰轰烈烈般的爱情正是构成了这种对贵族社会安逸生活的威胁,所以是注定要以悲剧结束的。
第三,笔者认为屠格涅夫是想借助这部爱情来反映现实。杜勃罗留波夫曾这样评论屠格涅夫:“他很快就深入到社会意识中的新要求和新思想,经常在作品中使人注意当前的、开始隐约使社会不安的问题……我们把他在俄国公众中经常获得的那种成功,主要归功于作者对社会动态的敏感……。”[4]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多数作家的作品取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他们的作品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而屠格涅夫正是借助知识分子在爱情中的软弱性来影射他们已经无力推动社会进步这一事实。
最后,笔者个人觉得这和屠格涅夫的个人爱情经历有关。他和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波林娜·维阿多曾有过一段畸形恋。他是在看波林娜·维阿多演出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时对她一见倾心的。她虽其貌不扬,但歌声却震撼全场。她才华横溢,精通五国语言,这样的才女又怎能不令屠格涅夫心动呢?但是波林娜·维阿多是一个有夫之妇,而他却不在乎,就这样和她分分合合的过日子。他也曾想试图离开这个女人,但却始终做不到。最后他终身未娶,为这段畸形恋赔上了自己的一生。屠格涅夫的感情经历使他认为爱情是不可捉摸的,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幸福。而女主人公由于现实的无奈而做出的选择,正是屠格涅夫在爱情中的缩影。因此,不难看出这与他的悲惨的爱情经历有关。
【参考文献】
[1][俄]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诗选[M].魏荒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屠格涅夫.初恋[M].萧珊译.北京: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3][俄]屠格涅夫.阿霞[M].黄甲年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4]高文风编.屠格涅夫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卢媚婷(1991-),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2014级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