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档盘点 宁波《重建灵桥纪念册》简介
2016-05-16宁波市档案局
胡 彦/宁波市档案局
灵桥是宁波的地标性建筑,它的一点一滴都牵动着宁波人的心。宁波市档案馆馆藏的《重建灵桥纪念册》(下称《纪念册》),对于后人全面了解灵桥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一
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刺史韩察在奉化江、姚江和甬江交汇处的三江口之西筑宁波城。鉴于商旅渡江之苦,唐长庆三年(823),明州刺史应彪用篾索将16舟连成排,上铺木板,在奉化江近三江口处,建成宁波历史上第一座跨江桥梁,即灵桥的前身。
由于灵桥乃木制桥船,随着潮汐涨落上下浮动,极易腐损。每遇风潮,断链、沉舟、溺人惨剧时有发生。到了清末民初,随着营造技术和其他条件的改进,人们开始考虑把灵桥改造成固定桥梁。最早想把这一想法付诸实践的是留日学生、鄞县走马塘人陈树棠,但因需经费十六万元,筹措困难,没有成功。此后,1922年秋到1926年冬,曾有两次颇具规模的改建筹备活动,但都因战事(江浙之战、北伐战争)而中止。1931年,旅沪甬人乐振葆、张继光两次来甬,推动了第三次筹备改建行动,直到1936年6月,钢拱灵桥终于建成。
在灵桥即将落成之际,改建老江桥甬筹备处第七次临时会议(1936年5月13日举行)第五项决议案议定:编辑《落成纪念册》,推金臻庠(宁波《时事公报》创办人)为总编辑。纪念册编撰了从木质浮桥建造到钢质单跨桥梁重建之经历,同年6月出版,用时仅一个月左右,这就是今天所见的《重建灵桥纪念册》。
灵桥落成纪念章
蒋介石为灵桥落成题词
民国时期改建之前的灵桥
灵桥侧面图
二
宁波市档案馆所藏的《重建灵桥纪念册》为纸质铅印本,不分卷,由弁言、序、题字、铜图、沿革、灾变、碑记、筹备经过、会议记录、工程概况、财产目录、跋等十二部分内容组成。收录了灵桥建成时林森、蒋介石等人的题词,各地同乡会的题词,灵桥全图、侧面图、桥底图、施工情形图等,记录了三次筹备情形、捐款情况、部分碑石所刻内容,以及有关灵桥的历史记载,还把改建老江桥沪甬两筹备处会议记录、合同、承揽章程、构造说明等一一编入,内容非常详尽。
2014年大修中的灵桥
关于灵桥桥名的由来,《纪念册》沿革中是这样表述的:“刺史应彪,始建浮桥,有虹景见云表,即其地维舟,随潮汐上下,故桥以灵名。”后人也称灵桥为“东津浮桥”或 “东津浮梁”,俗名“江桥”。同治元年(1862),英国人在姚江口建了新浮桥(新江桥),才俗称“老江桥”,以示区别。1936年,灵桥改建时,有人建议将桥名改为“中山桥”,但经是年4月29日沪甬筹备处联席会议商定:“定名仍为‘灵桥’,以保古迹。”
重建的灵桥为三轴钢筋环桥,在技术上处于当时的顶尖位置。由上海工部局英工程师茄姆生及新仁记营造厂经理、奉化人竺泉通两人共同测量、设计,归德商西门子洋行总承包,建桥钢筋由德国著名的孟阿恩桥梁公司供应;打桩、水泥、三和土等工程分包给著名的打桩专家公司康益洋行;油漆工程由信昌洋行承包。张继光(鄞县傅家漕人,16岁到上海何祖记营造厂做学徒,之后创办协盛营造厂,修造了上海滩许多标志性建筑,曾任宁波旅沪同乡会常务会长,也是“改建老江桥沪筹备委员会委员”)担任了整体的协调、监理等职责。
灵桥于1934年5月1日开始改建,至1936年5月25日竣工。整个工程的施工与筹资困难重重,原定工期为十八个月,最终除了工期拖后六个月之外,其他均依原计划出色地完成了。灵桥改建工程的圆满完成,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正如《纪念册》弁言所说:“此二年之中,富者慷慨以输其财,知者惨澹以输其思,劳者胼胝以输其力,盖集全邑之心力、体力、财力以共成此伟举。”
灵桥全桥长三百二十英尺(约97.5米),桥中间车道宽三十六英尺(约11米),两边人行道各宽十五英尺(约4.6米)。桥上钢筋重达455吨,加上水泥三合土等全桥总重量达1000多吨。桥的东西两头桥墩是全桥承重的最重要部分,因此两边共斜向打下去长100尺的洋松桩各102根,成三角形分75度、50度、17度三种角度打下去。桥面车路水泥三合土厚五又二分之一英寸(约14厘米),第一层铺的水泥、黄沙、石子的比例为1:1.5:3;第二层再浇一又二分之一英寸厚(约3.8厘米),以水泥、石子1:1的比例做成路面,不用黄沙。骤看路面似乎很粗糙,但却具有耐久不损的功效。人行道水泥三合土厚五英寸(12.7厘米),拌法与车路同,惟上面粉水泥黄沙滚成钉牙式眼子,则车辆无倾覆之虞,行人无滑跌之患。桥面斜度为百分之五。桥下预期埋置了铺设管道的孔洞。桥上能通过载重20吨的运货汽车。
关于灵桥的建设费用,当时鄞县县长陈宝麟撰写的《重建(修)灵桥碑记》中提到:“是役也,用币七十万有奇,不费公帑,悉输于民。”这些经费由上海旅沪同乡会负责筹款百分之七十,宁波本地募集百分之三十。宁波方面所承担的筹捐额除由各界人士认捐外,并由警察局负责征收,沿街商号一律按二个月房租金额摊派,通桥费等所得也作为弥补不足之数。在捐款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桥梁设计者英国工程师茄姆生捐了四千元,康益洋行捐了五千元。有一种说法是,他们被宁波民众捐款造桥的精神所感动而捐款相助;另一种说法则是,由于灵桥工程工期延后完成,捐款被作为承揽人聘请的工程师和主要施工分包商对工期拖后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
钢拱灵桥建成后,曾遭受过两次轰炸破坏,一次是在抗战时期,一次是在解放初期,1951年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整修,1994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拓宽了桥面。2011年底,灵桥被鉴定为危桥,再次启动大修工程,至今年7月28日,灵桥重回人们的视线,再次承担起交通重任。
三
《纪念册》中还提到不少灵桥建桥、修桥的官吏,涉及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代官员,且多为明州、宁波、鄞县的一把手。还有许多为灵桥重建策划、出资、出力的近现代“宁波帮”人物或其他重要人物。 2015年,宁波市档案馆还征集到一枚宁波灵桥落成的纪念徽章,该纪念章为圆形,直径33毫米,上绘有灵桥图案及“宁波灵桥落成纪念”字样。关于灵桥的档案资料,除市档案馆外,如有保存于天一阁博物馆的《重建灵桥碑记》《建桥劳绩者之姓名及事实》《当地长官题名》《自捐伍万元以上者之传记》,以及部分捐款者题名的拓片。